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徐大宁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徐大宁
[导读] 摘要:后浇带技术对建筑施工至关重要,在解决高层建筑沉降,减少温度影响以及缓解建筑工程变形等方面作用显著,后浇带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
        身份证号码:15262919881005xxxx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后浇带技术对建筑施工至关重要,在解决高层建筑沉降,减少温度影响以及缓解建筑工程变形等方面作用显著,后浇带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为了保障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取得理想的作用,相关单位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后浇带设置、模板安装、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来着手,采用科学的技术把控措施,将问题消除在源头外,让建筑主体结构能够与后浇带紧密联系起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出后浇带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始终是现代土建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阻碍施工的顺利完成,在此形势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的注意事项,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不断完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建筑防水材料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并促进我国土建工程的发展。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1.1防裂作用。
        土建工程的主体结构大多数使用钢筋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会产生收缩或膨胀的现象,一旦超出钢筋混凝土的承受极限就会引发裂缝问题,并会对整体建筑结构造成严重损坏,进而导致无法顺利通过验收,对此,在土建施工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施工缝,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将建筑结构分离成多个部位,再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浇捣,在大多数部位的施工均完成后,再将各个部位的构件连接成整体,能够有效避免钢筋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
        1.2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降。
        在建筑行业开发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也在逐渐减少,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并且对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总得来说,建筑结构属于一个个体,由多个小个体组成,并且个体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没有相对融洽的整合性,这便会出现沉降的现象。譬如,在对主楼和裙楼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程度的沉降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来设置后浇带,从而能够将其固定于稳定的状态。
        1.3释放温度应力。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除了具有防裂作用以外,还能够释放温度应力,从而有效解决构件收缩的问题。当在高温季节进行施工时,会促使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温度进一步升高,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并且从内向外进行挤压,一旦挤压程度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范围,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在设计混凝土主体结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温度应力的影响,合理设置后浇带的预留部位,在混凝土的硬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关键
        2.1后浇带模板支设。
        模板支护是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依照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模板支设,对两侧断面形式进行合理确定,并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施工失误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一般而言,当高层建筑对地下室防水有较高要求时,模板支设不应该设计成直槎形式,同时也不要在底板钢筋上进行焊接;为了提高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使模板移动,施工人员要做好模板的加固工作,可以在钢筋骨架中加设斜拉筋和水平拉筋,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固有模板支护系统的支撑效果。

如果后浇带留置在墙板位置,技术人员在确定模板支护的施工方案时,应该确定好钢筋之间的距离,然后把松木板锯成小口作为侧模,缝隙处用胶带来粘贴处理;后续施工中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因此施工人员在模板支护施工操作时,可以提前留出大小合适的孔洞,孔洞的直径一般以0.6m~0.7m为宜。
        2.2后浇带钢筋的设置。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是沉降式后浇带,那么,需要将钢筋保持一个贯通状态,如果应用的是伸缩式后浇带,就需要将钢筋断开,减小钢筋的约束力,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后期,对于后浇带钢筋的设置,需要根据差异沉降的变形情况来作为依据,增加钢筋数量,在整个设置过程中,还要严格开展密封管理,避免污水、杂物、垃圾进入后浇带,在底部后浇带两侧需要设置砖带,对于底板转角等位置,要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再进行密封,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3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对于底板后浇带的防水处理,需要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标号要严格控制,并在其中加入膨胀防水剂,以提高防水效果。在整个施工环节中,不需要截断底板钢筋,要适当增加附加钢筋,将钢筋设置在后浇带两侧,应用收口密目钢丝网来拦截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还可以提前铺设卷材防水层,以提升防水抗渗效果,避免地下水的进入。另外,为了避免施工废水和雨水进入到后浇带,还要设置挡水墙,采用防水砂浆涂抹,以提升墙面的防水效果。
        2.4二次混凝土浇筑。
        在对后浇带开展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要求,在二次浇筑之前,需要将混凝土块松动,将其中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完毕后,将积水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防锈处理,在清理完毕后,要及时浇筑,避免再次生锈。同时,在二次浇筑的环节中,还要保证振捣作业质量,让新浇筑混凝土可以与旧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浇筑完毕后,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做好养护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早地堆放重物,以避免混凝土尚未达到强度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安全。
        2.5后浇带完成后的保护。
        高层建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第二次振捣,促进混凝土界面结合力和混凝土密实性,保证两部分混凝土各自收缩、相互融合,平衡浆体和固体材料。同时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后期养护质量直接关乎整个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施工单位要做好标志,设立路障牌提醒工作人员,明确后浇带在建设施工现场的位置,并保持施工部位的干净整洁,避免脏乱杂物进入施工现场,为后期养护工作奠定基础。养护工作结束之后,拆除标志。针对混凝体的最常见养护方法就是定时浇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水分。当然,在一些温度过低的地方,要停止浇水以免结冰。等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在其表面进行施工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土建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比如温度变化,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发生收缩和膨胀等现象,甚至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极大的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些质量缺陷,因此施工单位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后浇带。
        参考文献:
        [1]孔迪.房屋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研究[J].砖瓦世界,2020,(18):30.
        [2]孙晓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9):67-68.
        [3]孙凯利.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1435.
        [4]王俊.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124-125.
        [5]吉建琦.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377-3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