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城建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PC)是一种建筑结构形式,通过预制混凝土将建筑主体结构或者部分结构组装完整。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效率,同时起到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尤其近几年的技术创新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认可,同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同年,上海市开始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要求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工业建筑全部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施,且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或单体装配率不低于60%。推进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快速发展,成为装配式建筑主力。
1装配式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产物和载体,有工业化、装配化、标准化、一体化装修的特点,是由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等部分以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工业化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在于,现场湿作业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小了,从而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也改善了不少。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重要构件生产技术
关于模具的使用类型,性质以及后期的使用效率在施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充分考虑,根据结构的构造形式确定模具的建造形式,数量和种类。其次因为在混凝土装配式结构中需要存在很多的预埋件,例如吊件,线框,管线等。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定位埋件和预留的位置,例如预埋吊件以及连接件需要被有效安置在受光面中,并且实现充分的固定。同时混凝土在振捣的时候需要和这些预埋件保持足够的距离,防止出现进浆凝固的情况。预制夹心保温板在生产制作的时候,内外墙力求一次成型通过,并且通过强度有效的连接件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后期也就不需要再关注保温墙的结构质量,减少施工量。预制构件中的表面装饰物和混凝土的成型工作可以同时进行。该结构在生产的时候,应该提前将外部的装饰材料铺贴在模具的表面,悬挑钢筋笼。最后材料在铺设的过程中利用双面胶将面砖全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利用海绵条等柔软物质填充砖和砖之间存在的空隙,但是还需要留出一个规定的砖缝用来承接水泥浇筑出现的漏浆现象,防止对于外部饰面造成污染。
2.2NPC工艺
一般来说,这种工艺在竖向填充墙和剪力墙中应用最多,而水平部件梁和板则采用叠合形式。具体来说,相邻部件是在竖向的部件中预留插筋进行连接,而位于上部的部件预留则是以金属锚固管道进行钢筋浆锚连接的形式,水平位置的部件采用现浇连接带和混凝土现浇连接的方式进行的。总体来看,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的NPC工艺体系已经比较成熟,这种技术中应用的结构部件通过全预制形式和叠合形式进行组装,最大程度削减现浇梁,装配率达90%。在这个过程中,施工现场需要留出一定数量的灌浆孔,为降低这些灌浆孔的灌浆难度,就需要对NPC工艺中的剪力墙竖向衔接方式进行优化,在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工程的施工作业量。在具体应用中,南通市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承包的海门中南世纪城33,34,35号楼就是应用了从国外引进的NPC体系技术,其基础和地下1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地上10层采用的是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技术和NPC工艺,体现了NPC工艺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3PC工艺和PCF工艺
PC工艺和PCF工艺的区别在于:PC工艺主要应用于楼梯、阳台板、空调板和隔墙板等全预制混凝土部件的建设中,而PCF工艺主要应用于叠合楼板预制板的预制混凝土模板建设中。实际上,建筑电梯井和内部剪力墙及少数隔墙仍以支模现浇工艺为主。当PC工艺在建筑工程中发挥价值时,对于全预制部件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窗框与墙板、装修、保温等预制建设中提出的要求都能够发现和解决,从而实现房屋建筑窗框漏水问题的解决和改善,避免建筑工程可能产生的后期风险。PCF工艺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解决外墙模板问题,不必在墙体外围搭设脚手架和模板,降低模板的使用数量,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另外,针对PCF工艺中使用的外墙混凝土模板,如果设计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墙体的承载性能和实际刚度,就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材料的浪费,也会造成设计和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误差,最终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主体抗震性能和建筑质量。
2.4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实施墙体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为了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的现象,要在墙体浇筑的底层铺设3~5cm的石子水泥砂浆。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本工程采用的是分层浇筑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浇筑完成后墙体出现裂缝的问题。其中,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砂浆的浇筑厚度不能高于40cm,而且浇筑的时间不能过长,一定要比混凝土凝固的时间短。同时,要避免预埋件、模板在浇筑混凝土砂浆时与钢筋发生碰撞的现象。成功浇筑之后,在使墙体浇筑高度比顶板顶面高2~3cm的前提下,按照浇筑标准做好找平工作。用振动棒开展分层振捣工作,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将振动棒插入到混凝土中,保证每层的插入深度在最佳深度50cm左右,因为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效果。如果在浇筑过程中有石子下沉或者混凝土表面有浮浆的现象,应当立即停止振捣,重新调整之后再开始。
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优化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艺正在不断规范和完善。从设计优化方面来看,首先是对衔接节点的优化,在考虑衔接节点构造的同时,需要考虑整个结构的耐久性,以及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等,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其次是采取科学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通过专业技术实现对房屋建筑结构中衔接节点刚度的控制,需要遵循建筑工程“强剪弱弯、增强节点”等设计原则,实现房屋建筑节点的标准化,促进我国房屋建筑水平的提升。
3.2优化预制构件质量
建筑材料是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在加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时,需要对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预制构件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考虑整个建筑工程的其他性能,包括防震性能、保温性能和装饰性能等,提升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质量,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建筑平面的稳定性,建筑施工程序的规范性,响应了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因此,企业应深入探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应用,提升技能水平,减少企业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茂政.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34):122.
[2]张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2019,18(9):232.
[3]谷艾萱.装配式建筑强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3):42-43.
[4]张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8(17): 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