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覃承万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覃承万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提高,各种办公大楼、铁路桥梁等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各类坍塌损坏事故也日益增加。
        广西华辉装饰集团有限公司530031
        摘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提高,各种办公大楼、铁路桥梁等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各类坍塌损坏事故也日益增加。要提升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安全性非常重要。而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分析研究,对应用结构优化技术提升建筑体安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出发,对建筑物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结构空间布局的适用性。将我国建筑物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现状与建筑结构设计分析研究结合起来,设法提高建筑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安全性对建筑物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证,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水平。建筑结构设计决定着建筑工程水平和质量,也对建筑单位的经济收益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工程的外观和使用性能,还要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如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性。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来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当下,我国虽然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然有许多行业难题和瓶颈。只有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才能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向更广阔的空间。
        1、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意义及主要内涵
        1.1 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意义及主要内涵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重点不是美观奢华的外表,而是安全可靠稳定性高的内部构成。城市建筑在结构设计方式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更贴切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陶冶了城市的审美情操。但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将结构设计结合现有的施工技术和建设资源,实现资源和人力的合理配置。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是结构工程中的重要指标,主要取决于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建筑物具备抵抗外界干扰作用的能力,所以设计人员要把相关数据作全面的研究和处理,这一点十分有必要,是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必要条件。设计人员只有具备建筑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得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质量有所保障。其次,在建筑体结构设计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建筑体的抗震性和稳定性要加以保障以提升建筑体的综合性能。
        2、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现状
        2.1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往往为追求建筑美观性而忽略其实用性。虽然设计人员中的大多数都具备专业的理论设计能力,但却不注重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并没有在结构设计中加入安全保障措施,最终导致设计出质量不合格的建筑。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还会让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威胁。其次,我国建筑行业在防震处理措施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一些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若发生震级较大的地震,人们的生命财产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地区处于地震带,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防震处理措施却不达标准,这是影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又一重要因素。
        2.2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现状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现状是缺乏科学的构建过程和合理的资源配置。首先是设计人员缺乏全面周到的考虑使建筑未达到建筑设计的要求,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另外,部分企业甚至为追求经济利益,偷工减料乃至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状况与设计要求不一致。一些繁华市中心的建筑结构布置缺乏合理性,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该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譬如建筑物的传力路径是否合理、重要结构件的载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其次,缺乏对频繁发生的地震预警保障功能。我国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抗震标准尚不完善,许多抗震要求无法实际达标,地震一发生就人们带来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在当下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结构禁震级较大的地震,整体结构不满足坚固性和安全性要求。
        3、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功能要求不达标
        在建筑工程当中,地基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筑物的最终安全和稳定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地基的选定,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彻底掌握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

但当前现实是,企业设计部门不进行现场的亲自勘察,这缺乏具备科学性的行为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的另一功能要求是建筑结构在正常情况下能承受各种破坏作用力。要求建筑在突发事件中,能保持基本的安全性能。一切建筑的建设都必须具有耐久性,它是建筑结构可靠性的主要标志之一。针对不良地基、破坏作用力,设计单位都需要在设计时加以考虑,否则在后期的施工中将出现影响建筑安全性的问题。
        3.2 3.1 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考虑不充分
        建筑设计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保障工作。譬如地震灾害预防减损工作,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要求发生地震事故时,建筑物必须不发生坍塌。设计单位应通过设计更加科学的建筑结构来提升其抗震性,但是它们大都不满足相关规定和要求。从地震带来的损失情况分析,很多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抗震性严重缺乏。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较少将抗震性纳入实际考虑中,或者处于经济性考虑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设计偏低。但当今社会,人们对在现代理念下设计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追求较高,不满足高安全性要求的建筑设计不再获得认同,这要求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预防工作。
        4、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提升策略
        4.1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专业水平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缺乏责任心的从业人员,他们是建筑设计行业的潜在威胁,建筑设计的管理者要及时整改监督。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提升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思想观念、专业水平都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提高设计者的安全意识和设计水准,才能从设计源头保证建筑物结构设计安全性。管理者要能够就一些潜在隐患做出预设,并透过相应的管理手段避免问题发生。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水平与场地环境存在相关性,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所以建筑体设计师要将建筑周边的地理环境考虑其中。
        4.2 扩大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
        建筑结构设计者要开发一些设计软件,既能设计出各种创造性的建筑,还使得建筑结构安全性明显提高。譬如,利用BIM技术辅助结构设计进行建筑体的安全性设计能够将结构设计优势发挥出来。设计者在利用计算机设计建筑结构之前,必须掌握大量的工程资料,对地质勘察报告也要做到准确有效。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各类软件和程序在快速发展,设计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推动结构设计过程进步完善。合理利用并开发高精度结构设计软件,需要计算机程序编程人员和建筑设计者合作去完成,建筑设计管理人员也应主动推进这项富有意义的工作。
        4.3 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
        建筑工程规范要求结构必须能承受规定的载荷标准值。材料强度系数是将结构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参数化,并在安全度设计中将数据纳入计算建筑的理论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载荷分项系数是将载荷标准值加以放大,以量化结构构件的安全度,建筑结构设计时通过提高其系数来提高安全度。一些建筑力学模型对某些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处理不理想或计算不准确,就是不能有效将这两个系数合理运用导致的。地震对建筑物安全性存在很大威胁,建筑物提高抗震性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十分迫切。要想建筑物符合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结构设计的实施中就要将这个问题提前准备、稳妥处理,只有符合标准的设计结构才能通过项目评审,从根源上控制建筑物抗震级别不达标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建筑项目的推进与实施更加安全顺利。
        结束语:
        综上,在建筑中安全性是必备条件。要想在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安全性,就要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进行考虑。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将安全性落实到设计过程中,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建筑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等等。同时,建筑设计中的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结构设计规章制度来工作,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经济美观,为我国早日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建筑行业模式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佑春.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若干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6(03):61.
        [2]罗嵩.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J].湖南建材,2017(24):43.
        [3]刘茗,司春华.试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