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改进探析 黎国强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黎国强
[导读] 摘要:“安全第一”作为建设项目的重点管理和控制内容,施工安全一直受到项目参与方的重视。
        身份证号码:44092119900610XXXX(529500)
        摘要:“安全第一”作为建设项目的重点管理和控制内容,施工安全一直受到项目参与方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做好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妥善避免大小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项目管理各方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文结合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全面论述了现场安全管理的常见缺陷及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1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常见缺陷
        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是对施工现场、施工机械设施、现场操作人员和安全技术的管理。在目前的现场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1虽然许多施工企业法人和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制定了具体的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和责任制,但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在实际工程安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不够、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等,在抢险阶段,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作业时有发生。此外,许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已经写在纸上,“紧口号,松现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施工现场的常态。野蛮施工、非法经营、片面追求利益,导致安全管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1.2施工作业不规范
        在施工现场,受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一线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另外,施工前三级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导致作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缺乏了解,导致实际操作中违章行为时有发生。例如,水平扫描杆安装不当、竖杆基础不均匀、排水设置不畅、支座标准差等已成为规范。此外,钢木混合支护、非法拆除外部设施等也成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
        1.3现场监督流于形式
        除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外,施工单位、设计、监理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管也存在一些疏漏。一是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被监理项目缺乏有效监管,监管失控,执法意识不强;二是一些建设单位不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和程序办事,变相肢解工程、拖欠工程进度款或要求建设单位随意垫付资金,造成建设工程安全资金投入相对紧张;此外,部分监理单位的监理从业人员多为分支机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相关业务知识,不具备现场独立监督的能力;另外,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中违反强制性标准,在施工图审查后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给施工安全管理留下隐患施工现场。
        1.4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经调查,发现部分施工企业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未按规定计算使用,施工现场安全标志配置不到位,许多安全防护用品使用时间长、老化严重,甚至一些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投入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很低,缺少警示标志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情况的存在为现场安全施工埋下了隐患。
        2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2.1切实增强安全管理责任感
        作为施工企业安全主管领导和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并从以下两个方面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首先,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必须按要求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在职责完备的基础上,对主管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层层分解。其次,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作业问题,要及时要求建设项目部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此外,建设项目严格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初评资格,适当降低项目绩效。如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在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时,要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在责任书中明确事故处罚措施。 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建设项目现场要积极营造安全管理氛围,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会议,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各项安全培训,把施工安全作为工程企业的日常教育。同时,施工企业要积极推动作业人员从“我要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树立安全责任和安全防护意识。比如,建设项目要严格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将安全管理人员挂在墙上,设置违章曝光栏,对施工队或作业队违章作业进行曝光处罚。


        2.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首先,在推进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构建多方协同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明确各方的安全监督责任,协调好对违法建设项目的监督依法纳入监管范围。在监管上,要敢于执法,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究机制,把安全管理黑名单制度作为后续工程招投标的门槛,实行一票否决制。其次,施工单位要慎重选择施工单位,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严禁对发生安全事故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进行后续工程的招投标和施工。比如,建设单位可以建立优秀供应商名单,实行黑名单管理,通过设置安全指标,限制未纳入或不符合优秀供应商条件的建设单位资质。此外,工程设计单位还应按工程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安全防护设置和安全运行的可行性,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安全施工涉及的关键环节和施工部位,并结合设计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此外,工程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现场旁站制度,及时提醒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必要时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进行整改。对拒不停工整改继续施工的,监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资质证书,列入黑名单。如施工企业安全资金或文明施工措施不到位的,要督促施工企业及时使用专项资金。
        2.3密切注意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
        首先,施工企业项目部要按照安全生产的职责和客观要求,在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结合建设项目的地质、环境特点,通过现场踏勘,编制吊装施工、脚手架搭设、施工用电、拆除施工全过程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置救援设备,定期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演练。其次,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脚手架要与建筑物牢固连接,锈蚀和弯曲部位要进行硬化处理。如果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更换。外围用网罩封闭,作业层必须满铺竹脚手板,防止落物伤人。另外,施工现场从二楼开始设置安全网,超高作业要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现场所有预留洞口均采用混凝土盖板保护,临边洞口或楼梯间应设围栏,所有照明设施安装到位并可用。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应牢固,有效避免混凝土大面积坍塌造成人身伤害,拆模作业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并严格按照拆除程序进行。此外,施工机械设备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的要求。其中塔式起重机应遵循“十不吊”的原则。无出厂合格证或检验合格证的不得使用,塔吊的维修应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操作。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电气设备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如施工现场应单独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施应有专人保管,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消防器材和便道,对雨雪天气采取预防措施,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
        2.4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针对劳动密集型施工的特殊性和一线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施工单位要在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和力度上下功夫,严格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如建设项目部可通过一线职工业余学校实行一线职工准入制度,对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未取得上岗证的一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一线作战。同时,也要积极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把安全技术交底作为工作的第一步。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层次的针对性课程,重点对班组作业人员实施安全操作规程,用好安全防护用品。对项目部人员,以安全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结合安全事故案例,进行持续的警示教育。对重点或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备查。此外,积极推进施工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责任书的指导下,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全员负责的安全管理全过程管理体系。结论现场安全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的重中之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的操作规程,建立检查、监督、整改的责任机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宣传,开创项目乃至企业“人人注重安全”的新局面,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作业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德业.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点及改进[J].居舍,2020(01):165.
        [2]刘英,朱彬.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不足点及改进[J].低碳世界,2019,9(06):128-129.
        [3]黄墅.浅谈项目经理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职责[J].建材与装饰,2018(50):144-145.
        [4]黄丽英.浅谈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7(13):277+2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