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被遗忘的历史--以广西全州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黄江婷
[导读] 【摘要】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建于唐代,由无量寿佛全真禅师所建,时至今日,已有1250年多年的历史,是广西全州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寺庙,被称为“楚南第一名刹”,其所传导的佛教思想,对整个楚南地区与部分东南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广西桂林全州县文物管理所  541500
        【摘要】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建于唐代,由无量寿佛全真禅师所建,时至今日,已有1250年多年的历史,是广西全州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寺庙,被称为“楚南第一名刹”,其所传导的佛教思想,对整个楚南地区与部分东南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基于此,本文就广西全州湘山寺塔群与石刻的历史渊源、沿革以及佛教文化进行了分析,探寻被遗忘的历史。
        【关键词】广西全州;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历史;佛教文化
        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的古刹,有着“楚南第一名刹”的美称,刹内存着在大量的历史记忆与资源,尤其是复建之后,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更认为是连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媒介,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也被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故此,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广西,走进全州,走进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去探寻这一文物背后那些曾被时光所遗忘的故事。
        一、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宗教的历史渊源
        湘山寺塔群与石刻的地理位置处于广西全州县城,城西一公里的湘山脚下,创建于至德元年,创建人为高僧释全真,以净土院为始名,因地处于湘山南麓,故邑人又将其称之为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或者是寿佛寺。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创建以来,因全真法师在大乘佛法有着极其高深的造诣,佛学地位非常高,不仅受到了广大费教徒的推崇,皇室也给出了首肯,这使得湘山寺塔群与石刻的规模不断更迭、兴衰的历史中不断扩大,尤其是宋代,最为鼎盛,寺院的面积最高达到了1.8万多平方米,被人们称之为“兴唐显宋 ”与“楚南第一禅林”。在中国历史上,自宋真宗始,直到清圣祖康熙等6位皇帝,对给予了高度重视与褒奖,这在中国寺庙史中是极其罕见的。从史记载可以知道,宋代时,曾有4的皇帝,赦封了全真法师,清初时,康熙皇帝也对该寺庙作了题材。在1988年,湘山寺塔群与石刻遗址正式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了1994年,更是被列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湘山寺塔群与石刻的历史沿革分析
        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原名本为“净土院”,由我国著名高僧全真宗慧禅师草创于的代至德元年;在宋建中靖国元年正式更名为“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到如今,历史已有1250多年,被称之为“楚南第一禅林”,是我国极著名的“无量寿佛示现道场。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原本只是一座平常寺院,皆因湖南郴州的全真宗慧禅师游方至此,受到了当地人的帮助,从而创建的“净土院”,并于此修身参禅,之后远赴覆釜山隐居了12年。在唐大中二年 ,再次回到“净土院”,此后一直到咸通八年圆寂,享年132岁,并将真身留于寺内,因全真禅师的修身高德与长寿福报,让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成为了福寿文化泉源,这对于信众也产生巨大的影响[1]。
        唐咸通十一年,宰相刘瞻,入湘山寺塔群与石刻礼佛,并出资修塔,于公元877年建塔完成,刘瞻将真宗慧禅师真身移至塔内,至此之后,这座保存了高僧大德真身的佛塔,成为了寺内福寿文化教化的宝地;此后南宋高宗将其命名为“妙明塔”,该塔也是广西历史最古老的寺塔,已经被列为该自治区的重点保护文物。


        另外,在县志当中也有记载,历代王朝均对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开展了重修和扩建,如明代对“无量洞天”牌坊石刻进行了重修,并于南北面分别雕刻了寿佛像与观音像,同时还刻了60尊罗汉、圆觉、金刚以及菩提等佛像。嗣后,明万历十七年,修建了“万象阁”,广西巡抚左永图,清顺治册封的孔有德相继对湘山寺塔群与石刻进行了重修,并于清末民初,于寺内举办了奇香异木装殓、为寿佛雕刻塑像等活动,使得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更是名声远播,成为甲于一方的名刹。
        但遗憾的是,在1944年,日军入侵广西,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战火毁坏了大部分的寺院;1945年8月,妙明塔尖的夜明珠,也被战败撤退的的日寇所盗,这颗夜明珠正是高丽国王奉赠的宝物。
        解放后,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也得到了的多次修缮,规模慢慢宏大,目前已经修建了牌坊、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寿佛殿以及僧人寮房,此外,还修健了2万平方米的湘山文化广场,让各国各方的游客可以入寺朝拜观瞻,尤其是每年观音菩萨三大圣诞节日,寺内更是人山人海,最高人流量达到了4万之多。
        三、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佛教文化的价值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佛教是救世之仁,佛学更是哲学之母,佛学的研究可以弥补科学的偏差,就连爱因斯坦,也对释迦牟尼创造出的佛教文化,为救世做出的巨大贡献而给出了高度评价。虽然佛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但却主张大爱、慈悲以及和谐,更强调众生平等,这其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相通的。习近平同志出指出:“教义阐释必须积极开展,对于藏传佛教教义当中的扬善抑恶、平等宽容以及扶贫济苦等思想更是要发扬光大。”现如今,我们不断研究佛学,吸取其积极内容,对于全人类的和谐进步,消除人与人、国与国以及种族与种族间的恩怨、仇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佛教文化的价值也由此体现。
        湘山寺塔群与石刻自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来,经持续的修缮与维护,如今已经晋升成为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当前,湘山寺塔群与石刻的大门已经是修葺一新,黄色亮眼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大门,都散发着喜气洋洋的光芒,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也获得了“国保”的称号。全州县文化局局长刘俊春产说过:“湘山寺塔群与石刻里还有一宝。”,此一定其实说的是石涛所作的石刻兰花,石涛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其八岁时因避难而入湘山寺塔群与石刻为僧,故而在寺内留下了画刻,此后石涛成名,其大部分的石刻兰花作品均被收藏大英博物馆,唯有此幅石刻兰花,始终保存于全州的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内,就如同是一件信物,代其告慰故土[2]。
        结束语
        总之,当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成为“国保”单位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会有越来越人们想要探寻这“国保”中尘封的历史与往事,一座座院庙与佛塔,代表着那不朽的丰碑,更镌刻着悠久的历史,其中蕴藏着的故事,将现在与过去连接,让探寻者既可感受那秋去春来的千载沧桑巨变,又可伫立于“国保”前,享受那夏风萦绕,和平和谐的今天。
        【参考文献】
        [1]唐健武.基于文脉延续的广西全州湘山寺塔群与石刻复建的探讨[J].中外建筑,2018(08):62-65.
        [2]毛文园,彭石军,王家宏.全州湘山寺塔群与石刻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03):1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