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现浇梁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陈晓丽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陈晓丽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房建施工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中科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400
        摘要: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房建施工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本文首先介绍现浇梁板模板技术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再通过对施工前的准备、梁板模板与支柱模板的安装、测量放线的处理、模板的安装与拆除等施工技术的分析,对其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浇梁板模板;房建施工;梁板模板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现浇梁板模板技术在我国房屋建设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是混凝土建筑中的一种基础结构。现浇梁板模板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可以根据原材料进行划分,包括:钢木模板、竹胶板模板、铝合金模板等;第二种根据结构构件来划分,可分为:墙模板、梁模板、基础模板等;第三种是按照工艺划分,分别有移动式模板、装拆式模板和固定模板。在房建施工中,正确的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反之,则会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模板的尺寸、形状、位置等细节都要依照设计进行施工,才能够符合施工要求。
        在施工開始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安装方案,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操作;在进行模板选择时,要选择材料干燥、平直的模板,避免影响到浇筑的质量。在浇筑前,要对照设计图纸核对编号,清理模板表面;在浇灌结束后,要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模板拆除,按大小、规格分类摆放,并做好清理模板、涂抹脱模剂等维护工作。
        二、房建施工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流程
        2.1模板设计
        现浇梁板模板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先进行模板的选择与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设计方案。现浇梁模板材料具体可以划分为铝合金模板、木制模板、塑料模板、钢模板等类型,还可以依据安装方式分为整体模板、永久模板、拼接模板等种类,此外还可根据构件类型的区别划分为基础模板、墙体模板和楼板模板等[1]。模板材料的选择上,需要结合房建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并保证模板材料外观整洁,不存在变形或损坏情况。材料的选用上,还应确保其刚度、抗剪切性能等方面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等国家标准要求,比如在底模板和侧模板的选择上可以选用厚度为18mm的木胶合板,并配合使用直径48.3mm、厚度3.6mm钢管、扣件,以及截面50×50mm、厚度为3.5mm方钢管作为支撑材料。
        2.2模板制作及测量放线
        模板的合理制作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充分保障。在正式开展模板安装之前,需要事先对模板进行组合,根据图纸要求完成模板的组装,减少误差的出现。组装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模板编号与拼装的编号是否具有一致性,从而保证较高的制作质量与精度。组装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对其进行验收,保证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模板制作完成后,在进行安装之前还需要开展放线测量工作,能够减少安装施工中的误差,确保模板安装的高度和位置与设计标准保持一致。测量放线工作中,操作人员需要对图纸充分了解,而后结合现场施工具体情况,对其中的中轴线、控制线与位置线做出确定,具体应将轴线设置于建筑的框架部分,并在楼板以及楼层之间设置水平控制线。同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最终确定出准确结果。
        2.3梁模板安装
        梁模板安装开始之前,应事先对梁支柱标高进行测量,而后根据施工要求对标高做出一定的调整,对标高进行确定,确定后应尽量避免后续发生变化。

同时要进行拉线的找平,在确保梁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利用螺栓对其进行加固,调整其中存在的误差。安装过程中各部分误差的控制标准如下:侧模板与底模板的全长上,要分别对底模板与侧模板进行不少于3处的测量,将偏差控制在10mm左右;底模板的宽度上应将偏差控制在5mm,同时进行不少于2处的测量;对于底模板、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的偏差,应分别保证在设计偏差的2mm和5mm范围内,二者都应采取拉线测量方式;对于模板的垂直度,应保证每米高度的偏差在3mm以内,采取吊线尺量的方法测量5处以上。梁模板的安装过程中,也要依据施工图纸编号的要求进行安装。
        2.4结构梁与支柱安装
        结构梁与支柱对于建筑的稳定性与工程质量具有关键影响,因此要充分重视结构梁与支柱部分的模板安装工作。安装过程必须按照设计中的先后顺序,通常情况下的安装顺序由楼层高度以及楼层板厚度决定。其中要确保第一排楼板支柱与建筑物距离在300mm范围内,并依据图纸对梁柱的间距以及尺寸做出合理调整,确保梁柱间距在60mm×10mm,板柱间距应在90mm×120mm。而后要依据支柱的高度对拉杆水平位置做出确定,同时设置好地面支柱水平杆,确保在安装过程中支柱的稳定性。
        2.5模板施工缝处理
        模板施工缝主要是起到为模板变形留出空间的作用,通过设置施工缝,能够在一块模板发生变形后减少对于另一块模板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的施工缝进行有效处理。其中,可以采用双面胶或AB胶对施工缝进行封堵,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处理方法,比如可以利用木块、钢丝网与钉子对施工缝进行固定,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
        2.6楼面、楼梯模板安装
        楼面目标与楼梯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应先进行楼面模板的安装,而后安装楼梯模板。安装楼面模板过程中,首要步骤在于进行标高的调整,从而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其中可以利用仪器进行测量,或采用拉线测量的方法。在完成标高调整工作后,应进行龙骨铺设,铺设顺序上应采取由周边到中间的方法,同时要做好接缝位置的处理工作,使得楼模板与梁模板的连接准确。安装楼梯模板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安装过程中主要采用甩筋的安装方法。具体是在楼模板安装结束后在墙体设置预留件,先安装1/3长度的楼梯模板,而后对其中处于上层的模板进行铺设和固定,对钢筋位置做出合理调整并绑扎好钢筋。楼梯模板安装完成后可以采用木方对施工缝进行填充,其中要注意模板长度的选择以及钢筋间距的设置。
        2.7模板拆除
        模板安装结束后,要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验收工作,验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是对附着支撑构件进行验收,第二是对施工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及螺栓紧固扭力进行验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事先采用脱模剂涂刷模板内侧,从而防止由于混凝土以及模板之间发生粘连现象,对模板的拆除造成困难,同时要使得模板表面具有一定的湿润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模具拆除时间加以准确控制。一般情况下,在浇筑结束2-3d后,混凝土强度就能够达到设计值的97%,此时在对混凝土强度做出检測并确定符合标准后,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模板的拆除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模板的损坏问题。具体在拆除顶板部分的模板时,要对后浇带模板予以保留,需要等到后带模板浇筑达到预计强度时,将模板以及支撑进行拆除。
        参考文献:
        [1]张波.建筑工程中现浇梁板模板的施工技术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33.
        [2]陆松威.房屋建筑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5-6.
        [3]顾庆胜.房屋建筑施工中現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
        [4]曹辉仔.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初探[J].江西建材,2019(03):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