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路建议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龚军
[导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内部经济体制和控制也经历了快速发展。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  新疆五家渠  8313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内部经济体制和控制也经历了快速发展。本文将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优化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思路建议;分析探究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为保证其资产安全、信息反馈准确及时等,根据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所采取的调整、规划、约束以及控制的相关内部管理措施,比如制定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管理制度等,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从而确保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可以保障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和完善。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内部控制人员在特定环境中为实现其特定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行政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来防止或纠正错误,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能够对权力起到制约作用,有效降低或预防贪污腐败的发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单位财产安全;能够对各项资产进行良好的管理,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能力,提高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2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单位全体职工积极参与配合。目前,大多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特别是部分主要领导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程及执行效果,甚至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仅仅只是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应对检查的工具,几乎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作用。
        2.2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效果。目前,内部控制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的更高要求,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难以应付新形势下财政政策及财务业务的快速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此外,部分财务人员工作中会出现违法违规现象,比如不合理地开支各项费用,甚至通过不法手段谋私利,贪污腐败等。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不高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质量。
        2.3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深刻,在执行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有效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配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落实程度不高。尤其是内部审计方面,不少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考核监督机制,还有单位由于对内审工作人员的工作结果要求不高,导致内部审计人员能力不强,甚至有的单位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这很难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质量。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3.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注重政策沟通,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内控意识。

单位第一负责人同时也应是内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出真正的领导作用。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理论知识学习,主动带领单位全体职工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宣传力度,让单位全体职工了解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协助单位职工树立起正确的内控意识,让全体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从而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使单位全体职工都能够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保证内部控制得到高效执行。
        3.2提高业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建设和加强内部控制,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内部控制工作中,各环节内部控制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借助专业知识学习,拓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知识层面和工作水平,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内部控制管理建设人才,从而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人才引用机制,适当借助外部人才引用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之需,学习和借鉴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推进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
        3.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扩大内部控制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职责和工作业务的具体内容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完整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对财务部门,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应该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制定并完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识别单位各项业务的高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适当加强对外部审计的引入工作,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进和落实。
        3.4 优化流程设计,加强风险评估
        完善内控管理、内控建设不能仅仅是各单位财务部门的“独白”,而应该在以单位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带领下,单位所有部门及人员都要参与。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范围,认真落实岗位职责,定期实施岗位轮换。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采取多种风险控制方法,层层开展工作。对各项经济业务,如预付款、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根据本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优化业务流程,查找重点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内部权力要集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岗位上,合理发展风险水平与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3.5加强评价体系和监督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要建设必要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内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并执行内控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如季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等,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增强内部控制意识,促进内部控制的进程。优化内部监督结构,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完善内部审计的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单位内控建设情况,及时了解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结束语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改善这些问题,就必须使内部控制更加科学、有效、合理。同时,要想真正促进我国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单位全体职工,特别是提高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才能有效地实施和发展本单位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利民.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建议[J]. 财务与会计, 2019, No.597(21):80-81.
        [2]赵建薇. 浅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J]. 商品与质量, 2016, 000(048):45.
        [3]张红.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思路及方法[J]. 经营管理者, 2020, No.557(Z1):76-77.
        [4]律素华. 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 中国总会计师, 2019, No.194(09):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