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浅探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张仁青
[导读] 摘要: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海外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推动海外项目跨文化融合及落地生根,为中国施工企业海外事业发展提供文化引领和支撑,提升国际凝聚力,展示国际形象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结合在海外施工项目文化建设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0
        摘要: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海外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推动海外项目跨文化融合及落地生根,为中国施工企业海外事业发展提供文化引领和支撑,提升国际凝聚力,展示国际形象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结合在海外施工项目文化建设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探索
        一、加强海外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是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
        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施工企业肩负着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责任,海外施工项目是国家战略的现实载体,海外项目在所在国实施体现的不仅是企业形象,更是国家形象。“一带一路”项目起点高、影响深、规模大,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就业等有着重要作用,这些项目备受关注,项目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被当地媒体或者政府部门关注和报道,因此,大型海外项目必须站到一定高度看待项目文化问题,在保证项目实施的同时,建立符合国家战略的企业文化,在当地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誉,为国增光。
        2、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既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企业的历史使命。海外项目是企业发展的主体、主阵地,是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的奠基地、起始点,是展示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线窗口。企业在海外承建项目,不仅是完成项目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实施,对企业市场开拓和进一步发展集聚能量。目前海外项目文化建设工作总体上滞后于境内项目文化建设、滞后于企业海外业务发展,存在着组织基础薄弱、制度不够规范、活力实效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把项目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努力维护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3、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是项目管理的迫切需要。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优秀的文化是项目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加强项目文化建设有利于抓基层、打基础,固本强基,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实现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成的需要。随着海外业务增长不断加快,海外项目和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海外的人员远离祖国、远离企业,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交往更加困难,迫切需要强化境外文化建设工作,切实做到有力有效,通过以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凝聚员工、鼓舞员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加强海外项目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
        海外项目文化建设,突出“凝聚人心、展示形象、和谐共建、促进发展”的职责任务,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安全、质量等目标,以项目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为重点,使项目文化在广大中外员工中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达到培育员工队伍、促进项目管理、建设精品工程、锻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为干好在建项目、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1、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人才是项目的第一资源,项目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关心员工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关注员工合理诉求,保障员工人身安全;通过对员工进行目标指引,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项目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参与到项目各项工作中;通过在项目内部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搭建中外人才成长的平台,增强中外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中外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项目同呼吸、共成长,凝聚人心、稳定队伍。
        2、坚持因地制宜,展示形象。
        充分考虑海外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因素,结合驻在国或地区具体情况,把握原则要求,创新工作方法,简化操作流程,以不同形式和名义开展好工作。党组织机构、党员职务、党员身份、党内文件、党内活动一般不要公开,做到内外有别、灵活简便、安全保密、务实高效。树立软硬实力兼备,展现可敬、可信、可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中国企业形象。
        3、坚持团结伙伴,和谐共建。
        尊重外籍员工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加强跨文化管理,增强外籍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坚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充分尊重、关心外籍员工,努力打造海外项目“精神家园”。推动海外项目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当地公益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尊重当地文化风俗和宗教习惯,促进海外项目和驻在国或地区互利共赢、和谐发展,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4、坚持围绕中心,促进发展。紧密围绕海外项目生产经营任务,服从服务企业发展、国家战略与外交大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形象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善待、善借、善用国外媒体,做到海外的故事在海外讲、在项目驻在国或地区讲、由项目驻在国或地区媒体讲、由项目驻在国或地区的人来讲,提高与各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断拓展海外项目的宣传渠道,把文化建设独特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促进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三、加强海外项目文化建设工作的初步探索
        1、系统规范塑形标识,加强物资文化建设。
        规范使用企业标识,构建视觉识别系统。营地、现场统一使用企业海外统一标识,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安装醒目的标识并设置夜间灯光效果,在主体建筑、大门、墙体、围挡等位置安装或喷绘醒目的企业标识,各类工程竣工后,在显著位置制作安装永久性企业标识和文字,各类会议室、指示牌、旗帜、宣传栏、大中型机械设备车辆、工装、安全帽、名片、信封、证章等都印制或喷绘企业标识,网站、微信、宣传册、宣传片等文化阵地和文化产品统一使用企业标识,有关企业标识制作使用规范按照企业海外塑性标准执行。
        2、科学树立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文化建设。
        倡导“快、实、活、优”的项目管理理念,发挥文化理念引领作用。聚力于“快”抓工程施工进度,境外项目工效对成本的影响大于单价对成本的影响,干得快就是最大的节约,坚持“四超前三狠抓”,超前参与设计优化,超前突破荷载试桩,超前策划施组方案,超前主动协调图纸,狠抓计划调度管理,狠抓考核精准激励,狠抓工期进度管控。聚力于“实”抓项目安全生产,健全安全防控体系,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推行标准作业制度,推行值班带班制度,推行检查签认制度,推行安全督察制度,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三级防护体系,确保安全管控全覆盖。聚力于“活”抓国际资源配置,国际工程国际化,全程把控提升物资流通效能,区域经营提升设备使用效能,属地管理提升人力资源效能,坚持项目群管理,坚持一个项目部管理,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效益。聚力于“优”抓综合考核评价,坚持业主监理问题清单库管理,狠抓问题整改销号、系统对标提升,必须在赞誉声中把项目干好,绝不在埋怨声中把项目干完。
        3、培育倡导核心价值,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以“工程质量好、安全稳定好、作风形象好、综合效益好、从严治党好”为目标,使项目核心价值深人人心,确保企业战略在项目中贯彻执行。工程质量好,坚持方案先行原则,严格执行首件制度,严格工程控制,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安全稳定好,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一手抓施工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手抓非生产性安全,打造放心工程。作风形象好,建精品工程,育优秀人才,以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海外人才队伍。综合效益好,加强成本管控,狠抓验工计价,严格合同评审,严格分包准入,规范经济活动分析,强化结算规避风险。从严治党好,海外不例外,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五同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主动开展属地文化主题活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中外员工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开斋节、宰牲节等重大属地传统或宗教节日期间,积极主动开展足球赛、篮球赛,以及各种小游戏、小节目,组织中外员工共同参与,不断推动文化融合。加强人才属地化管理,积极聘用属地人才带动地方就业,包括属地中国留学生、属地大学生等,涵盖了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工人,不断完善属地人才“选、用、育、留”体系,畅通属地员工成长成才通道,共创价值,共享成果。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周围村庄交通不便,免费修建公路,为当地学校捐赠书包、足球等文化体育用品,为当地村民捐赠油米面等生活物资,疫情期间开展“病毒无情、中企有爱”活动,为当地村民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质,赢得当地政府、人民的赞誉和认同,提高企业知名度。
        结束语
        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海外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实践到总结、总结到实践的探索,就一定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体现企业精神的海外施工项目企业文化,为企业添彩,为祖国增辉。
        参考文献:
        [1]夏洁、杨鹏  《如何开展海外项目文化建设》 《商业文化》 2015年10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