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绩效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张祖盛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内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长远的发展机遇,就要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寻求创新和突破。
        身份证号码:45263119861112XXXX
        摘要:近年来,国内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长远的发展机遇,就要在绩效管理工作中不断地寻求创新和突破。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国企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落实国企绩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其次简述了国企绩效考核存在的不足,最后探究了国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的优化策略,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企;绩效管理;现状;优化对策
        引言
        绩效管理是针对员工的工作调动以及职务升降方面进行的管理工作,国企的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指标要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绩效管理才能够以确切的标准来衡量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工作能力等。国企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大环境之下更应该要起到带头作用,强化对国企绩效管理,从而通过实现绩效的高效性来促进国企经济效益的提升。
        1落实国企绩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①依托大数据技术,国企将获得支持自身日常生产活动的有关数据信息,上述数据信息内容的搜集与研究活动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面对庞大的信息,正确选择具备较高价值的信息,能够促进国企管理效率的提升,还能为国企管理者的各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②国企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改变国企的管理方式,对国企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从现有的大数据技术来看,基本上都是利用云计算的方式来处理国企相关数据,这样既能减少国企处理信息的成本投入量,同时也能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率。由此可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企的绩效管理工作中,是国企发展的必然选择。
        2国企绩效管理现状
        2.1绩效考核指标与体系不完善
        国企受到自身特点的限制,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完整性受到较大的挑战。国企一般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并设置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然而,大多数国企都统一使用一套绩效考核体系,忽视了绩效考核的个性化和有效性,导致绩效考核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作用。
        2.2激励机制不健全
        国企经营者选拔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事实上,这也造成了国企经营者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政府选拔行为,从而使得国企经营者其实是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存在于国企中。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能上级主管部门在观念上是被当成经济干部来看待了,从而对他们的激励约束机制也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的升官方面,从而造成国企经营者的时间和精力都主要投入在政府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忽视了对国企的经营管理,政治性的激励成为对市场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主要激励方式,缺乏市场的激励机制,会对国企的发展造成很大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2.3绩效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部分国企对绩效管理认知不足,导致绩效管理地位边缘化,员工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当前国家政策形势把握不够充分,绩效管理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浅显的认为绩效管理工作专属财务部门负责,其他职能部门对于绩效管理工作落实配合度不足,并未在国企内部自上而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绩效管理可以有效掌控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运行,并随时针对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但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前后对比工作,对于资金使用全流程实现监督管控,导致绩效管理工作并未发挥实际作用。
        3国企绩效管理的优化对策
        3.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与指标
        若想要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国企需要更加注重绩效考核体系与指标的优化。

在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时,国企应该将绩效考核指标与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和职级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形成标准化的考核体系。国企中有许多的岗位,各岗位职责不一,绩效考核也应考虑到差异性,在进行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时候,需根据不同岗位职责设置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实现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责的明确划分。国企在员工绩效考核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并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采取差异性的激励方式,对于考核结果较好的员工,可为其提供岗位晋升的机会,以及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对于绩效考核较差的员工,可对其进行绩效面谈、组织其参加相关培训或者调岗,以此来帮助员工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2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方案
        一份好的激励机制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国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愉悦感。具体来说,这种激励主要包括目标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一套有效的能够长期适用的激励机制是与员工的日常工作付出和日常工作状态紧密联系起来的,具有对于具有创新意识,能够为国企带来更高效益的员工予以奖励,并且定期开设专门的谈论会议,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国企的人力资源创造更大的财富。精神激励的同时要注重对国企文化的宣传,营造一种公平、公正、轻松的国企环境,培养员工团结、积极、努力、上进的精神,要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人才培养过程中发展和探索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开发思维,将现存的一些劣势转化为优势。
        3.3强化全员绩效管理认知
        国企全体人员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国企全体人员应当树立正确认知,提升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事业单位内部加大宣传力度,从政治高度引导员工认知到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知。培养员工正确的绩效管理意识,自上而下的在事业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绩效管理工作落实氛围。设置独立机构,科学合理的划分相关岗位,进一步实现各岗位权责机制的明确。根据绩效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灵活应用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两种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各职能部门以及员工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切实保障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4重视大数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国企只有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创建具有全面、高效、灵活等特点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国企要积极建设数据库。国企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涵盖了国企管理的各个方面,国企内部不同部门所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面对庞大、复杂的数据信息资料,只有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才可以实现所有数据信息储存、计算等活动的有效性。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数据信息可以实现可视化,国企管理者能够对员工绩效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这就强化了国企各个环节的内控质量,协商成本大大降低。其次,国企要对信息部门进行培训,以保障数据库的稳定与安全,有效控制国企经营风险。国企还应当组织员工培训,促使其掌握最基本的信息化技术,促进绩效管理工作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确保数据参考价值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国企内部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是维持国企稳定发展的重点所在。国企中的管理者了解国企运作情况的重要方式就是绩效考核,从而可以如实地对国企管理、经营等状况进行反映,并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因此,作为国企中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综合的绩效评测体制,从国企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创建完善的绩效考核体制,能够有效提升国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给国企带来更多经济收益,推动国企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焕军.绩效管理在国企中的有效运用[J].人才资源开发,2020(4).
        [2]张瑜,李红.论国企绩效管理与考核的方法抉择[J].国企管理,2018(S2).
        [3]薛美玲.完善国企绩效管理的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8(4).
        [4]成玉飞.分析大数据时代国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5).
        [5]温乔博.国企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9(12):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