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阿勇
[导读]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使建筑行业在这些年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的领先行业,这也加剧了各个建筑工程公司之间的竞争,提升建筑自身的质量可以有效的增强自己在这一个行业之中的竞争能力。
        秦淮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苏省南京市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使建筑行业在这些年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的领先行业,这也加剧了各个建筑工程公司之间的竞争,提升建筑自身的质量可以有效的增强自己在这一个行业之中的竞争能力。但是现有许多的建筑公司虽然设立有这些部门,但是因为经验不足等多个因素导致这些监督部门难以完成自己的职责。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部门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监督
        一、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现实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中,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过关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从建筑工程质量来说,主要是建筑物主体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实行质量管理监督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是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是能协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参与单位,保证每个单位各司其职的顺利运作,第三是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品质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设立专业的管理监督部门,能在对监管部门较少的投入下实现巨大的回报,对整个项目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
        1.法律不够完善
        在我国,现在已有的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体现在这些法律法规没有良好的规范性,难以付诸行动,并且在有新的法律法规被提出来后,这些规定大多数只是给工程质量问题带来了很多益处,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方面却不够切合,让质量管理监督时出现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另一个是在制定条款时要求太高,制定的条款政策性很强,导致这些条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可操作性差,甚至在有些时候条款本身还存在着前后矛盾,导致执行非常困难。
        2.监督人员素质存在问题
        现在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时,需要同时监督多个相互合作的单位,如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行为,因为在同时监督这些单位时,难度较高,能很好的监督协调这些单位更是给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这一职责提出更大的挑战,因此作为监督人员,应该具有非常高的综合素质,以及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在现有许多的监督机制中,监督人员的素质并不高,没有充分学习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经验也不丰富,使他们难以胜任质量管理监督的工作,只是在职位上毫无作用的监督,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3.质量监管主体全责没有明确
        在各个建筑的管理部门中,大多数存在着质量监管主体权责不够明确的情况,在有些组织内部设立的部门的职权还存在交叉的情况。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这一部门,因为受到改革的影响,导致了监督部门能使用的费用减少,难以维持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另外,在工程实施阶段,公司会设立很多部门,但是没能很好的区分这些部门的权责,导致了很多部门之间有交叉的情况,不仅投入了过多的资金,还使这些部门不能很好的协调导致遇到事情难以很快处理,造成损失。


        三、解决建筑质量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完善立法和执法
        要想加强建筑质量监管,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是让监管工作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法律条文的制定可以为监管提供执行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更,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在立法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符合建筑质量要求的法律和执行标准,对于现行的法律,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修改。以住宅建筑为例,伴随科技的发展,建筑楼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质量要求就会更加严格,这就要求对相关法律进行对应的修缮,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在立法方面,除了有国家统一的相关法律,地方政府也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
        2.重视监督人才素质的提高
        人才一直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在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建筑质量监管人才,很多都是高校专业毕业人员,在能力方面良芳不齐,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拥有资格证书,也少有经验丰富之人,但是监管人才一定是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监督人才素质的提高,提高监管人才素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招聘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储备高素质监管人才,二是对企业已有监管人才进行定期定向培训,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目标,用学习的方法提高监管人员整体素质,三是完善监管人才使用机制,为他们提供施展自己的平台,以此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企业中。
        3.落实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都是由若干责任主体构成的,比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这些责任主体虽然都是独立的,但是整个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想要达标,每个责任主体的责任就必须履行到位,担任起相应的责任,如果其中有一个责任主体违背了建筑质量的要求,就会使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威胁,所以建筑质量监管,一定要落实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确保每个责任主体的能力可以达到标准要求,责任主体的相关市场证件齐全、正规,可以担负工程建筑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权利与义务并存,责任主体在完成相应任务后,有权利获得应得利益,但是责任主体同时也需要承担应履行的义务,不能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额外利益,使建筑质量存在问题,落实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一方面是可以为建筑整体质量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是为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马上找到责任主体,进行挽救,提高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需求的变更,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找到这些问题并解决是当下建筑行业的当务之急。建筑质量监督对项目工程建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建筑质量监督工作高效性,可以有效地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贾宝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21(02):148-149.
        [2]秦志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117-118.
        [3]向明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