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朱玉春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朱玉春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国家监管部门,都对建筑工程数量、规模和质量提出较高要求。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亳州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国家监管部门,都对建筑工程数量、规模和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在后续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应对常用的施工技术加强创新和探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施工技术,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和防水等,因此其具有典型的施工技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总量和单次施工体积也日益扩大。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经常遇到的开裂等质量问题,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分区、分段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而受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个性化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建筑结构分区之间都需要利用后浇带进行施工分割。后浇带不仅对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起到重要作用,还对后期的防水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就要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加强质量控制水平,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1后浇带的主要概述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
        2对后浇带技术的具体作用进行研究
        2.1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降的现象
        在建筑行业开发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也在逐渐减少,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并且对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总得来说,建筑结构属于一个个体,由多个小个体组成,并且个体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没有相对融洽的整合性,这便会出现沉降的现象。譬如,在对主楼和裙楼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程度的沉降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来设置后浇带,从而能够将其固定于稳定的状态。
        2.2如何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膨胀的现象
        与其他结构不同的是,钢筋混凝土在使用时会有逐渐硬化的现象,有的甚至会出现收缩、膨胀的情况,并且施工环境内的温度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这样便会改变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从而出现压力分布不均的现象,这对整体结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项目内加入后交代技术,并且要能够确保钢筋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可以释放出来,避免将所承受的压力分散。
        3后浇带施工流程
        3.1施工准备
        在建筑后浇带施工前,无论是施工总包单位还是具体的专业施工队伍,都要做好各项建筑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材料和人员设备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做好后浇带的清理、清洗冲洗工作,防止夹渣和尘土造成施工过程中无法顺利衔接的问题,从而精准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和实施的步骤;另一方面,还要对光滑的后浇带预留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混凝土衔接处的整体性,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配合使用,特别是要做好界面黏合剂的涂刷工作。由于后浇带衔接处是防漏和质量控制的重点区域,施工单位和检查控制单位的负责人员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3.2合理应用后浇带
        施工人员在根据建筑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要能够进行合理选择,对各个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处理裂缝的问题。在进行浇灌的过程中要能够避开底板以及墙面,留出足够的空间,重点在反弯点进行施工,并且还要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来对整体建筑进行浇灌,从而能够使后浇带与建筑连成一个整体,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3.3采用模板支护的方式进行
        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有必要在主体浇筑完成后开始,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整体的施工环境以及温度足够了解,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施工效果,要能够控制好浇筑时间,在进行主楼以及裙楼灌浇时,要能够考虑到两种楼房的不同之处,从而能够选取恰当的模板进行支护,为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3.4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法在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加大了钢筋的密度,还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重量;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高强度的焊接工作,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电流电压的波动极易影响焊接质量;传统的机械连接法很难控制焊接的接头面积,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新型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有效解决,比如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技术使用符合标准的滚轧直螺纹、套筒和质量合格的钢筋进行连接,并严格按照了施工图纸将其加工成型,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应通过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以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和力度。再比如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锁紧螺母和标准的套筒全部拧进加长丝头的钢筋上,直到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将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用扳手拧紧;最后拧紧标准套筒和锁定螺母,即完成连接工序。在连接完成后,质检人员应对连接质量进行分批检验,以便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及时返工。
        3.5二次混凝土浇筑
        在对后浇带开展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要求,在二次浇筑之前,需要将混凝土块松动,将其中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完毕后,将积水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防锈处理,在清理完毕后,要及时浇筑,避免再次生锈。同时,在二次浇筑的环节中,还要保证振捣作业质量,让新浇筑混凝土可以与旧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浇筑完毕后,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做好养护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早地堆放重物,以避免混凝土尚未达到强度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安全。
        3.6养护
        建筑后浇带施工完成后,要在进行养护后再拆除模板,切忌提前拆模和提前使后浇带承受压力。还应加强养护期的监督管理和保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和养护措施的执行检查,避免造成后浇带的强度不足和破坏。并根据不同季节温度和环境的影响,做好建筑后浇带的养护措施,严格按照养护要求进行洒水、覆盖或保温处理,保持后浇带的应力扩散速度适中,防止应力集中而产生温差应力裂缝。
        结语
        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始终是现代土建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阻碍施工的顺利完成,在此形势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的注意事项,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建筑防水材料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促进我国土建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卫李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研讨[J].当代旅游,2017,(7):266-267.
        [2]金山.探讨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20,39(23):133-134.
        [3]韩宏.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90-91.
        [4]孔迪.房屋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研究[J].砖瓦世界,2020,(1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