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李子豪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李子豪 李学璐
[导读] 摘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在家文化盛行的国内,房屋建筑受到人们群众的一致追逐,同时也对房屋建筑质量有更高要求。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450001
        摘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在家文化盛行的国内,房屋建筑受到人们群众的一致追逐,同时也对房屋建筑质量有更高要求。混凝土相关技术的难点过多,如收缩裂缝、温度裂缝与泌水等问题都给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带来很大不便,所以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质量,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也在高速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建筑工程发展中,出现了多种的结构特点,朝着具有复杂化、多元化、大型化等多种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具有高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等各种新型复杂的建筑形式,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技术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最为常用,也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其操作性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操作程序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房建混凝土施工特点分析
        1.1施工繁杂性
        为达到基本的房建施工质量要求,行业对混凝土各施工流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也就导致混凝土施工过程较为的繁杂,需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也较多,不仅对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有所要求,而且对搅拌、浇筑、振捣以及后期养护等更是有严格操作要求,这对于混凝土质量标准的实现很是关键,要求房建施工各方协同合作,共同维护房建混凝土施工质量。
        1.2产品整体性
        由于房建土建工程本身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混凝土作为其结构主体,在方案设计与施工中也要考虑整体性要求,把握好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在具体施工中要严格管控各个环节,落实好混凝土施工细节性要求。同时混凝土施工人员与部门的充分沟通,也是保证土建工程整体性的基本要求,只有如此,混凝土质量方可得到全面保障。
        2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露筋问题
        在现代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露筋是一项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会导致钢筋裸露在混凝土外面,造成钢筋内部空洞现象的产生,降低混凝土钢筋结构的荷载能力,从而会影响到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施工人员由于在施工中操作不够规范合理,致使在钢筋、水泥铸造阶段未能够完全密闭包裹好主筋,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厚度设备未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施工设置,也会引发混凝土空洞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存在一些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时相关施工技术应用不科学合理,导致放置过远或者过高情况的发生,这样一来也会造成混凝土施工露筋现象的出现。
        2.2裂缝问题
        在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当建筑工程出现裂缝问题将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质发生不利变化,不同程度影响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房建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问题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运用规范与否有着密切关系,比如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的外界温度控制作业中,如果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气温显著低于内部气温,则会导致温度应力情况的出现,促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裂缝。而如果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影响也会使得其内部热胀冷缩,进而形成干缩情况,导致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
        2.3连接部位缺陷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纵横构件的连接质量较差,外观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会严重影响后续的浇筑工作,也很难保证土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般会用到垂直构件,比较常见的有墙柱和水平构件等。

受限于技术和材质等方面的因素,上述部件的连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经常会出现缝隙、夹渣和腐烂等情况。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引起重视,尽可能地减少连接缺陷的发生,及时清理对墙柱和底部等位置进行清理,采取一定的振动措施。当涉及到水泥砂浆浇筑时,要求其厚度需要超过50毫米,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模板渗漏的情况。
        3房建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相应的配比设计
        正确的混凝土配比是确保混凝土正常运用的关键因素,整体来说,混凝土配比就是水泥使用量、掺和材料、外添加剂与砂骨料等材料做一定的配比。首先,就水泥用量的角度而言,水泥用量的合理缩减能够缓解水热化的现象,在设计者同意的情况下,混凝土需要依据一段时间的抗压强度进行适配,通常要通过很多组的适配后才能够完成对于水泥用量的确定。在该过程里,应该先依据施工情况来拟定防裂方案,并依据已有的施工条件来对水泥水化热后最大温差的计算,之后再基于这个基础对最大温度的收缩应力进行预估,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规定范围内,也就证明挑选的防裂方式是可行的,可以预防裂缝的出现;如果其未在抗压强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就需要借助降低水热化产生的温升值、优化施工的具体工艺、调节混凝土具体的入膜温度、提升抗拉高度、减少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等来做重新计算,进而确保应力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展开下一步的施工。
        3.2分层浇筑施工
        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手段,在分层浇筑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其质量,每一层浇筑的厚度大概在50cm。只有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才会常用到这种混凝土浇筑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分层浇筑的优势和特点,减少大幅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分层浇筑施工中,分为三种施工方式,一是分段分层,需要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浇筑,只有确保下层的质量过关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二是全面分层,只有等初步的混凝土凝固了才能够进行后面的浇筑;三是斜面分层,是确保下面的一层浇筑好,才逐步的进行上层的施工,同时还要注意振捣工作程序性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分层浇筑施工成为最常用的施工方式,此外,与此相关的施工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不仅能够加快散热速度,还能够方便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大大的提高的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3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水热化现象的出现,会导致隔热现象严重,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差异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可以从水泥水热化这方面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水热化程度较低的水泥材料,同时加入部分的减水剂,来减少水泥量,然后在使用相关的技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差,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解决,一是在浇筑前将钢管依次排开进行填埋施工;二是浇筑时,应当均匀持续的进行浇筑;三是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处理。最终,可以通过防水草帘等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保温处理,使得混凝土表面降温较慢,较少内外的温度差异,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混凝土施工具有整体性与复杂性特点,为实现房建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势必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改进,解决好混凝土常发的漏筋、连接部位缺陷等质量问题,要从混凝土施工各环节入手,优化材料选择与配比设计,在把握好混凝土施工的过程质量控制同时,此外,先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也是重中之重,对于改善混凝土施工现状以及规避常见质量缺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振德.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93.
        [2]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3]樊玲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4):91.
        [4]李佳.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电子制作,2015(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