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姜小明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姜小明1 顾雪祥2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
        1浙江嘉兴中达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300;2海盐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嘉兴市  314300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研究过程中,以工程管理创新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创新工程管理符合企业建设需求、时代发展需求及管理理论需求,以此为基础,结合工程管理的质量、安全、成本及进度要点,提出管理创新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管理创新;路径
        前言:
        工程项目涉及诸多环节,对于促进劳动力就业、拉动关联产业发展等作用显著,可推动社会及国民经济发展。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管理包含成本、安全、质量、进度等诸多内容,管理环节较为复杂,易受到内外部因素干扰,导致管理脱节,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因此,应当实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积极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工艺,从而在提高工程管理质量的同时,降低管理难度。
        一、工程管理创新必要性
        1.企业建设需求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各个行业也随之向前推进,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得工程领域也逐渐应用各种技术,包含BIM、GIS、GPS技术等,获得诸多成果,完善了建筑企业制度[1]。而此过程中,工程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企业完善制度及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实现以创新促创新。
        2.时代发展需求
        时代持续发展进步,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提出了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房屋建筑工程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明确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实现管理创新,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工序等创新,吸收更多先进理念,实现自我完善与更新,方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以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3.管理理论需求
        管理科学拥有悠久历史,源于二战期间,指的是应用一系列合理管理体系或管理方法,达到管理成就。目前,建筑企业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要求愈发严格下,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则必须应用先进管理理论。而先进管理理论与工程管理为指导和被指导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为更好的执行管理理论,则需要创新工程管理。
        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
        1.明确管理要点
        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诸多内容,部分环节需重点关注,把控管理要点,以实现管理环节的承上启下。一是质量管理。房建工程以质量为核心,也是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基础,工程建设中,人员操作、建设材料、施工环境、设计图纸、政策变动等均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2]。因此,应当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源头上解决隐患,以便为管理创新提供支撑。二是成本管理。房建工程需投入较多建设资金,涉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过高的成本将会压缩利润空间,需在质控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成本,降低费用支出。三是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中安全施工作为重要目标,未免人员伤亡涉及法律风险,国家及各省均出台安全制度,浙江省建设厅明确规定,工地产生安全事故,则涉事企业停止投标资质,予以一定的处罚。可见,各地愈发重视工程安全性,需加强管理落实,排除安全隐患,为后续发展铺平道路。四是进度管理。工程建设中进度是指速度进程,施工速度需按照合同规范执行,避免延误工期,违约可能会产生经济赔偿,过快进度则可能引发安全或质量问题,需做好质量、经济、成本、安全的平衡。
        2.优化组织架构
        房建工程管理中,为实现管理创新,跟上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应当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该技术应用不仅是单一部门责任,要求安排专业部门头筹,完善组织架构。
        (1)项目管理采取平行矩阵方式,管理思路为集中控制,管理模式为分层管理。以项目经理、副经理为决策核心,以信息部为中枢,前期开发部、财务部、质量安全部、物资部等为平行部门载体,以构成整体工程管理组织架构。


        (2)信息部作为中枢神经,统筹收集、统计、筛选、挖掘、深度分析各部门数据信息,将结构提交至项目经理及职能部门,为部门负责人与项目经理做出正确、客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3]。管理层决策后,基层人员按照规定执行,从上至下构成信息对称闭环模式,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工期延误、成本核算及质量安全等问题。
        (3)信息部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特别是施工现场人员与监理部门,制定有效沟通机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施工现场资料,分类汇总、整理、确认数据,为信息部提供资料,其他部门同样如此。
        3.实现PDCA循环
        工程管理中,可基于PDCA理念实现循环管理,设定周期后制定管理计划,分析管理效果,优化管理建议,根据上阶段问题继续优化建议,循环往复,逐渐提高管理水平。
        (1)制定管理计划。房建工程目标通常为业主提出要求,工程经济性、适用性及安全性为基本职能[4]。制定计划中,根据工程周围环境、地理位置、资源配置、公共设施、厂外运输等约束,明确应用产品方案(产品数量、规格、型号、原材料及人力选择等),确定工艺流程(施工设备、工艺名称,选择施工技术),做好工程管理(岗位职责、岗位定员)。
        (2)组织实施措施。完成前期准备后即可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作业,注意计划方案与实际操作差异性。分析施工现状,寻找施工问题,组织质量小组成员讨论施工管理问题,总结影响施工管理及质量的因素,制定解决办法。并且,加强分包单位管理,保证合同周全详尽,签订总分包协议,实施考核奖惩制度,以加强分包控制。
        (3)效果检查。负责人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且比较实际执行成果与预期管理结果,实现制度与措施标准化,为工程管理制定标准,提高管理规范性。
        (4)总结和解决历史遗留。工程竣工后召开会议,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寻找未能发现问题及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此种方法,实现房建工程的循环管理,不仅可实现既定目标,还能完善管理制度,为后续工程管理提供规范标准。
        4.应用信息技术
        工程管理中不仅需要重构管理模式与组织架构,还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手段。如,质量管理中即可应用BIM技术,通过BIM技术结合GPS技术构建工程模型,借助模型检查设计方案,发现是否存在潜在隐患,明确基坑、电气等设计效果。安全管理方面,可采取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智能云技术,实时采集传输环境检测传感器数据,将数据内容显示在LED屏、移动端及渠道PC端,为管理者了解现场数据,实现远程监控提供便利。该系统为不间断全天运行,联网自动同步数据,可提高现场管理及时性,避免现场施工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成本管理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工程所需设备、材料构件物联网,依托该平台实现设备、材料、人员的全过程管理,保证施工技术有效落实。同时,还能利用大数据构建数据库,汇总工程中成本支出、建设参数等数据,以此对比预算方案与设计图纸,寻找不合理数据,为管理提供支撑。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管理模式仍存在一定问题,对建筑行业发展造成制约,尤其是工程管理水平严重影响项目质量。因此,房建工程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明确管理要点、优化组织架构、实现PDCA循环、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房建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范映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6):195-196.
        [2]余建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5):20-21.
        [3]李世春.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基于建筑业的调研[J].学术研究,2020(03):88-94.
        [4]汪明月,李颖明,张浩,王辉.市场导向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模型构建与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0):112-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