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 陕西西安 71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逐渐成为了一个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信息化技术也不断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该措施的使用提升了水利工程建造的成果以及品质,使其可以顺利并且按期展开。本文主要是研究了水利操作进程中场地经管的特征,同时分析了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管制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近年来,我国各类产业全面应用了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建筑也不例外,为了达到目前社会进步要求,投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在水利工程中采用信息化技术,能实现彼此的融合,提高经管水平,保证其有序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建筑品质。
1水利施工过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1.1缺乏连续性
水利工程拥有筑造占据面积广以及施工工期长等特征,因此时间范围比较长。在项目搭建过程中,不同时期内遭受的困境也存在差异。例如,三峡水利工程,不同季节作业时间应该处理的疑难也会存有显著的区别。操作员工应当联合不同时期工程的特色,强化对场地经管的力度。此外,由于建筑范围偏广,应该部分项目共同协作,稍不留神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进而采用全方位了解施工不同时段的操作、资金和需求等详情,使用先进适宜的方式,设立具有差异的调节解决手段,以此确保场地经管工作的有效性。
1.2具有复杂性
目前水利工程建筑管制规范不一致,现场管制比较复杂、烦琐,过于混乱。不管是场地经管还是建设开展中都存留着关联领域交错叠加和区域、时期错乱的情况。尤其是水利工程建造处理中,由于其涉及层次较广,进一步增加了工地管理的难处[1]。
1.3含有特殊性
占地面积广、应用时间长等特点明确显现了水利工程择地的独特性。其通常会设立在运输不方便同时相对偏远的瘠土、山谷以及山区。因此一般会在四周设立一些人员起居区、作业区域、道路等辅助设施,维持与外界沟通,进而也是其计划与施工时间偏长的因素之一。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研究
2.1实际案例
某工程地区位于西北部高而东南部偏地的天山山脉,平稳缓坡1‰-2‰之间,地形受河流、沟谷和旧渠影响,因此西部地形幅度较高,东南部却相对平坦,地处盆地边缘,气候属于典型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降水稀少,阳光富足,蒸发迅速,春秋季节多风,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所有灌渠均有防渗设备,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储水量约5000立方米。
2.2具体应用
2.2.1CAD绘图的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操作管制作业中,设计图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常规形式下人工制定的计划难操作,员工应该常常握着具有差异性的尺寸用具,例如,直尺或者三角尺等,不断替换和使用,不免会发生一系列情况,更改较为复杂,甚至可能会致使从头开始进行。CAD中有规范统一的字体库以及线型库,设计的图纸十分干净。若绘图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则应用CAD软件UNDO功能就能够处理疑问。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图纸制订时,可以保证图面的整齐性和清楚度。
2.2.2网络通信技术
在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经管信息客观可靠的基础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信息数据高速传播,能够有效发挥其支撑的作用。可连接地域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项目,有助于保证其工作可以对各种信息资源和数据实现共建共享。同时,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信息传输量,并且对信息数据进行校对,确保其准确性,从而达到传递水利图像以及三维模型等相关资料的交互利用。
2.2.3数字扫描技术
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数字扫描技术,是整理水利工程项目信息的关键方式。在实际使用进程中,能够仔细扫视目前建设过程中的资料,同时在重点的管理体系中合并填入整体资料,有助于统一解决。该技术优势重点表现在资源采集的完整度方面,能够达到分层整理,主动寻找建设环境的衔接点,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
2.2.4移动遥感技术
在实际收集现场施工信息时,可采取移动遥感技术来完成。其具有的突出特点使可以对施工数据采集准确度与时效性给予保障。例如,该技术在搜集过程中,重点依靠于航空器搜索目标地区资料,其包容性相对偏高,能够有效地搜聚多种形式资源,增加数据库总容量。但在现实经管水利工程开展中,应提前对区域边界位置予以明确,预防调节遥感技术超越范围采集资料,这样才能有力的保障信息质量。
2.2.5数据库的技术
通常情况下,员工、仪器设备、操作技术以及资源等多种形式的信息,都可以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形成,假如依旧使用传统人员登记和了解方式,就导致资源采用的有效性下降。由于采用先进信息化技术,能够对数据库实行较为健全的建造,与项目设计观念相结合,提升信息监管的准确性,并且将抽象学思维加入其中,还可以确保处理的安稳性。设立数据库系统,既能方便查阅,还能实现存储、改正、分类处理,只需输入序号或关键词,即可调用,大大提升了获取的效率。另外,通过合理构建体系,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2.2.6地理信息技术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采取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采取其拥有的区域、数据整理以及模式掌握等操作,供给实际地理情况、形成精准的三维图形,促进建设经管工作的开展,并且为专业性人员提供了更具备意义的研究依照。应用该技术,可以统一性了解与整理水利相关数据,对动态给予实时预估,及时解决区域状态。在现阶段,水利工程管制需要强化对地理资料操作的使用,联合实际状况,制作比例图纸,连接地区内部与各区域现状,完成各企业之间的共同协作处理与同享,从而降低、阻绝水资源随意消耗情况,充分发挥出作用。另外,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绘画出区域内河流、湖泊及地形,并实行相应的建模,对其实施精准整理,进而为水利工程经管自动化与智能化进步推波助澜。
2.2.7GPS卫星的技术
在经济持续进步的进程中,GPS卫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水利工程管制中的利用成果十分显赫。具体能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准确收集其基本资料;其次,检测作用。在收集根本信息时,由于其搜集的复杂性较高,需要确保准确性,大多数的人工劳动力才可以结束作业。但是应用该技术,可以设立GPS调节网络,实现在管理范围内自动收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其措施的优点非常显著,能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外界状况不会对其构成影响;第二,可以适当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数据错误,具有较高的精准性;第三,效率高,且速度快;第四,能减少人力资金本钱,提高其自动化水平,不仅可以缓和资金压力,还能够提升收集的精确性和速度。另外,也可以对勘测信息开展计算,从而完成自动检测。
2.2.8水利灌溉应用
作为我国水利工程建筑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农田建造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农民高产给予了保护。如今在信息化时代下,针对田间灌注的巨大目标,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明确完成了智能化和自动化,增加了浇灌作业速度。例如,在操作进程中,采用远程监控体系,能够有效监管目标将其状态应用传感器设备反馈出来,因此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发生的情况。例如,在田间水利灌注中,可以及时监测到水源缺水现象,及时打开浸灌系统实现自动浇灌,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快速处理[2]。
结论:综上所述,在经济与日俱进的进展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可以完成对能源的健全,加大其效果以及水平,减少建设资金,为其合理进行给予有效的动力。因此,将来还可以增加对信息化水利建筑,强化水资源的应用成果,加强水利工程经管自动化以及智能化能力,推进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使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生军.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0.
[2]游艺林.浅析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