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胡起瑞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胡起瑞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于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施、现场作业人员以及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在当下的现场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普遍短板。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于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施、现场作业人员以及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在当下的现场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普遍短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层次分析法是将事物进行分解,通过分解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为几个层级最后,将各层级中的部分分别来进行比对。再通过科学办法进行分析计算,推断出所存在的不同风险的状况,再通过风险特性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任何工程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都能采用层次分析法,在进行层次分析法时需要建立层级,可以建立判断层、方案层、目标层与指标层和,对层级进行分析之后可以预判风险。再根据风险特性有针对地制定出预防及解决方案。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AHP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T.L.Sauty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主要内容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要素进行划分,按照不同的风险要素组成,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结构层次,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比较,确定因素的重要性,对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评估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将复杂的工程风险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通过对层次间各个指标的对比、分析、计算,得到风险指标的权重,判断风险指标的水平。如A决策包含B1、B2、B3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层面,可以提出C1、C2、C3三种方案。
        2建筑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2.1安全管理意识缺位
        虽然不少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法人与施工项目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拟定了具体的安全管理实施措施及责任制度,但在实际的项目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重视度不足,安全管理意识缺位等问题,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生产经营,轻安全管理”,在抢工期阶段更是随意性施工等各种违规及违章作业现象频发。另外,不少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成为纸上文字,安全管理“口号紧、现场松”更是成为建筑工程现场的常态,野蛮施工、违章作业及单方面追求效益导致安全管理这根弦不能时刻的紧绷。
        2.2缺乏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缺乏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就无法完全避免安全隐患。经过调研发现,在建筑工地上没有完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的施工企业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1)没有记录项目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2)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施工项目中使用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无法改善施工条件和降低施工风险。(3)忽视施工风险评估,施工现场没有悬挂警示标志,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施工规范。
        2.3现场监管流于形式
        除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之外,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及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管也存在一定的疏漏。首先,部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纳入监管的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管失控及执法意识不强;其次,部分建设单位未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及程序办事,将工程变相肢解发包,随意拖欠工程进度款或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垫资等,以致施工项目安全经费的投入相对趋紧;另外,部分监理单位的监理从业人员多为分支机构人员,专业技能及相关业务知识匮乏,不具备现场独立监理的能力;此外,有的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违反强制性标准,施工图纸审查后存在擅自变更或者降低要求等行为,都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留下了安全隐患。


        3层次分析法在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降低预防风险的成本,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层次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一是要构建分析模型。将问题拆解分析后,把各个问题因素组合在一起,把决策层作为目标层,而最底层的话要放备用方案。通过对准则、决策目标、备用方案等因素之间进行有效分析,为它们建立有规律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关系矩阵,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各个风险之间的轻重关系。二是在了解了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就要将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还要注重方法是否可行,这是在为决策分析打基础。要想最后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用合理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我们在进行对比矩阵的处理时,为了有着更好的结果会用AHP方法来将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会进行随机的一致性分析,如果数据通过检验,那么数据的权重就是正确的。如果没有通过检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对比矩阵。三是要比较风险因素的结论,对风险因素的结论进行比较,就可以获得该项目风险的级别概率。这样对风险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就能够有了一个很好地预判。四是层次分析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因为他的客观条件都不一样。所以在风险因素构成权重方面也会有所差别。在分析过程中可以采取专家调查法,通过专家调查法来确定权重系数。一般情况下,专家都会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有着准确认知。可以通过风险预判直接给出影响各因素的权重。
        4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升对策
        4.1强化企业重视安全管理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期考察建筑施工现场,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其次,要求建筑施工人员全员佩戴安全帽进行施工作业。最后,建筑施工现场要做好排水和防雷处理,避免因自然天气带来危险,合理设计安全通道,保障消防车能顺利进入,规定好用火区,防止火灾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例如,某些建筑施工企业,要求施工人员使用手机APP扫码功能来准确掌握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使用状况,这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了完善的记录,从而为员工实施奖惩、更新安全设施提供了有效依据。
        4.2构建落实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密集型的专有特性,且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等特点,施工单位要在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及培训力度上下功夫,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对进入施工作业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例如,施工项目部可通过一线员工业余学校推行一线员工准入制度,对于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未获得上岗证书的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一线作业。同时,也要积极提高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并将安全技术交底作为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层级进行有针对性地课程设置,对于班组作业人员要重点落实安全操作规程,用好安全防护用品。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和实践,不断完善发展出模糊层次分析法、灰色层次分析法、可拓模糊层次分析法等风险评估方法,可实现对多领域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虽然可以较好地应用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但应加强研究,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内容,提升模型的精度,扩大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周凌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分析[J].财经界,2020(25):72-73.
        [2]鲁文翔.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21):172+174.
        [3]武汉中,王立冬.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7):72-73.
        [4]谭翀,叶黎明,张亮,丁熊,白瑞鑫.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0,46(14):180-183.
        [5]黄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