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大中型城市不断涌现,城市化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剧增以及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情况也在加剧,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给水排水系统承受更大压力。必须加强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建设,通过整体性、前瞻性规划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设计
1 前言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剧增以及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无序、过度开采情况也在加剧,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更为严重的打击。可持续规划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仍然存在且日益严重。只有能够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特性的、合理的、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 城市积水排水规划的重要性
2.1 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对城市用水的总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城市用水量的剧增( 城市人均用水量比农村至少提高1 / 3), 而现状城市的给水工程设施根本无法应付这沉重的压力。目前,我国城市用水水平还比较低,人均生活用水量仅为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1/2-1/3。随着城市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 用水指标将会继续增加。目前, 我国各城市的用水量基木处于上升阶段,许多城市还处在加速阶段。
在我国工业用水基本占城市用水总量中50% 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阶段, 工业用水量不会明显减少。特别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推进, 比较缺水的中、西部地区将扩大工业产业的发展,其对水的需求也将日益迫切。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 还进一步加剧了与农业用水的争夺.现在不少缺水地区, 为保城市用水, 而无水灌溉. 造成农业大量减产。水源污染的加剧,使得很多城市水厂无法供应水质合格的水, 而在短期内另寻水源和深度处理又难以解决,对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这不仅发生在水源贫乏的城市,也出现在很多临近大江大河的城市中。因此. 水质的优化同样是城市供水的一大难题。
2.2 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特别是工业化起飞阶段( 即经济高速增长期) , 废物( 特别是污水) 的排放量和毒性污染将剧资,城市基本上都出现了城市水源污染、水环境破坏和社会公害等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将处在加速发展时期,此时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建设量加大, 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尽,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 所以城市的环境质量将面临巨大的冲击。而已经承受重压的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无法再承担“先污染、后治理”的压力。
2.3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缺乏前瞻性
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发展速度. 注重产量和产值,结果导致城市规模急速膨胀。虽然近十几年来的城市建设, 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城市面貌,但仍存在着效益低下、结构失衡、污染加剧等问题。在城市建设上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各项设施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基本保证。尤其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设施的短缺最突出,成为城市居民集中反映的主要矛盾。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经济建设将逐步转向以调整结构、注重质量、提高效益为主, 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和城市的长期综合效益。
3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对策
3.1 以问题为导向,步步攻克规划难题
由于城市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给水排水总会遇到一些变化,因此,城市给水排水规划不可能做到完美的预测性,其规划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过程中,对于遇见的问题如环境影响预测问题和管网安全预测问题等,应该进行针对的处理,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步步为营,采取技术攻关,从而促进城市给水排水规划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终促进规划方法的成熟和稳定。
3.2 及时应对变化,调整规划方法
我国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过程中遇到没有系统考虑和长远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各规划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一种系统的长远的发展理念。要结合系统整体的发展方向,针对城市发展的实际进行有效的规划。目前,我国城市规模逐渐增大,城市网络化以日益明显,城市再也不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其是整个城市网络中的一个单元,因此,城市给水排水规划应该根据这个网络系统的发展趋向,结合其宏观发展背景,一旦发觉这个整体系统有所变化,其应该进行及时的调整。
3.3 加强与城市其它规划的协调发展
城市给水排水规划不是孤立地只针对城市供水和排水,其也涉及到许多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水文、气象、地质、管道工程、土木工程、水资源等方面,其还涉及到城市道路管道设计、房屋布局、电力设施设置等等。并且给水排水规划对其他方面的规划和实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其他方面的规划,对这些规划进行统一协调。以确保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3.4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技术排水系统效率
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支持, 如水处理工艺的革新,使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优质饮用水的制造、雨水的利用处理、海水的淡化与利用等技术变得日益成熟和普及,提高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压力式和真空式排水系统的开发, 为地域广阔、居住密度较低、地形受限地区的污水集排提供了可能; 长距离引水系统、污水再生回用系统、中水道系统、排江排海系统、分质供水系统、雨水贮留利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为解决缺水、水污染和防灾问题开拓了思路, 提供了技术支持; 管道材料、机电设备、施工技术的改进, 都大大地提高了给水排水工程设施的服务能力。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及时掌握工程技术新动态和新材料发展, 将有利于开拓规划思路,解决以往困惑的问题。
4 结束语
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来看,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可能长期、广泛地存在。因此,必须保证城市需要的水量,采取合理的方式, 经济、安全、可靠、持续地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并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最基本任务。也是一项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根划的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以发挥最优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俊良, 王鹏飞, 臧景红, 马毅妹. 城市用水健康循环及可持续城市水管理. 中国给水排水. 2003,19(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