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创新,然而人们对工程造价预算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预算和与造价有关的管理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出,使建筑行业获得更大的提升,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建筑工艺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将降低造价成本为重点,借此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际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建设提供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体系的建筑体系因具备高效、环保特性,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喜爱与青睐。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整个建筑行业领域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所占的比重还不及1/10,这也说明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瓶颈与阻碍。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法,并且在城市化趋势下快速发展并普及,其特征是在建筑过程中采用了“流水线”式的流程,“积木型”的建筑结构,主要将工厂装配线上制造的主要零件(如墙,梁,柱,楼板等)运输到施工现场,最后使用灌浆锚栓后浇铸件,再通过具体的连接方案成为建筑产品。这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建筑建造方式,使得装配式建筑具备了很多的优点。特别是与现有的普通施工方式来比较,这种建筑方式更加快捷且能保证更好的质量,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机械来完成一些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使用了更加科学的建筑模型。先进又快捷的施工方法也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具有高度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使其在建筑行业中依靠自己的优势和独创性不断发展,更好地满足的现代施工的基本需求。
2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生产效率高。相较于现浇建筑复杂立体的交叉作业、流水施工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吊装的方式。安装过程如同在工厂组装汽车元件般进行拼接,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少,并具有生产效率高、安全、质量有保障等特点。此外,生产过程不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提升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缩短了建设周期[2]。(2)标准高。装配式建筑构件各项生产工序都是在工厂中完成,可避免受到现场人员技术水平、作业环境、天气等各种可控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制作规范标准严格,保证构件的质量。(3)环保效果突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大部分在工厂中完成,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都是成品构件,从而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等污染。
3预算原因分析
因为本实训项目的建筑功能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时与普通的建设项目有着较大的区别,通过对本工程的研究,发现其超预算的原因如下:一是在决策阶段,由于该职业院校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有经验的人员,导致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修改和完善,导致项目成本增加。二是在采购阶段,采购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忽视对实训项目建设的规划,导致材料采购管理不当而出现成本超标。三是设计将诶段,由于缺乏配套的设备图纸,实训大楼的分项图纸不强,加上对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导致设计引发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四是施工阶段,由于中的工程变更较多,所编制的造价预算不合理,受市场、设计等因素的影响较多,对造价控制不到位,施工图结算不合理等,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五是竣工阶段,由于该阶段对资料管理不到位,使得项目验收缺乏必要的资料,加上在审计决算上不重视,对项目变更的原因和签证费用审计的不到位,而导致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4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4.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鉴于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成本预算和管控问题严重,就需要有一个具有严谨性且公正的法律条规来规范这其中的各个方面,来促进并且保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在目前的现状来看,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还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导致许多施工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外,从施工地的角度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本身容易受到当地经济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配件的价格由制造商决定,项目施工人员无法起到作用,成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无法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管理,而且在价格不确定的情况下,项目施工人员也无法保证材料质量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发展是项目人员无法了解和干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了施工的更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政府应该正确地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严格把控制造商的价格控制监督,并从各个方面改善工业价格的综合控制,共同努力实现价格和质量的双面监督管理,保证零配件的制造质量,保障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
4.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工作中,为最终体现较为理想的执行效果,应重点关注各个参与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避免因工作人员方面的失误问题,影响到最终工作执行效果。基于此,无论是对于预算编制工作人员,还是相应成本控制人员,往往都需重点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促使这些工作人员高效规范执行自身任务,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的偏差问题,对于一些新技术及新管理模式也需灵活运用,以此实现自身工作水平的切实提升,最终实现对于成本控制工作的优化保障。
4.3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通过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的问题。具体的建筑公司要重视工程造价问题,并且用专业,科学的造价预算编制方法合理有效的解决工程造价问题。要求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充分了解建筑施工的环境,到施工环境实地调研考察,对工程造价预算所需的数据能够更切实掌握。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要参与其中,了解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并结合设计图纸到施工现场勘查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对造价预算进行计算和控制。在工程项目立项时,负责工程造价预算的专业人员也要参与其中,切实了解工程施工的步骤,对计划工期有大致的了解,在预算控制是做到心中有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帮助收集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整合,计算出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大大降低出错率,配合专业的工程造价预算人员,不仅工程造价预算的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很大的成本,对于预算的正确率、和合理性方面也有了更大保障,能早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超预算的现象。
4.4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装配式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定标准,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必要加强施工建设中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应用。例如,可以优先考虑公共建筑,让该区域人们看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或者优先建设政府拥有的经济适用房,办公楼,学校,医院等。要保证这些装配置建筑试点项目的严格质量控制,以确保示范项目可以完美地呈现出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以作为典范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形成。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较高的性能成本,在有效的积极推广下,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普及。
结语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紧密结合项目特点和成本构成,对造价预算原因进行梳理,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其实施高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更好地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齐宝库,薛红,张阳,等.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5):24-29.
[2]谢思聪,陈小波,梁玉美.基于BIM与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工程量清单[J].工程管理学报,2019(3)130-135.
[3]任海勇.浅谈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装配式建筑进行造价管理[J].建设科技,2019(Z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