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湃汽车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子测量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这些设备偶尔会出现一些误差或故障,进而造成一些安全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精密的电子仪表测量技术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电子仪表;测量技术;故障;检查处理
1 电子仪表测量技术
电子仪表测量技术主要以设备电压、电流、频率、相位、波形、元件器参数等作为电子仪表仪器设备的操作执行内容。仪器仪表是电子仪表测量技术的基础,在不同的领域中运用到的电子仪器仪表也是不同的,如电平表、杂音计、示波器、线路故障测试仪等电子仪器仪表适用于电气设备的测试和维修工作。电子测量技术相较于机械仪器测量技术具有测量频率宽、里程广、精确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人力物力消耗小、自动化、智能化等优点,是属于测量技术中最为先进的一部分,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称量时,虽然天平的种类有很多,但以往使用的是左物右码老式天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无法得到精密程度高的测量结果,而且时常存在误差,电子仪表测量技术则可以改善这一缺陷[1]。
2 电子仪表的抗干扰技术
2.1 屏蔽
屏蔽是电子仪表的抗干扰技术之一,就是将干扰信号源屏蔽起来,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静电屏蔽、磁屏蔽、电磁屏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根据问题的特性选择屏蔽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尽可能的降低干扰作用。同时,我们可以采取多层屏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测量,从而确保测量工作的有效进行和测量数据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2.2 换线
电子仪表中不同的信号线对于测量工作也有不一样的影响,这与仪表所用的信号线同电网馈线的位置与其产生的静电耦有关,比如双绞线的抗干扰效果就比平行线的效果要更好。事实上,使用具有屏蔽层的电缆线也能够有效的减少仪表受到的来自外界的干扰。
2.3 滤波
滤波也同样是电子仪表抑制干扰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一般情况下,滤波器的组成部件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等元件,其作用是为了降低或者衰减输入端的干扰信号,并且减少工作环境中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而使用滤波器具有需要将收到的干扰信号衰减至100倍及以上的要求。
3 电子仪表测量技术现存问题
3.1 使用注意事项
3.1.1 确定使用仪表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电子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指标规定了其能够接受的工作范围,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要确认该仪表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否与工作范围相匹配,只有在确认了主要技术指标和工作范围是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够正常的开展工作,从而避免得到误差较大的测量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仪器仪表的消损。 3.1.2 熟悉仪表仪器的操作流程
每一个仪器仪表都有着规定好的操作流程,只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才能够得到误差较小的测量结果。如在操作表面板时,必须要熟悉上面的开关、调节按钮与操作流程,避免超出其量程造成仪器仪表损坏。
3.1.3 了解仪表仪器的结构
在操作电子仪器仪表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对于测量工作的进行和精确的测量结果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测量者必须要做到了解仪器仪表的结构原理,各个控制装置、部件的功能、操作方式、作用等等,这不仅仅是为了按照正常的流程步骤进行工作,这也是为了当仪器仪表出差错时,测量者能够及时的找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保障测量工作完整有效的进行。
3.2 误差分析
3.2.1 仪器误差
仪器造成误差往往是因为长时间的使用造成零点偏移、刻度划分模糊,并且长时间未对仪器进行校正处理,再者,仪器自身的性质也会造成测量数据产生偏差。避免因为这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可已通过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数或者更替其中产生的零部件等措施。
3.2.2 人为误差
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往往可以通过从测量者这个源头进行解决,要求测量者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认真仔细,避免粗心大意,严格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此外测量者应当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先进行技能培训,熟悉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2.3 环境误差
仪器因其自身特性,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些精密的仪器仪表,外界细微的温差和湿度都会影响到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并且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外在因素也会对测量工作产生不小的干扰。因此,在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一定要熟知该仪器仪表的使用规则和其使用的注意事项,测量者应当根据仪器仪表的相关要求创造合适的测量环境,保证测量工作有效切实的进行。
3.2.4 理论误差
仪器仪表的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理论而来的,因此当理论需要更新时,仪器仪表还是停留在更新前的那个时段,这样产生的测量结果是不够精准的,所以要不断完善理论,更新仪器仪表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4 电子仪表故障处理方法
电子仪表产生故障是正常现象,当故障产生时要及时解决故障,故障处理应当按照分析判断、故障检查、故障处理三个部分依次进行。
4.1 分析判断
产生故障的时候,应当先进行认真地检查、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类型,可以通过询问用户得到仪表使用情况、发生故障时的现象、仪表的型号、结构、工作原理得到准确的判断依据,并且分析是由什么原因导致,具体是哪一部分、哪一时间段造成的故障等等。只有先分析判断好故障,才能够对症下药,顺利解决仪表故障。
4.2 故障检查
故障检查通常会采取直观检查法、电压电流检查法和比较法,每一个方法各有不同的功效,例如直观检查法通常是对设备的硬件部分进行外观检查,而电压电流检查法则更多的针对仪表仪器的内部问题。直观检查法顾名思义就是直接观察仪表仪器,一般适用于仪表外壳、面板、印刷电路板、步位器、电路板插座、电子元件、把子线等等,检查是否存在断线、短路、端子氧化锈蚀、假焊、铜皮脱落、紧固件松动、打滑、烧毁变形元器件发热,变色、温度过高机器磨损等现象,类似于这种外观的问题故障,直观观察法的确能够直接了当的发现此类问题,但是对于晶体管变质、击穿、特性改变、电阻变值、电容漏电、变压器绝缘不良等无法从外观观察出的问题就不能够采取直观观察法,此外,故障的组成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仅只是由单一的外在问题构成,因此,要完成故障检查的完整性必须结合直观检查法和其他的检查法。
电压电流检查法是通过第三方仪表的测试来分析故障的内部现象,可根据原理和万用表逐级测试电流、电阻接触情况,以此判断故障出现在哪。
比较法则是将一块完整的仪器与出现故障的仪器进行比较,必须以同一型号统一规格为前提,逐一对比,发现故障出现的大致区域[2]。
4.3 故障處理
在分析判断故障、检查完故障之后就要进行故障处理,如果是部位或者元器件出现故障,可以尝试使用相同型号的更换故障元器件,如若是变压器有损,可以按照原有的格式重新绕制,而对于接插件接触不良、接点氧化锈蚀的问题可采用擦铜油或酒精棉、橡皮擦拭等措施,对于不同的故障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电子仪表测量技术已在大部分的领域替代了机械测量技术,并且以其测量精度高、操作简易等优势使得人们工作更为顺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在使用电子仪表的过程中要遵循注意事项和规定的操作流程,确保测量结果真实有效的同时保护仪表仪器,或减少仪表仪器的损失。正确的使用电子仪表测量技术,才能够使得工作切入实际,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洪英,贾绍河.浅议电子仪表测量技术和故障的检查处理方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004(008):48-50.
[2]徐君.探讨电子仪表测量技术及其故障检查与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5):734-735.
[3]刘利峰.浅谈电子仪表测量[J].科技与企业,2014(008):298-298.
[4]陈琳.电子仪表测量技术及其故障检查与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33(z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