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22419850910XXXX
摘要: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稳定运行和发展中,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针对施工安全需要不断的加强探索和研究力度,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良好的施工效率,是当前建筑行业内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工程管理;研究
前言:
建筑安全一直是我国建筑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施工安全项目管理既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又要加强对各种材料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增强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建筑业今后更好的发展,为建筑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切实保障。
一、浅析建筑安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安全工作是整个建设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伤亡率,提高建筑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维护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迅速崛起,建筑规模和建筑体量逐渐增大,各种大型建筑工程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建筑安全事故伤亡率上升。在这种背景下,施工安全需要得到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探索,落实相应的项目管理措施,在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效果,使施工项目的伤亡率大大降低,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意外伤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筑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从施工安全入手,加强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效率。因此,从内部加强安全管理效率,可以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企业的综合管理效果,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发展机遇,提高企业的良好业绩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综合评价。通过加强施工安全工程管理,可以在施工项目施工现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全面、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包括施工人员伤亡损失、工程延误损失和施工设备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在施工安全项目管理中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施工安全[2]。
二、建筑施工安全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安全的项目管理中,建筑材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安全。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的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整体安全,加强相关人员在使用建筑材料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从采购环节入手,严格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根据实际施工要求,确保采购物资的数量、规格符合标准规范,选择合格可靠的供应商采购物资,从而从源头上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提供切实保障。此外,还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查和管理。具有专业水平并接受过专业安全管理培训的质检人员,应全面、系统地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形成对建筑材料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落实检验、验收等环节的材料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核对施工材料的有关资料并做好记录,对施工材料进行分类、保管,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切实保障[3]。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目标和施工安全的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将体系中的细则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从而改善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确保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
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建设工程顺利安全施工。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要以全体职工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加强对施工具体情况和建设项目需求的分析,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可以借鉴先进国家建筑企业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融入其中,确保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施工管理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和规定落实到具体施工的各个环节,发挥安全管理制度的科学管理作用,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建设工程施工安全[4]。
(三)强化外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常常是在室外进行施工的,和室内施工相比,环境存在着不可控因素影响,更容易发生施工安全问题,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应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强化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的效果。在展开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作业之前,要清理好周围的施工环境,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效果。工程管理人员还要展开安全管理的相关培训,加强对施工现场全体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立足于安全施工的理念,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效率。科学的分类和管理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等,提高施工现场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建筑工程外部环境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运行和展开,使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对施工工人展开安全培训,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就业培训中纳入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内容,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均接受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的监管力度,保证良好的建筑工程外部环境。
(四)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建筑施工安全的工程管理人员,应结合危险源等级进行详细的划分、整理和分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有效的管理计划。结合不同的危险源等级,将各项安全施工的措施落实到现场,例如,要将安全警示的标志安置在施工区域,提醒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以及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注意安全作业,将安全标识牌挂在塔式起重机等提升机械或大型的机械设备上,时刻提醒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机械伤害,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作业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佩戴安全帽等各项防护工具,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效率,保证各人员的人身安全[5]。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施工工期长、施工环节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更深层次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建筑施工安全计划,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综合效率,保证建筑施工各项建设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良好的建筑工程效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蕾.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2):174-175.
[2]邢鑫.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如何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132.
[3]吕新凝,胡鑫雨.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如何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J].居舍,2018(36):133.
[4]朱磊.关于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33.
[5]黎绍邦.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