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汪金福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不同的地基进行适当处理。
        安徽水利和顺地产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不同的地基进行适当处理。如果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工程承载力要求时,就需要借助工程基础来实现这一目标。桩基是工程基础中的一种类型,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广泛使用。如果桩基工作效果不佳,会对建筑工程运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其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合理选择桩基类型和施工工艺,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桩基施工技术
        1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是工程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施工内容。桩基承载并传递建筑工程荷载,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桩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要具有非常坚固的持力层,这不仅要求自身应具备较大的承载力,而且能把荷载传递给周围土体和下部持力层;桩体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也要具有完整体和稳定体。相较其他基础型式而言,桩基有着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实践意义。
        2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工作的分析
        (1)现场准备。在具体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对现场进行全面处理,首先将现场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做好现场的平整处理。同时也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查工作,对具体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气候情况等做到全面了解,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基础材料。对于一些无法移动的管线设施,应评估对后期施工的影响,要么在施工中避开,要么与相关部门对接、对管线做出合理调整。(2)桩基施工方案的合理编制。在对桩基施工方案进行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工程实际,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编制。主要包括工程的技术方案、材料方案、劳动力方案和机械设备方案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制定与材料设备选择来保障施工质量,提升工程施工安全。(3)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机械设备是一项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具体选择中,应结合施工方案、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施工进度、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来合理选择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等,保障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以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2.2测量放线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定位放线是基础。桩基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坐标及基准点进行测量定位。在施工区外围,设置施工用半永久性坐标控制点和临时水准点,同时在施工区内布设桩位放样控制点,控制精度为±1mm。测量时填写测量复核单,并经甲方和监理认可。施工过程中控制点应加以保护,并应定期检查和复测校核。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定位、放线均经自检、互检、专检验收后,由监理、甲方工程师验收。测量记录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测量计划要做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2.3做好桩基施工作业
        2.3.1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是常见的施工桩基类型,除了在淤泥或松软地质环境中,较普遍使用。在灌注桩施工工艺中,常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用这一技术形成的桩基,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大、坚固耐用等特点。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大致分为正反循环成孔、冲击钻孔、旋挖钻孔、振动成孔和人工挖孔等。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地质情况进行补勘,以进一步明确工程部位的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掌握土质类型、地下水位高低及水量大小,并据此编制合理的成桩方案。其中,成孔直径和深度、浆液配置和注浆方法,清孔和沉渣厚度,以及桩体完整性和承载力等,都是施工关键。
        2.3.2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具有多元化的应用分支,需要根据建筑类型和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根据施工工艺,通常预制桩施工包括静力压桩、振动沉桩、锤击沉桩3种。

桩基施工阶段,为降低对土体的不利影响,需要注重沉桩的外力施加强度,要分析沉入深度与作业状态的对应关系,对突发情况或异常现象,要停机检查并研判,采取对策,提高控制效果,确保正常施工和桩体质量。同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明确土层结构和性质,了解持力情况,并据此调整施工工艺,以确保桩位准确和桩体完整。此外,施工单位需有专业技术储备,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处理。通过采取这些技术措施,确保预制桩施工顺利进行,以提高成桩质量和施工效率。
        2.3.3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通常在机械设备难以成孔的情况下使用,为干作业成孔。人工挖孔相对于机械成孔,具备施工工艺简单、投入设备少、成本低等优点,但也有施工效率不高、现场管理任务重的缺点。人工挖孔桩对桩孔直径、孔深和地下环境都有基本要求,在确保安全和功效的情况下,通常孔径在800mm以上,孔深在6-20m左右,作业环境内无大量承压水或涌水,也无大量或人工无法控制的有毒有害气体。人工挖孔桩的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和间隔灌注,且相邻排桩最小施工净距不小于5.0m。由于人工挖孔施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对于大直径深桩或扩大头较大的桩应慎重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与灌注桩相似,不同的地方是在挖孔过程中要对桩孔进行工程护壁,掘进过程中采用人工挖土并采用半机械加人工的方式出土,成孔后需对基底进行承载力检测。
        2.3.4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该项技术就是把电动机与桩基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桩顶中固定振动器。该技术是借助外力把桩基沉入到持力层中,特点是不会对土层产生太大的侧压力,且成本相对比较低,稳定性较好。在施工之前,应把振动装置准确对入设计点,得出准确的桩体振动方向和深度,偏差要需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确保桩体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完善施工工艺流程
        在建筑桩基工程的过程中,完善施工工艺是重要的一项环节。施工单位要制定一份科学的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前提,创新施工方法,有效提升整体施工效果。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是清孔,清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下砼灌注施工、桩身质量与承载力的大小。然后要进行换浆,将优质轻泥浆从钻杆内泵入孔底,置换孔底相对较浓泥浆。清孔时要求将钻头提离孔底50mm,通过钻头的不断转动及上下提升,使孔底泥浆产生流动,将钻渣不断排出。在此施工环节中,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及时对清孔前后的孔深、孔径等参数进行测量,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3.2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
        在桩基工程施工时,施工技术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前需要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在桩基施工技术应用中,要做好桩位材料的填充比例和桩位挖掘深度这两个方面要求;在打桩施工时,若打桩技术选择不当,则会对桩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我们在进行方案选择时,还需要注意各个工序和工艺技术之间的衔接。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全流程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桩基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4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因为基桩是关键部位,所以为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首先,应全面认识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桩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应做好施工之前的各项技术、资源等准备工作;最后,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桩基施工,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保障桩基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工程使用效果并确保绝对安全,从而促进建筑行业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永泰.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7):14-15.
        [2]王铁锋.有关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0):75.
        [3]田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3):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