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李俊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李俊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发展迅速。
        身份证号码:45260119770117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中虽然深基坑支护具有临时使用的特性,但是其在实际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与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其技术性有较高要求。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所影响的不仅是基坑范围,临近的桥梁、建筑物甚至是道路都会受到危害。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操作规范的基本要求,重视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作业规范化建设。深基坑支护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的质量水平,深基坑作业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后续施工稳定、安全的基础,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竣工的前提。
        1深基坑支护施工概述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基于整个建筑工程地下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建筑施工举措,通过强化基坑周围的稳固性,对周围环境进行各项技术的加固过程。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应用当中,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只当施工加固处理等等手段来实现该过程,对基坑侧壁的稳定性进行保障。由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包括现场地质环境和施工的资金投入等有所差异,在开展深基坑支护技术时的难度和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期相对较长,而且施工的整体环境相对较为复杂,通过对管网的多样分布来实现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使得该过程的困难度极大。只有按照相关工序的规范和标准,严格地开展施工过程,对建筑工程地质进行实地勘测和深入分析,按照科学把关各个环节,才能够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专业度,强化整个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在后期完工时或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地基塌陷等问题,影响施工的工期以及整体的施工安全性。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1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土钉墙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式。为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开展、排水功能的有效性,应设置网状的排水系统,并保证积水沟、积水坑等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在确定土钉大孔直径时,应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保证孔径合格,且要对土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无生锈、杂质等问题存在,钉入孔后,再灌入注浆管。土钉焊接托架时,加强对钢筋、砂浆等材料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并要准确定位土钉的位置。注浆时,应确保浆液配比的合理性、科学性,速凝剂的用量为水泥用量的 3%,同时也要对注浆压力进行严格控制。注浆过程中,确保完全将水泥浆导入孔中,避免侧漏现象的出现。首轮操作必须在浆液初凝之前完成,30min 后再将注浆管清理干净,然后开展第二轮注浆。注浆完成 4h 后再进行挂网,应使用钢筋网,并与铁丝进行焊接。提前将泄水管安装在垂直、水平方向上,为保证管口的密闭性,可使用 PVC 管。
        2.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锚杆支护施工技术首先应确定好锚杆的位置,随后勘测深基坑情况、准备好锚杆支护需要用到的工具,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之后再依据设计方案开展实地施工。在施工中需要时刻注意钻孔的质量,并选择合理的钻孔深度。对于水平方向孔距误差应保证在 50 mm 内,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则控制在 100 mm 范围内即可。锚杆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水灰比例的把控,保证注浆材料的质量,达到质量检测的标准与要求。在工程中正式运用锚杆的时候,应在提前确定好浆液中没有杂质的情况下,把浆液始终按照自上而下、匀速不断搅拌的方式注浆,直到浆液注满方能停止施工。
        2.3护坡桩支护施工技术
        护坡桩也是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常见支护方式。对护坡桩进行实际应用时,先用灰浆灌浆,可选择碎石、砂屑或混凝土等作桩的原材料。同时,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制订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交由专业人士、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将其作为护坡桩施工的指导文件。

根据施工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施工,用钻杆从下孔入孔底进水泥砂浆,并保证其可以达到规定深度,采取多孔钻孔灌浆的方法来确保护坡桩的质量,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效果符合工程要求。
        2.4逆作拱墙支护施工技术
        应用深基坑支护结构会使用围护墙,而且会有多种多样的拱形围护墙出现,如圆形、椭圆形等,因此,为保证逆作拱墙的稳定性与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由上到下、分层分段的原则。为了尽可能避免一边或是多边不能顺利拱起的现象,选择运用钢筋混凝土,构建型钢内撑混合支护结构,实现水平传力。并且,施工人员很好地控制了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使构造形式更加协调。最后,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水位线始终不超过基坑底面,并且保持在“低于”基坑底面的状态,安排了专人监护水位线的情况,一旦发现有超过基坑的迹象,应及时展开降低水位、控制水位上升的处理措施。
        3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对策
        3.1建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按照建筑规范支护要求,需要确定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规范管理的标准要求,重视施工技术的拓展与提升。根据建筑深基坑支护规范管理操作要求,选配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合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总结各方面的操作要求,积极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技术人才制定合理的技术考核管理办法,重视人才管理方式的总结和优化,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考核机制。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技术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力的建设,重视综合信息规范操作和培训教育力度的提升,充分掌握各项施工操作技术和操作标准,积极拓展学习及综合操作能力。按照相关技术要求,确定技术实施标准,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遵照工作技术执行标准条例实施。
        3.2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战略优化
        按照建筑工程监理制度规范操作管理要求,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标准,对施工操作的各方面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明确监督管理的基本方式。从整体施工规范操作和质量要素要求入手,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涉及的各类技术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技术要点和重点,对复杂程度进行调控。结合实际的施工过程,分析其中存在的操作不规范行为因素,对技术操作不完善等情况进行处理,逐步优化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水平。为避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不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依据施工操作规范要求,选派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做好管理和修整,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隐患问题发生。
        结语
        总之,作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支护技术应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场施工人员应树立高度责任感,从多个方面对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部署。并严格按照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规范,合理解决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自己的工作规范,防止违章作业。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监督机制,总结施工管理人员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施情况并形成良好的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芳.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20):62.
        [2]蒋泉.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16):157.
        [3]凌东生.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23):57.
        [4]杨刘松,吴金良.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2):1534.2095-6630.2019.12.1486.
        [5]田贵斌.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9(10):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