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2020年我们基于现行的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将高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纳入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基于污染物剂量—反应关系,估计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用DALY指标量化高原地区施工粉尘与噪声对建筑工人的健康损害。为改善建筑施工环境和完善工人健康补贴机制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主要分析高原地区建筑施工中粉尘和噪声对建筑工人健康损害的评价。
关键词:施工过程;高原地区;粉尘;噪声;健康风险评价
引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及作业环境差等特点。建筑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其中,施工粉尘和噪声是建筑业中2种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粉尘环境的人群易患有肺部疾病,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症发病率上升,甚至危及生命。
1、施工扬尘健康危害评估方法
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颗粒物对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健康损害表现不同,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损害主要是受到总悬浮颗粒物响,TSP指直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而建筑工地附近的居住人员受到的健康损害主要是吸入PM10导致,PM10指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对于这两类健康损害,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评估。本文采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法,对施工扬尘造成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健康和经济损失进行评价,并考虑不同工种的职业特点,将该健康损害转化为工作人员在扬尘暴露下损失的生命年;采用疾病成本法和修正人力资本法来评估建筑施工扬尘对建筑工地附近的居住人员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伤残调整寿命年法,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每个个体因疾病而丧失健康生活、因外界干扰或污染而过早死亡的所有年份,可分为因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和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采用该指标可以综合社会贴现率,公平、有效地评估各种疾病或受到污染物导致的残疾或过早死亡,从而评估每个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生命年损失,进而分析施工扬尘对场地内工作人员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根据文献调研及工地考察,得到各个施工阶段的扬尘浓度及相应工作人员在扬尘污染条件下的暴露时长和损害因子等物理量,进而将施工扬尘对工地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年损失变换成经济损失。修正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是从个体的收入损失角度来评估外界干扰或污染引发疾病或过早死亡而导致的损失成本。修正人力资本法相较传统人力资本法而言,更综合考虑了个体差异对生命价值评估不利影响,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采用人均生产值来评估每个个体的价值。疾病成本法,为评估环境污染等因素对人体健康及工作能力造成的经济损失,疾病成本法从医疗成本的角度出发,量化计算个体由于治疗疾病所花费的医疗成本,如门诊费、医药费和住院费等。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疾病成本法能够考虑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间接损害。根据文献调研及数据分析,得到施工工地周围的居住人员由于建筑施工扬尘导致患上疾病而花费的医疗成本,进而评估建筑施工扬尘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2、有效应对粉尘和噪声污染的措施
2.1加强工地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低下是造成建筑物质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建筑监管部门应更好地管理施工现场,提高环保意识,管理敌对施工现场,不仅提高防尘效果,而且降低污染造成价格过剩的成本。(1)地方政府是绿色设施的主要建设者,因此,政府应提高公众对建筑措施的环境影响的认识,改善与各组织的沟通和沟通,建立成熟的监管网络,有效限制和控制建筑行业的经营活动,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充分动员民众。(2)在通信和现代化、利用现代管理经验和建设管理、环境污染领域的继续教育和环境促进等先进企业中,对建筑单元进行相应的培训,特别是在环境意识方面。
2.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
我国要在落实绿色、环保等理念过程中做好不同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调研工作,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对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完善在扬尘污染方面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合理修订内容的同时提出新的法规、条例等,在层次化落实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控制、治理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问题提供良好保障。在此过程在中,我国要明确城市相关部门在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方面的具体化职责,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科学引领、指导城市建筑施工企业的同时主动参与扬尘污染防治中。相关部门要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中将绿色、环保等理念渗透到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优化控制中,巧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新媒体,大力宣传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来源、特征、危害性以及防治的必要性、重要性等,促使城市居民、建筑企业等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有全新的认识,增强环境治理以及保护意识,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系统化、层次化的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控制中。相关部门要在把握实际中从不同层面入手细化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做好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强化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意识,掌握必要的防治方法、技巧等,鼓励城市居民监督建筑工地施工,实时举报扬尘污染严重的各类型建筑工地,通过多样化路径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
2.3严格把控噪音污染
为了确保建筑装饰装修期间生成的噪声污染获得合理化的把控,相关的施工人员务必要强化噪声源头把控的实际力度。一般来说,需要优先选取资质较高的施工作业单位,这是因为资质较高的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噪声污染较小的施工机械设施。针对大型化的施工器械设施,常常会产出较为显著的噪声污染,所以,施工公司在契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进程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采用体形相对较小的施工机械设施作业,同时还应该合理调控各种各样施工器械设施的运作功率。通过严格控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噪音,可以确保周边老百姓们维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对于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人员而言,尽可能地采用空气锤进行打桩工作,尽量不要采用液压打桩机,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新型焊接技术,从而替换掉常规性的焊接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噪声的情况,例如,在实际装饰装修过程中,部分业务素养不高的施工人员,常常会肆意地丢钢管或者是脚手架,如此一来,就会大幅度地增加工程的噪音量,针对上述情况,相关负责人可以积极地采用隔音设施,如此一来,就可以逐步地缩减噪音传播的范围,综合闭式扩散噪音控制原理不难看出,积极控制各个施工工具,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针对拆卸过程中极易产出的噪音半成品以及成品,比如说建筑门窗以及其他混凝土等等,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灵活地采用降尘防噪音处理手段,由此实现降噪的目标。施工期间,为了进一步减少噪音对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人员的身体伤害,需要配备专业化的隔离噪声防护衣具,在噪音较大的施工场地下,需要佩戴专业化的耳麦,而不是使用常规性的对讲机,防止施工期间产出的噪音影响真实信息的持续传送。
结束语
评价模型能够实现高原地区不同工种的粉尘与噪声健康损害评价,将伤残调整寿命年作为健康损害的量化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与平原地区的相似研究成果对比表明高原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建筑工人的职业健康有一定影响。量化高原地区其他领域的粉尘与噪声职业健康损害也可参考此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佟瑞鹏,程蒙召,马晓飞,等.不确定性条件下煤尘职业健康损害评价方法及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4):139~144.
[2]李敏嫣,黄德寅,宋从波,等.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电焊烟尘职业暴露评价[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6(1):20~24.
[3]张智慧,吴凡.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健康损害的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6):922~925.
[4]李金昌.生态价值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5]李婕,毛鹏,魏嘉玮,等.建筑施工扬尘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估[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6):2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