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混凝土是土建工程中比较基础且极为重要的一种施工材料,合理利用混凝土对提高建筑稳定性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土建工程质量受土建工程施工影响。虽然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中的施工细节以及后期养护工作。完善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意义深远,对我国未来建设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且有利于我国土建工程国际竞争水平,对加强我国居民居住环境稳定性和安全性均起到有利促进作用。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先是分析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其次探讨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现如今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施工材料,将混凝土材料应用于土建施工具有诸多优势,其与原有混凝土材料相比优势更多[1]。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用混凝土材料不仅有利于提高稳定性,还有利于提高其强度,优势突出,且针对具体的施工效率分析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土建工程施工很有必要应用混凝土材料,但要注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和关注,这是相当重要的。
1.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缝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始终都包含施工缝技术,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制作模板、浇筑混凝土、后期养护等。简单分析,施工缝技术指的是修复施工中出现的孔洞、缝隙等,降低人为等因素影响引起的施工技术上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人力、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预留施工缝,以施工过程为基础进行分段,施工时以施工缝为界限,尽可能降低出现不可控的裂缝的问题[2]。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预留的施工缝是建筑中比较薄弱的一环,预留之前应加强研究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在承重较小的部分预留施工缝,降低施工受施工缝影响。混凝土技术是否顺利进行预施工缝技术有着很大的关联,施工人员必须提高重视。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位置和标高,支架的稳定性和强度等进行检查。若模板内存在积水或垃圾,必须将其清理后验收预埋管线和钢筋,之后进行前期安全交底和组织计划。浇筑时应注意确保自然流淌,而后再持续推移,确保一次到顶。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不可往已经拌好的混凝土材料中加水,避免出现混凝土强度降低的问题,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对混凝土分层厚度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科学把握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以此达到减少裂缝的问题。此外,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将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若为竖向结构则需要控制倾落高度在3m以内。若没有注意上述问题,则必须考虑下料时应用溜槽等作为辅助,避免出现离析的问题。若浇筑之前发现存在离析现象,浇筑之前应重新拌和,但必须计算并控制坍落度[3]。
1.3混凝土振捣技术
为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强度,必须提高对振捣工作的重视,以此保证其性能,这是保证平整度的关键。施工人员应注意在混凝土进入模型后应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确保模板内可以充分渗入混凝土,而后将气泡排出,以此达到提高混凝土均匀度和密度的作用。在具体的土建施工中通常用机械振捣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由于土建工程整体振捣工作量不大,若没有相应的振捣工具可人工振捣,同样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2.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混凝土的合理配置
从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混凝土制备过程是必须控制的缓解,具体来说,配置混凝土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选用的施工材料不同,配置出的混凝土性能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工作人员要注意配置混凝土之前必须了解土建工程施工所需混凝土具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4]。
比如以土建工程中支撑柱和承重墙施工为例,配置混凝土时必须重点关注强度问题,也就是保证选择的碎石作为集进行加工时必须保证其满足施工要求,从屋面施工建设方面分析必须重点关注防渗效果,配置时要注意粘土和水泥等工作的选择。第二,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这主要因为配置混凝土材料与最初混凝土材料质量联系密切,若使用的原材料(碎石、砂砾、泥土等)不符合质量标准,那么最终配置而成的混凝土也具有一定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第三,配置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配合比,这也是控制的关键点。比如水灰比不同,配置比例不同,对混凝土材料以及相关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配置混凝土时应以施工要求为基础加入添加剂,这是保证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关键。比如可加入防冻剂避免混凝土受低温结冰等影响出现裂缝问题。
2.2混凝土运输质量的控制
结合具体的混凝土运输工作可知,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维持自身均匀性,尤其要注意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避免出现砂浆流失水或分离等问题,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必须注意严格按照混凝土控制规则进行,混凝土的运转工作需要保证运转的时间和次数,尽可能保证其适宜等问题[5]。若具体的工程中出现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要求繁琐等问题,必须在沟通好之后施工,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后应注意测量和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检查混凝并土随车出料单。若发现出现塌落度或强度等级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必须禁止应用此类混凝土,并禁止在预拌混凝土中放水。
2.3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混凝土后必须定期进行专业养护工作,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养护缓凝土时可分为三部分,即常规养护、早期养护、温差控制。常规养护指的是以平时条件为基础监控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及时做好调整工作,保证混凝土可顺利凝固,以此达到提高建筑质量的目标,延长其使用寿命;早期养护指的是浇筑混凝土后选择合适的拆除外膜的时间,结合覆盖、浇水等方法养护混凝土;温差控制指的是在具体施工中以天气情况为基础养护混凝土,若温度较高,则需要洒水降温,避免出现混凝土提前板结从而出现裂缝的问题。
2.4避免受水泥水化热影响
水泥水热化时质量受到放热速度和放热高峰时放出热量的影响。若水化放热反应快,热量大,温度也相应的变化,这时温度变化不均匀容易出现裂缝,较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结构性能[6]。为此,施工人员应注意施工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水化热的措施,以此提高混凝土施工结构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土建工程质量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当关键,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决定了混凝土施工质量,若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则对工程项目安全性和整体性产生较大影响。要想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必须从多个方面做好管控工作,如混凝土养护、混凝土配置等,这是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和养护水平的关键,更为土建工程建设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是土建企业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李俊生,LI,Junsheng,等.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1(35):38-41.
[2]郑学平.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29):48-49.
[3]秦田田.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874-874.
[4]徐赵凯. 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探析[J]. 城镇建设,2019(5):54.
[5]连清云.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河南建材,2019(3):196-197.
[6]吴洋.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