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杜锡涛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杜锡涛
[导读]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5300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的加强管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整体质量的提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合理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取得不错的施工效果。通过科学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呈现出强度特征,并降低土建施工成本。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合理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创新传统土建施工技术,灵活运用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施工原材料没有实际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针对土建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由于细骨料中含有过量有害物质,如土母黏土以及粉砂等。有害物质一般附着在砂粒表层,对胶凝材料以及沙粒黏合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存在着蓄水量增加情况,在施工中使混凝土产生收缩严重的情况,直接降低了混凝土耐久性优势,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开裂问题。针对粗骨料,并存在着很多活性硅物质。一旦水泥与其他原料中存在着较高的碱情况,导致骨料出现碱骨料反应现象,骨料的表层位置存在着碱—硅酸凝胶,针对这种情况会出现凝胶吸水后体积膨胀情况,导致混凝土产生胀裂。
        第二,混凝土配比没有实际满足施工标准。当前很多生产混凝土企业,存在着没有开展合理的配合比调整工作,通常应用以往施工配合比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开展适配验证活动,导致混凝土的强度没有实际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和要求。如果水泥用量严重偏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和干缩等情况,直接影响了土建混凝土整体耐久性,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3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面积比较大,地基基础很深,因此土建混凝土用量比较大,并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搅拌的方式加强预拌泵处理工作,能够实际符合施工部位的相关浇筑需求,并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的不同用途,合理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性以及免振性等相关施工措施。
        3.1积极采用材料处理技术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水泥材料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在土建工程中主要应用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等水泥材料,其中的硅酸盐水泥材料强度在43MPA左右水化热的参数能够控制在每千克250千焦,对于矿渣硅酸盐水泥来讲,水化热在每千克180千焦左右,所以,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预防因为水化热过高而出现裂缝问题。在选用骨料的过程中应该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合理进行选用,主要因为骨料和蒸腾结构质量、收缩度、成型效果等存在直接联系,如果不能保证骨料的质量和强度,将会影响整体结构的质量。因此,在选用骨料期间,应该按照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0.38毫米左右的骨料,降低水化热的同时保证结构的建设质量。
        3.2混凝土搅拌和运输质量控制
        要加强土建建筑工程中各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还要注重对土建混凝土的原料搅拌和施工运输两个质量环节进行后期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后期土建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对于混凝土中的拌和配合质量控制,先要对所有混凝土的搅和配合比质量进行适当严格控制,且在进行混凝土搅和拌制时,要严格保证所有混凝土搅和拌合物的均匀性。

在建筑混凝土搅拌和混合过程中,最小黏土拌和混合时间也即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拌和时间,要通过紧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工艺要求情况来对其进行综合确定,当遇到混凝土内部掺有其他外加剂的部分时候,混凝土拌和搅拌的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地进行延长。在混凝土后期运输中,也要不断加强运输质量风险控制安全意识,运输操作人员在后期运输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关注运输混凝土的质量情况,避免出现混凝分离、漏浆和过多混凝温度持续回升等安全问题。
        3.3科学运用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实际满足浇筑混凝土标准。浇筑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检查浇筑模板,保障尺寸、刚度等都满足施工标准,加强清理钢筋以及模板,并做好油污、杂质等清除工作。在应用前,需要湿润模板,防止表面出现积水情况,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出现裂缝,应做好及时的封堵,避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场地清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完善排水措施,通过合理运用水湿润的方式,防止基土避免出现积水。施工作业前,工作人员需要多关注施工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避免在降雪以及降雨的天气进行施工作业。浇筑混凝土时,应保障浇筑混凝土的连续性,对施工缝进行加强处理,这有利于不断提升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3.4积极应用防裂技术
        为了能够在土建工程领域中合理的使用混凝结构施工技术,应该合理预防裂缝问题,在防控裂缝的同时,以免出现工程质量隐患。首先,应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延长使用的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增强抗裂性能。实际工作中需要将添加剂设置在混凝土中,有效调整和控制结构的自缩性,以免发生裂缝问题。其次,应该适当应用金属材料、有机纤维、无机纤维等,增强整体结构的抗裂性。最后,还需针对内部所有的材料配合比进行严格的调控,强化测算力度和验证力度,利用合理的配置方式,以此来保证相关结构的质量和强度,从根本上规避和预防出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为规避裂缝问题,应该强化约束力方面的控制力度,在建设期间通过滑动层的结构更好的进行结构的调整处理,在其中建设砂垫层的部分,降低外在约束力的同时,增强建设的灵活性,有效规避预防裂缝现象。具体的预防裂缝工作中,还需进行内在温度的合理调控,使用搭设暖棚的方式、建设蓄水池的方式等,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在增强保温成效的同时,保证内外温度的一致性,以免因为温度失衡而发生裂缝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结构抗裂性能,保证结构的建设质量和稳定性、强度。
        3.5科学运用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应用混凝土振捣技术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浇筑混凝土整体密实度。在开展施工时,工作人员使用振捣器时,应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插电位置、振捣速度以及移动顺序等满足施工要求和标准,避免出现遗漏情况,保障振捣具备均匀性特征。通过对振捣过程进行严格的要求基础上,应避免振捣器与模板、结构钢筋太过接近。针对每个振捣点振捣工作,需要避免超过三十秒,并做好间断重复振捣作业。工作人员应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振捣点泛浆、气泡等问题。对于平板振捣作业环节,应加强夯实边缘部分的振捣工作。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充分展现出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自身价值,这有助于逐渐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基本施工操作程序进行严格规范,逐渐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严格的控制整体施工质量,规范施工操作,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养护工作,在逐渐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20-21.
        [2]王彦卓.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9(12):115-116.
        [3]张瑞林.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4):38-39.
        [4]孙振德.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