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路露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路露
[导读]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建筑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建筑施工常常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提高建筑整体质量,起到了有效作用。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铜陵市  244000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建筑施工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建筑施工常常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提高建筑整体质量,起到了有效作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虽然已经普遍,但是要想建设出质量合格、寿命合格、性能合格的建筑项目,仍旧需要建筑施工人员兢兢业业,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够实现。
        关键词:土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土建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裂缝施工技术,因为土建工程施工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材料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收缩膨胀的原理填补相当比例的混凝土材料,就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能够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在这种情况下文章重点分析土建工程施工当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阐述具体运用措施。
        1现代土建施工中后浇带技术运用的价值体现
        1.1 防裂缝
        土建工程施工当中使用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和膨胀,在混凝土结构的收缩与膨胀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裂缝现象。房屋建筑结构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时候的时候按照施工设计图纸预留出施工缝,这些位置主要在墙体、梁板、底板等不同位置,将结构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构件的自然物理收缩和膨胀原理,景观一定时间的施工之后将不同构建连接成整体,从而有效防止房屋建筑都钢筋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裂缝问题。
        1.2 释放温度应力
        建筑施工当中的后浇带的施工可以解决因为温度差而导致的构件收缩等各方面问题。比如部分土建工程施工是在低温季节完成的,在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低温和高温直接形成不同的结果,进入高温季节的之后混凝土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构件向外形成挤应力,这个过程中挤压应力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就会在构件内部形成裂缝。因为技术人员应该在混凝土结构建设之前考虑到温度应力对结构造成的影响,提前预留出后浇带施工位置,等待混凝土结构内部硬结收缩完毕之后进行后浇带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可以保证土建施工的整体性能。
        1.3裙房与基础设计
        技术人员在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可以将施工技术与裙房结构相融合,将其作为基础设计开展,解决这两个环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的建筑施工,项目如果超过22M的裙房结构与基础结构虽然都融入了后浇带技术,但是受到地基、重力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施工质量仍旧很难达到标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分离不同部分,之后借助地基沉降来计算浇筑时间。在后浇带施工之前提前计算裙房结构、校对,明确基础强度。当连接成为整体之后需要对后期结构体因为沉降产生的内部应力及时明显,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秉承先主体、后裙房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最终进行后浇带施工的理念[1]。
        2.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2.1 案例分析
        某市有一建筑施工单位,承包某项目工程,工程总面积为77576平方米,地下建筑三层,地上建筑物南楼为19层,北楼28层,中间裙房两层。该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地下结构尺寸为85.6m× 88.35m。为连接整个地下室结构,可以选择一米宽的后浇带划分为六个板块,其中地板厚度范围为600~1500MM之间。主要基础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坑和电梯等结构合理设计。施工选择商品混凝土材料,地下室外墙与地板、水池材料为密实性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地下室混凝土强度为C40,柱混凝土等级为C50。
        2.2 后浇带施工缺陷总结
        表1后浇带施工缺陷总结
       
        2.3 后浇带施工技术控制
        (1)后浇带施工准备
        首先确定位置,选取结构受力较小位置设置后浇带,在梁、板变形点位置,这个位置有较小的弯矩、剪力[2]。预留出30~40M的间距。具体施工需要考咯实际情况,根据结构情况来确定宽度。考虑断面形式,混凝土浇筑之后连接是否稳固是决定断面形式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按照结构构件的厚度来选择断面形式,设置直缝结构,选择结构形式。后浇带类型直接决定了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的内钢筋处理情况,钢筋贯通在沉降后浇带,断开与伸缩后浇带位置。如果无法判断则根据约束钢筋周围混凝土的伸缩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开裂现象。同时判断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在45天之内,车间后浇带应该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的60天之类。工程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全面考虑、精准计算,遵循施工方案进行监测。
        (2)选择材料
        施工过程之前需要全面清理缝隙与混凝土表面,做好凿毛和垃圾处理等各方面,同时排干积水,可以保证浇筑的后浇带处于湿润状态,而且需要保持24h。选择材料的时候尽可能选择无收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为增强后浇带的强度,连接强度应该大于连接的构建,的爱后浇带施工之前应该添加早强减水剂,配合混凝土进行施工达到强度需求。
        (3)预备施工
        主要就是提前设备模板和预设模板,这个过程需要以施工图纸作为主要方向。浇筑混凝土之前预设钢丝网模板,钢丝网模板尽可能粗细一致、大小均匀协调。在这个过程中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都需要得到保证,确保施工 质量。
        (4)混凝土浇筑
        结合项目施工具体要求来控制钢丝模板侧压力控制,垂直后浇带施工的原则是充分振捣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由于振捣设备导致钢丝网受损。施工过程保持距离,避免出现水泥浆流失等现象[3]。
        (5)温度控制
        后浇带砼选择施工温度,能够有效保证新型砼和传统砼之间的结合,具体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0℃左右。浇筑带完成之后在2d之后选择合适时间收光,避免造成干裂等现象,因此可以选择在早上或者傍晚。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完毕之后,做好具体保护,施工缝在保护过程中应该避免存在杂质和水等。一般情况下在两侧设置挡水砖,同时也可以在内壁涂抹一定的防水砂浆来保护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之后进行彻底的清理,顶部封盖,使用砂浆作为防水袋,周围加以栏杆维护来规避施工的钢筋受到污染,也可以减少垃圾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刘涛, 孙智慧, 姚锡伟.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 鄂州大学学报, 2019, 26(01):110-112.
        [2]张永钦.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 城镇建设, 2020, 000(004):147.
        [3]李昊林.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与装饰, 2020, 000(003):P.149-149,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