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杭州滨江区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2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2
摘要:随着经济的提升,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不同地域城市对园林景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确保园林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氛围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对城市起到美化和优化的作用,这对于城市的整个风貌也能够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应用措施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和分析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新技术的相关原则和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整体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引言
对于园林工程来讲,就是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打造出艺术性的风景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开展园林工程建设就要从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出发,及时为人们提供休闲与娱乐场所,在帮助人们亲近自然的同时保持身心上的愉悦性。
1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应用措施
①从设计方面入手进行改良。设计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会造成直接影响,园林工程设计是否可行,对于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园林工程建设期间,要重视园林工程设计内容,具体设计时,工作人员要提前进入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对园林工程的具体情况、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园林工程具体情况以及园林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的具体应用特点,最终选择一种与园林工程情况相符的新技术,确保最终采用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依据合理的设计方案,将新技术都合理应用于园林工程中。②科学配置。在园林工程中应用新技术,要合理配置园林工程中的各项资源,充分发挥园林工程中的景观优势和特点。在园林工程中,对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的目的就是确保园林工程能够持续发展。在园林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相互合作,依据设计方案和园林工程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完成对园林工程的合理优化。③从长远角度考虑新技术。建设园林工程的核心目的就是优化城市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在园林工程建设期间,作为建设单位,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对新技术的考量,进而确保园林工程建设期间的可持续性。在园林工程中应用新技术时,要全面分析园林工程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确保符合工艺的具体应用要求,进而达到新技术的预期应用效果。
2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发挥地理优势的原则
就当今时代发展来讲,技术有着绝对的引领地位。且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园林建设工程中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因施工中涉及较多的工作内容,且工作内容又包含不同的领域知识,且我国有着地域跨度大、环境特征差异大等特点,所以在施工中需要从当地具体环境出发,在合理引入资源的同时做好技术类型筛选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技术能够满足当地实际要求,从而展现技术优势。如在植物种植过程中,需要针对自然条件等进行分析,保证资源配置合理性,从而展现植物作用。
2.2自然环境以及园林建设规划有效结合的原则
在针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新技术的应用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等有效适应,以此更有效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使规划的内容更系统完善,确保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因为我国地域十分辽阔,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园林工程规划设计而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等等,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与当地的土质条件,气候因素等等有效适应。同时也要根据园林建设施工需求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树种,这样才能使树木的成活率得到显著提升,符合园林施工建设的整体规划,并呈现出应有的景观效果。在针对该园林工程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要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与本地气候条件,土壤特质相适应的内容,选择乡土树种为主,同时要充分结合针阔混搭,观叶、观花和观形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园林绿化进行更科学合理的配置。
2.3高效运用资源的原则
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园林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于资源的浪费,这并不利于园林工程建设达成预期目标。为此,在进行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于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的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提升对于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市政景观园林工程的质量。
3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3.1测量技术
只有使用精准度高的测量技术,才能确保园林工程整体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在过去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习惯使用人力测量的方法,在工作效率等方面难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且在测量精准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很容易因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出现设计更改、施工方案调整等问题。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需要从合理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与设备入手,将红外测距仪等运用到测量工作中,实现对施工现场中的精准化测量,确保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出数据信息的支持作用,确保园林设计整体上的合理性。对于施工团队来讲,应当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将所得的数据与信息等进行整理与汇总,从而设计出质量高的施工建设方案,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提升园林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如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已经将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等测量方法运用到了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所得数据上的真实性,为后续测量与建设施工等工作开展提供了支持。
3.2种植技术
园林种植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新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注意事项也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要使用保水剂对树木幼苗移植的稳定性进行保障。在对幼苗进行移植的过程中,树苗的根部会处于失水的状态,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将会降低移植的成活率。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保水剂对幼苗的移植进行保护,可以大大提升幼苗整体的成活率。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区域使用保水剂,也可以对幼苗根部的湿润程度进行优化,对于种植成本的降低也至关重要。其次,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应用抗蒸腾防护剂,主要应用于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对树木当中水分的蒸发进行有效的抑制。将防护剂放置喷雾器之中,通过兑水稀释之后,喷洒到树木的表面。形成透光的保护膜,既可以抑制水分的蒸发,也可以对移植树木的成活率进行提升,其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3.3高边坡防护技术
在园林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高质量的堆积体高边坡和自然高边坡等相关施工工作。通常情况下,此类工程都要创新应用高边坡防护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类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等等,在针对自然高边坡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根据边坡的地下水分布情况和岩体的高度、形状和结构等等,进行更充分的判断,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各类影响因素,确保测量位置更为精准。在堆积体高边坡施工过程中,要使边坡的强度进一步增强,使地面的防滑性能显著提升,以此使其更加安全稳定,避免边坡脱落等问题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就要从具体情况出发,设计出合理化建设目标。通过对当前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在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适合的技术与工艺,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有机融合,为生态环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碧磊.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7(4):56.
[2]王为.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5.
[3]胡健.邓红樱.关于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4(9):54.
[4]刘春玉.试析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8(1):18-19.
[5]顾章林.论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0(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