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融媒体中心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新闻形式,已经在我国流行了数十年之久。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电视新闻工作者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的、保证新闻质量的采编形式,不仅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让新闻的受众获得了更加充实、内容丰富的新闻,满足了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视新闻采编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采编形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采编形式创新的建议,希望对相关新闻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相对传统的電视新闻采编工作各种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效率低下、内容不够丰富、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低等各种问题制约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同时也让电视新闻的受众在不知不觉间向网络新闻转移。为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留住更多的受众,让电视新闻能够在保持其权威性的同时,在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上做出更多尝试。但是,在实际进行新闻采编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对采编形式进行创新,以便让新闻更加具有融媒体时代的特性,导致新闻的受众逐渐流失。
1.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的普遍问题
1.1 电视台对采编形式创新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很多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在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新闻制作模式中,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制作思路和方法。在信息时代,电视新闻制作虽然相较于过去有了技术上的大幅提升,但是总的来说,电视新闻在采编形式上,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多电视台领导并没有对融媒体技术形成足够的认识,这也是限制了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信息时代,媒体之间的壁垒逐渐消解,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从选题到采编,从制作到发行,媒体融合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有些电视台的领导对这种发展趋势认识不够充分,思想水平不高影响了电视新闻在采编形式上的创新。
1.2 新闻采编人员对采编形式创新的方法掌握不够
另外,新闻采编人员作为电视新闻采编的一线力量,他们对于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创新形式的认识和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采编的实际效果。但是,我国电视台众多,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台,新闻采编人员思想认识的不足,没能在日常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融媒体技术,使得新闻采编受到了媒体的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有些新闻采编人员由于对融媒体的认识不够,而是只对电视新闻有所了解,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不同媒体在新闻采编上的优势进行融合,导致新闻采编效果难以提升。
1.3 新闻采编人员没能突破传统电视新闻的限制
有些电视新闻的历史较为久远,对于一些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来说,他们在思想上就没有对融媒体有明确的认识,更不能在实际进行新闻采编时,采取科学的方法突破传统电视新闻制作形式的限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电视台工作人员没有先进的思想,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存在认知偏见,有些甚至甘愿固守这种传统的新闻制作形式,这就势必会影响电视新闻采编在融媒体时代进行形式创新的效果。
2.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思路
2.1 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首先应当从提升时效性上入手。传统的电视新闻通常在固定时间段播出,这使得很多新闻在发生到以新闻的形式展现在电视屏幕上,通常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这段新闻制作的时间内,新闻早就以网络新闻的形式扩散开来,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远远不及网络。另外,要想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电视台还应当认识到,每一个新闻受众,每一个网络自媒体,都可以成为电视新闻的传递环节,电视新闻不能将网络自媒体视作“对手”,而是因当以提升新闻时效性为目的,联合网络自媒体,采用更加符合网络传播的、短小精悍的新闻播报形式,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2.2 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制作不光要在时效性上获得提升,还要在拓展传播媒介的同时,保证新闻的准确性。新闻的准确性标志着媒体的权威性,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有些电视新闻苦心经营多年塑造起来的权威性,更需要在融媒体时代守住。电视新闻采编要做到对一些新闻消息的甄别,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同时,在传播新闻时,不仅要发挥作用将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引导,还要在制作新闻时,保证电视台的客观、中立态度,对新闻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让新闻在加深受众理解的同时,保证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在融媒体时代,扩大新闻的影响力也是新闻采编形式创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思路。在信息技术不够发达的过去,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无可取代。但是,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对于电视新闻的冲击显而易见,电视台应当有意通过创新的形式来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让电视新闻的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心理,让受众产生依赖,并凭借更高的新闻质量和吸引力,让电视新闻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更大,传播范围更广。
2.4 丰富新闻的内容
传统的电视新闻之所以逐渐被网络新闻取代,受众逐渐从电视新闻向网络新闻转移,不光是因为网络新闻更加容易获取,还因为网络新闻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电视新闻在制作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在采编新闻时注意新闻内容的丰富性,让新闻内容真正地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
3.1 打破媒介的壁垒,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的属性有多重,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电视台在制作新闻时,应当注意在信息时代以更为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新闻的时效性,让新闻在更短的时间内抵达受众,让新闻更好地发挥出及时传达信息的作用。具体来说,电视台可以对传统的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采取更为高效的采编技术和设备,缩短新闻采编的时长,让新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完成,播放出来。比如,在我国奋力抗疫的大背景下,电视台就可以指派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到各地中等风险、高风险地区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在采编完成之后第一时间利用网络将内容传回。另外,现如今网络异常发达,带宽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采编人员甚至可以直接在新闻现场,通过直播的形式将电视新闻在网络上进行同步播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新闻的受众范围,还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2 严格把控新闻获取渠道,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新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准确。电视台在融媒体背景下制作新闻时,应当格外注重控制新闻的准确性,避免新闻采编形式的多样化、渠道的多样化造成新闻的准确性下降。比如,电视台可以严格把控新闻信息的采集过程,让采编人员通过更多的形式、接触更多的群众来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在确定了新闻的真实性之后,先从新闻的直接影响入手,对其进行总结,然后深入调查,保证新闻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群众对新闻的准确性并不负有责任,核实新闻准确性的工作应当有采编人员承担。所以,新闻采编人员不能过于相信群众的消息,应当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从正确的渠道入手,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不仅能够提升追踪新闻事件的效率,还能让新闻的准确性得到保障。
3.3 利用网络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
虽然,网络的发展让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在和自媒体、公众号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新闻仍然有一部分受众的原因,在于其不同于网络新闻的属性。电视新闻的受众普遍倾向于信任电视新闻,对网络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等并不十分坚定。所以,电视新闻应当在融媒体背景下寻求和网络相融合的同时,保证电视新闻的独特形式,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让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准确性在网络空间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比如,在抗疫的过程中,我国建立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建设的过程中,耗时非常短,如果电视台能够抓住这一时期,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网络上播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那么不仅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感受到我国在抗疫工作上的巨大投入,还能让受众在接受新闻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3.4 采取创新的方法来丰富新闻内容
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采编人员还要认识到,采编形式的创新还需要丰富的内容作为支撑。如果单纯从形式上创新,内容上依然和过去新闻内容大致相同,不能通过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来对受众形成强烈的吸引,那么电视新闻影响力下降的趋势势必难以扭转。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寻求多种新闻采编的方法,尤其在融媒体背景下,在不同的媒体上开创电视新闻的官方号已经成为拓展电视新闻传播渠道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官方号要和传统电视新闻的制作区别开来,应当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受众。比如,电视台可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注册公众号,然后将一些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整合,以短视频的方式发送出来。这样,借助短视频定向推送的功能,视频新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达给更多的受众,以其更加有趣的内容,对受众形成更为强烈的吸引,在不改变受众新闻获取方式的前提下,实现了电视新闻媒体的转移,保持了电视新闻对群众的影响力度。不仅如此,丰富的新闻内容还能在网络上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新闻有针对性地推动给目标受众,提升新闻的渗透效果。
4.结束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应当打破传统新闻采编形式的限制,采取更为科学的采编方法,严格控制新闻采编的渠道,保证新闻的质量和准确性,并通过开辟更多的新闻传播媒介,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度,让新闻触及更多的受众。本文简单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劳俊慧.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J].科技传播,2018,10(22):9-10.
[2]陈柏江.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的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02):20-21.
[3]张霆.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2(14):59-60.
[4]黄成,花凯.试论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J].电视研究,2010(0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