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 沈聪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沈聪1 田涵宇2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建设项目随之增多。
        1身份证号码:37030619870213XXXX;2身份证号码:37032119890411XXXX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建设项目随之增多。当前,建筑业呈迅猛发展态势,对工程管理层面的要求及标准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更多地应用优质且有效的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地保证项目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本文就对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实践
        引言
        项目管理法,属于建筑项目工程投放建设期间较为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或方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项目管理法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效果来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项目管理法的概念
        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由于管理措施不协调导致无法正常开展施工的情况。
        项目管理主要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理论方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使得工程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管理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属于管理学科领域,是帮助实现最终目标和保障高效完成工作的一个重要模式。
        在项目管理法当中的主体是项目经理,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具备较强的对整体工程项目的把控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制订出合理有效的项目施工计划,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项目当中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以期达到对作业资源的最佳分配。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2.1施工品质监管不到位
        建设项目的品质监管工作,是施工管控中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当前的一些工程项目之中,却浮现出了施工品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建设企业没有在正式开启施工之前,制订出严谨而又切实的品质监管机制,致使在落实监管活动期间,很多时候都是浮于表面,根本没有真正起到效用。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过度注重成本管控,忽略品质监管对于建设项目的意义,这也会使得品质隐患变得更多。
        2.2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质量。但当前许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无法达到施工现场工作的要求,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其管理职能也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最终工程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2.3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安全管理机制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及成本等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要素,但是很多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甚至缺失安全管理机制,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存在较多的隐患及问题。举个例子,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导致施工人员行为操作缺乏规范性,私自转移进场材料,随意堆放材料,并且没有采取任何的防火、防潮措施,造成材料出现霉变、变形等,最终影响施工整体质量及使用性能。
        3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
        3.1确保项目经理的能力
        在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时,项目经理负责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及建筑项目的整个过程。同时,项目经理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处置人身和财产的权利。为确保建设项目管理的有效发展,项目经理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项目经理应在建设项目过程中被高度重视,并合理分配人员,以充分发挥项目经理作用。同时,对项目经理的专业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以确保有效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首先,项目经理必须清晰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熟悉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基于上述要求,项目管理只有一个负责人会比较困难,因此,项目经理要以部门的形式存在,部门成员分别负责管理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部门正在开展许多建设项目,项目经理还要具备良好的领导才能,以有效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


        3.2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保证管理效果和质量,开展项目管理前,要综合考察项目的所有方面,制定相对应并且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机制涵盖项目所有施工阶段,从项目开始直至竣工结束,对施工全过程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同时要制定突发状况处理方案,结合施工项目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并且提出可行性高的处理对策,保障工程项目如期完成。比如,项目开始初期,要对施工过程涉及的成本花销进行精准计算,并且选择与施工项目相匹配的施工队伍、技术人员等;施工中期,要实时反馈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及施工状况,从而形成完整的管理组织,避免施工问题的产生,同时要针对施工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强有力的参考机制,这样才能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指明方向,确保将管理工作贯穿于每个施工细节,从而使施工管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
        3.3关注对施工过程的管控
        (1)作业工人的管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建设项目使用的作业工人都不是科班出身,其在运用各类工艺的时候,就容易浮现出些许的问题,比如流程错误、漏项甩项等等,不单安全没有办法保证,同时施工品质也会被干扰。因此,建设企业在开展施工管控期间,要加强对工人的管控。对于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各级工程技术管理等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理论考试和实际考核,取得相应执业资格后,持证上岗、真正上岗,落实到人,规范施工、监理、监督及行业管理。
        (2)建材品质的管控
        在建设施工活动中,需要使用品类繁多的建材,这些建材的品质,能够较为直接的干扰到项目的总体质量,为此,施工管控人员务必要加强对建材的管控,在建材被运送进工地现场之前,需要检查各类合格证件,同时还要实行抽样检测,在存放的过程中,则应该依据相应的要求来完成,规避由于存储不当而致使建材品质降低。建筑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采集和调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采购前,应充分掌握价格信息,广泛搜集市场价格。
        (3)作业流程的管控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工程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工程建设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建设工程项目科学决策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人们长期在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不能任意颠倒,但可以合理交叉。
        3.4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发展为工程项目迎来了新契机,同时给项目管理提供了优质的条件。具体来说,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施工现场管理中,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大大提升了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比如,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运用较为广泛,实现了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等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简化管理流程的同时,使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时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一定程度上,对提升工程项目的成本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效应用项目管理法,对于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基于此,应进一步强化、深化对项目管理法的研究,从而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为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做出更多贡献。从总体上来说,建筑项目工程投放建设期间,管理者应科学有效地运用项目管理法,将其优越性有效发挥出来,以保证项目工程顺利完成施工建设及各项管理工作,为建筑行业今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诗兴.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12):139-140.
        [2]郑旭东,吴秀芬.解析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2015(34):236.
        [3]温家平.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冶金丛刊,2017(02):146+153.
        [4]石维鹏,任鹏.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5):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