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要点浅析 代敬虎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代敬虎
[导读]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
        天津市翔凯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53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应用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土木工程逐渐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建筑学科。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管理能否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环保。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影响下,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本文结合本人参与的实际项目,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要点。
        1施工流程
        1.1切割钢绞线
        张拉后,钢绞线应按照以下注意事项进行切割:张拉后24h复查,确认无滑移或断丝时,可切割钢绞线头。剪断的导线在线夹外预留长度为(35±5)mm,封端时保护层≮40mm。用砂轮锯切割钢绞线。严禁用电弧和火焰切割钢绞线。
        在现场施工中,切割钢绞线的步骤是判断钢绞线是否存在张力缺失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切割钢绞线前,技术监督必须严格检查钢绞线的螺纹牙,防止遗漏张力。一旦发现问题,马上补充紧张。但是,如果钢绞线未经检验就切断,就必须撤回钢绞线和锚具,这将对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造成严重损害。
        1.2挡渣墙
        挡土墙施工,挡土墙施工的关键控制点是与相邻线路的最小距离。比如普通160km/h铁路,挡土墙最小间距为2.25m,普通200km/h铁路,挡土墙最小间距为2.23m,必须满足要求。当然,你必须参考施工图中给出的确切距离和位置,但在施工过程中,你应该心中有最小距离
        1.3梁侧边施工注意事项
        对于站桥来说,由于梁体与梁体外缘的距离很近,例如7#~8#现浇梁与预制梁边缘的净距离只有10厘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挡渣墙之间距离的准确性,而且要特别注意外缘的准确确定,防止架设梁时缺乏空间。
        1.4特殊梁体
        比如站台梁就是站桥现浇梁的特别代表。在施工站台梁时,要特别注意靠近铁路侧的梁的边缘位置,因为步行列车与未来站台边缘有固定的距离,要求非常严格,所以需要精确放样,严格控制。
        2质量控制点
        2.1绳锯操作要点
        (1)金刚石绳锯切割结构中的金刚石绳在每个夹子上有清晰的方向标记。方向的判断也可以从钻石串中识别出来,以保证钻石线锯的切割操作方向没有错。这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串珠状的基片在尾端长,在前端短,在金刚石线锯的切割方向短。也可以根据箭头判断,箭头不能反方向切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各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不得擅自从事其他岗位工作。
        (3)如果天气不好,如雷雨、大雪、大雾等。,室外作业应立即停止。
        (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否则不准进入;高空作业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
        (5)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能够熟练操作,接受岗前培训,严格遵守岗位职责,维修和维护设备的人员应加强工作质量,确保设备完好运行。
        2.2提升和卸载点
        在吊装和卸载切割好的钢筋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履带式起重机的操作规程,以免因操作不规范而造成严重后果。
        2.3剥离要点
        切割后,剥离钢筋混凝土,注意剥离质量,不要损坏现有钢筋或留下混凝土渣。
        2.4二次安装
        第二次安装模板时,注意模板与已有墩身的紧密贴合,确保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没有错。
        2.5安装后检查
        安装模板后,所有拉杆必须锁紧,并用螺母固定在两侧,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防止模板倾覆或爆裂。
        3安全措施
        3.1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是施工工作的永恒主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全面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措施,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施工必须按照《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第一册、第二册)》(铁韩健[2003]99号)的要求进行。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发现施工漏洞,进行科学预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每项工程开工前,除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法外,还应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到位,确保施工安全。


        3.2确保现有设备的安全措施
        工程施工前,首先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涉及设备管理部门的建设项目,应在设备管理部门的协助下检查现有设备,确认地下管道、线路和电缆设施的位置,划定保护范围,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相邻既有线施工时,必须经常对线路、桥涵、通信和信号进行监控
        当建筑物和设备状况良好时,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施工,通知设备管理单位,积极配合抢修,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3.3确保相邻既有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
        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工作时间,保证参与者有足够的休息、娱乐和学习时间。
        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卫生条件,使参与者拥有健康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
        定期发放劳保用品。生产过程中对女工的安全和健康应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口罩和防腐手套,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坚持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支腿等处必须挂安全网。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4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1)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帽和梯子等。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使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2)所有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高空作业安全知识教育,并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前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等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
        (4)高空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严禁抛掷,需要上下立交作业时,必须在中间设置隔离设施。
        (5)雨雪天必须采取防滑措施。风速在10.8米/秒以上,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允许露天高空作业。
        (6)如果安全措施存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
        4环境保护措施
        4.1施工期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采取洒水防尘、夯实或硬化施工道路等措施。,控制施工现场和道路上的扬尘,洒水降尘;料场距离居民区150米,引道经常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运输土方、水泥建材、弃土时,车辆应设置挡板,并用绿篱垫覆盖,不得超载,以免被风吹散扬尘。现场应设置洗车站,运输车辆离开施工现场前应进行清洗。
        4.2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施工现场建有围墙,隔离噪声,减少施工机械作业对外造成的噪声污染;施工机械相对固定,选用隔音屏障,局部放置,尽量远离噪声敏感目标。
        选择高效、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良好。
        4.3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配备临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结合区域市政污水规划,充分利用和改善场地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
        4.4废弃道碴、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
        开工前,向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排放和处置计划,填写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种类、数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和处置场地,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并接受管理和监督。
        施工期间,所有施工现场应及时收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并进行回收或送至垃圾场处理。
        5结束语
        结合实际工程,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环保项目管理的要点,以期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站桥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令汉林.浅谈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四川水泥,2016(04):205.
        [2]杨维.浅谈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4,12(01):128-129.
        [3]王江.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6):2997.
        [4]张成瑞.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3(09):137-138.
        [5]陈远,张雨,张立霞.基于IFC/IDM/MVD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模型开发方法[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37(04):141-148,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