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袁有衡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袁有衡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与工艺的快速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和讨论建筑结构缝隙施工技术,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裂缝问题。
        身份证号:65290119831117XXXX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与工艺的快速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和讨论建筑结构缝隙施工技术,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裂缝问题。在应用实践中,围绕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选择施工技术与方法,科学控制和管理施工各环节,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要点
        引言
        为了减少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有必要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编制综合处理方案。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不能只注重出现裂缝后的修补,还应注重对施工过程中裂缝的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在裂缝处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综合考虑施工特点、施工工艺及混凝土材料等因素的优缺点,在各个施工阶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表现形式
        1.1早期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终凝前后由于早期养护不当,水分大量蒸发而产生的表面裂缝,裂缝上宽下窄,纵横交错,一般短而弯曲。常见的出现原因为最初设计阶段未进行实地监测,工作人员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
        纸来进行操作,使用的非预应力箱梁预应力不符合规定,也未能根据当前地理环境进行加固处理,导致荷载作用过大而产生裂缝。
        1.2温度裂缝
        一般是大体积混凝土快速降温而在侧面出现的长而直、宽而深的裂缝。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承受抗拉力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内部和外部会形成一个温度差,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变形,导致结构内部受到蒸汽的影响,出现结构表面裂缝[1]。
        1.3应力裂缝
        由于设计上应力过于集中或钢筋(温度筋、分布筋)分布不合理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裂缝深而宽,可出现贯通性。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的计算不符合要求,且由于存在过多的混凝土结构或载量,混凝土结构出现荷载超标的问题,引起应力裂缝。
        1.4载荷裂缝
        新浇注板面承受过大的集中载荷,混凝土未产生足够强度即拆除底模,如钢管、模板、钢筋的集中堆放缺少规范,或使混凝土受到冲击、震动、扰动等破坏而产生的裂缝。裂缝深而宽,从受破坏部位向外延伸。
        2混凝土裂缝原因
        2.1混凝土受到温度应力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中,温度应力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部温度随着施工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导致混凝土出现分层等现象,混凝土内部与外部出现温度应力,对内部钢筋产生不利影响。应力会随着内、外温度不断变化。
        2.2建材选择不符合工程标准
        岩土工程相较其他工程具有较大差别,对技术标准与建材等要求较高,建材与施工技术的选择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较大。用材的物理特征、功能指标、比例用量均须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搅拌水泥与石灰搅拌的过程中会出现硬化物质,影响水泥用材原有的比例,水分的蒸发速度过快,会使混凝土外层干缩产生细孔,细孔随着混凝土的凝结继续收缩产生裂缝[2]。
        2.3设计工作未依照实际工程开展
        在建筑工程中,图纸的设计与施工计划是工程的前提与依据,混凝土构架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构架应符合工程的创建需求,综合实际施工情况针对性设计施工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各施工环节均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影响,若缺少对现实承受极限值的考量,混凝土构架强度无法满足规定标准,产生裂缝。


        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3.1前期预防裂缝发生
        (1)周全的前期设计规划。首先,工程管理员应合理制订施工组织计划,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防止裂缝的出现。通过优化施工准备工作和确定具体的施工工艺,制订具体的裂缝处理方案。其次,认真选择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模具,制订混凝土结构防裂方案,避免因盲目施工而产生裂缝。(2)加强图纸审核。严格控制施工计划,并对已完成的施工计划进行多环节审核,以确保施工计划的合理性。施工方案审核内容如下:第一,确定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内容,关注施工人员对裂缝的控制程度;第二,明确结构伸缩缝、后浇带、伸缩形变的定义,并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核心方法,有针对性地控制混凝土结构中的施工裂缝。(3)施工人员专业培训。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以防止建筑结构裂缝的形成。
        3.2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①填充法。工程竣工后,当发现裂缝问题时,应沿着裂缝混凝土表面开凿U型槽,之后在缝隙内部充填树脂砂浆。如果缺少树脂砂浆,也可以选用沥青或水泥砂浆填充空隙。②表面修补法。针对细小结构裂缝,可以应用表面修补法。通过修补方式,可以提升结构的耐用性与持久度。在修补操作时,沿着混凝土裂缝表面,全面铺设薄膜材料,以树脂类材料最佳。③注入法。当结构裂缝宽度小、深度大时,可以在混凝土内部灌注修补材料。在检查期间,当混凝土裂缝威胁工程安全时,需要选用粘贴加固法、箍筋加固法、围套加固法,以全面确保裂缝处理效果[3]。
        3.3砌体结构缝隙控制与处理措施
        (1)控制砌体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材料性能与品质,材料入场前,必须对材料龄期、吸水率进行检测。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地基差异沉降,影响构件的使用效果。注重释放温度应力,增加芯柱、构造柱数量,加大水平拉结力。此外,合理选用配筋方式,以此控制温度应力,避免由于温度应力所致裂缝,加强裂缝的控制效果。
        (2)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技术:①水泥灌浆法。通过实践调研可知,通过水泥灌浆方式,可以有效补强和加固砌体裂缝。压力灌浆、重力灌浆为常见灌浆方式,裂缝修补处理后,可以明显提升墙体强度。②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墙体承载量、承载性能不佳时,应做好加固处理。在处理操作时,去除加固砖墙表面粉刷层,之后喷射砂浆,科学控制工程裂缝。③增加预应力撑杆。当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不足时,可以应用增加预应力撑杆方式,注重加固原有结构,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固性[4]。
        3.4加大温度控制力度
        温度变化是裂缝的关键要素,尤其是气温过高季节和大体积施工时,为了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夏季施工时,由于温度过高,则需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原材料堆放时搭盖罩棚,水雾的喷洒等;在混凝土混合物的施工过程中,应适当降低骨料的温度;运输混凝土时应采取科学的覆盖和防晒措施;当将混凝土插入模具中时,应降低入口温度,以使混凝土缓慢升温至内部较低的温度,避免出现内部温度过高等情况。因此,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外部的温度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差,且混凝土温度的检测工作需持续不断地进行,最大限度的规避温度裂缝。大体积的桩柱施工也可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即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然后通入冷却水,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温度。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能人人履责,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选择合格的材料以及进行科学地养护,即使由温度引起的应力变化还是会导致裂缝出现,但可以预防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覃金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9(10):137+139.
        [2]钟帆.混凝土结构中填充墙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24):103-104.
        [3]高强.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56-57.
        [4]王梦园.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