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江毛平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江毛平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大型建筑增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盐城市阜宁县消防救援大队  2244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大型建筑增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型商用建筑物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大,消防监督检查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生命财产损失较大,对社会带来较大影响。目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开展还未达到理想要求,基于现状,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结合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特点开展火灾原因分析,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分析;
        1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发生特点
        1.1火灾规模大,受害人员多
        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们对场所逃生路线不熟悉,慌乱状态极易出现踩踏事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火场内人员在没有专业人员指挥正确逃生路线的情况下,恐慌情绪会造成互相拥挤,逃生概率降低。
        1.2经济损失大,负面影响深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更注重精神需求,出入大型休闲娱乐场所次数增加,宾馆、写字楼、学校等也都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由于使用装饰材料防火等级不达标准,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控制,不但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差
        大型商用建筑人员密集,消防安全人员防火意识淡薄,管理水平有限,消防管控仅依靠消防部门的监督,自身未能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检查工作,对消防安全管理缺乏基本的自人心,消防监督检查缺乏自觉性,被动的依靠有关部门检查,即便检查出问题,消极整改蒙混过关的思想严重。另外,大型商用场所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向上级主管部门隐瞒安全隐患,堵占防火通道等现象频发,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忽视了消防安全,提高了火灾隐患。
        2.2消防监督检查人员队伍不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员密集场所规模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扩大,服务功能越来越齐全,相应的消防配套设施购置不完善,消防管理人员编制配置数量不够,严重影响了消防监督检查效果。由于消防部门日常工作繁重,人员配置不足势必影响检查效率,检查过程中存在漏检情况,无法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给火灾提供了可乘之机。
        2.3管理部门没有发挥消防监管作用
        有关消防安全监管部门为了确保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消防安全责任重大。由于消防监管负责区域较为广泛,管理内容众多,定期开展检查项目较多,因此,有关管理部门没有精力参与到日常消防管理工作中,造成管理步调不一致,影响管理协调性,消防安全检查未能发挥管理能效,防控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水平。
        3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商用建筑人员密集场所防火设施设备老化、破旧、带病运行,严重影响消防安全工作。一些建筑的常闭式防火门在火灾发生后未能起到火灾隔离作用,且管理人员未能第一时间发现,维修不及时,甚至在防火通道或者常闭式防火门附近堆放可燃物品,阻碍了逃生路线。有的人员密集场所为了给顾客营造美观的环境,会使用大量的装修材料,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使用防火等级不符合标准的装修材料,发生火灾后这些材料阻燃性能不好,易燃装修材料在火灾中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人们处于这种环境下,不免吸入有毒气体极易造成窒息死亡。商用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配置数量不够,日常检查不到位导致有些灭火设备不能正常使用,逃生通道指示标识不明显,应急照明系统故障等,防火卷帘、水淋喷头不能启动,火情发生初期不能有效控制,加大了火灾救援难度,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创。


        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要点
        4.1树立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为了使消防安全得到有效管控,应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宣传工作,引导各部门、各单位人员加强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学习科学逃生自救方法,提高火情初期防护救护能力。培养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安全警钟长鸣,了解报警程序、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火灾逃生效率,规避火灾损失。
        4.2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加强对消防工作相关法律文件的学习,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消防监督检查的管理力度,按照国家消防有关部门的要求,形成良性的运营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职责签订防火安全责任状,层层抓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应使用法律手段约束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在日常消防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面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应落实责任人,利用法律武器给予相应惩罚,行使消防法律法规的效力。消防安全管理应确保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和防护者,扩大消防安全影响,促进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同时应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的检查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密度合理,质量符合使用标准,定期检查记录完备,确保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控制火灾发生。
        4.3有重点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由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负责范围交广,检查项目繁多,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根据人员密集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安全通道数量是否达到消防部门要求,安全出口以及隔离区的面积和宽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针对每天流动人数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将上述两组数据展开科学分析,并做好细致规划。逃生通道、常闭式防火门的使用情况要符合消防部门的相关要求。检查消防卷帘是否能够有效降落,烟感和温感探测器灵敏度是否达到防火要求,都是消防部门检查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强内部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的深入掌握,确保工作人员对基本防火常识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发现火灾隐患,并且在火情发生初期能够快速有效灭火,并组织人员安全逃离火灾现场。只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工作人员提高防火安全警惕性,才能在火灾发生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降低火灾对人们的危害。
        4.4强化用电设施管理
        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电线短路、超负荷、带病运行引发的电气起火。人员密集场所电气设备使用多,运行功率大,空气流动性差。日常使用过程中忽视了安全检查,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蔓延,提高了火灾救援难度。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规范用电设备的使用情况,按照实际工作需求和场所面积情况应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用电情况,并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老化线路应做到及时更换,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用电安全性,有效防控火灾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5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商用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相关基础设施也随着增多,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全面提升消防监督检查效果,日常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防火技术水平,确保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优化检查方法和检查过程,消除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确保显现隐患及时上报,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减少火灾发生,为人民生命财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仲维河.消防救灾中的灭火原理和灭火方式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7):255-256.
        [2]郑金松,谷海红.无人机在高层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应用分析[J].石河子科技,2021(02):33-35.
        [3]贾开鹏.高层商住楼消防安全及防火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21(07):53-54.
        [4]田文涛.火灾风险下古建筑城镇消防供水可靠性分析[J].科技通报,2021,37(03):92-96+103.
        [5].消防救援局印发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风险指南和火灾风险检查指引[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6):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