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李继光
[导读]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村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不谨慎用火、孩子玩火等,其中不谨慎用火所引起的火灾发生率是最高的。
        衡水市滨湖新区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村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不谨慎用火、孩子玩火等,其中不谨慎用火所引起的火灾发生率是最高的。不谨慎用火引起火灾主要体现在夏季蚊香驱蚊、冬季使用柴草火灶取暖以及煤气罐年久失修等问题上,且农村火灾多数都在夜里发生,由于夜晚的可见度极低且发现较晚等多重原因,非常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此外,农村的建筑一般都是由砖木所筑,燃烧点极低,所以很容易发生连锁火灾反应。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对策
        前言:随着新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消防安全与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有关,但这还远远不够。数据显示,当前的火灾爆发在新农村地区相对普遍。这是因为农村消防设施落后,农村消防力量薄弱,村民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火灾一旦发生,将产生严重影响。不完全统计显示,现在只有5%的新农村有专业的消防队和防火计划,而90%以上的村政府根本没有标准的消防队;在执行消防救援工作的时间内,多达60%的伤害是由火灾造成的。因此,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一、农村防火工作现状
        (一)由于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高,缺乏安全知识。
        目前的农村居民普遍存在诸如缺乏安全知识、火灾自救能力差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在农村地区生活零散,公众教育基础薄弱,防火的重要性被低估;开展了农村防火工程的情况下,防火宣传存在效果慢和效果差的问题。
        (二)消防组织的建设不健全。
        乡村政府的消防组织存在问题,没有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负责宣传和培训消防知识。农村自防自救组织建设匮乏,且农村地区距离城市一般较远,专业消防救援队伍短时间无法到场。这种情况导致农村地区频繁发生火灾,无法保障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农村地区的火灾因素正在增加。
        当前农村地区导致火灾的安全因素正在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配备了电动汽车、摩托车、家用汽车,这大大增加了农村地区的石油和电力消耗,其中,电池充电和个人储油之类的行为导致火灾事故频繁发生。
        2.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如电磁炉、电冰箱、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开始进入农民生活。尽管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农村线路布局还达不到标准,电源负载通常很低,留下了火灾隐患。
        3.在农村地区,柴火和草丛的堆积仍然是随机的。目前,对于农村地区的柴火和草丛的堆积,尚无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诸如柴火和草皮之类的农村燃料经常在住宅房屋前后堆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火灾,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
        4.在冬季取暖季节,农村地区的取暖主要基于采暖炉。如果炉内气体通道被阻塞,烟囱周围的易燃材料可能会燃烧并引起火灾。农民由于意识不到并且未及时检查和处理烟囱的老化和不通畅问题,着火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另外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气代煤、电代煤工作,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发生火灾甚至爆炸的风险。
        5.人为失误也是造成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和孩子较多,普遍行动不便,防火意识差,很容易由于用电不小心而引发火灾事故。且事故发生时不知道如何报警,后果非常严重。
        二、农村消防工作现状问题的根源
        (一)脆弱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消防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
        一些领导和村干部对消防安全缺乏了解,一般专注于经济发展,甚至认为防火工作不能与其他任务同时进行。从而未能正确建立和完善消防管理组织,未能完善各种消防法规,并履行各级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以致农村消防业务效果不佳。


        (二)消防基础设施的缺乏也是限制农村消防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经济不发达,资金匮乏,特别是在一些国家一级贫困地区,大多数家庭只能养家糊口,无力购置并配备消防设施。另外,农村缺乏投资,消防基础薄弱,有的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基本空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灭火,导致小火变成大火。
        (三)日常消防监督不足是造成农村地区频繁起火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消防监督部门任务繁重,忽略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消防管理,导致大面积农村地区的消防管理失控,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三、针对目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一)紧密依靠各级政府,加强农村消防组织的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发挥组织领导行政区消防工作的作用。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农村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公安、消防、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应共同参加,积极促进当地农村消防工作的发展。在村委会和乡镇企业领导的共同参与下,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组成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民委员会设立消防安全机构,明确负责消防工作的人员,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消防安全检查、监督,消除火灾隐患。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定期审查村民委员会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执行情况,组成镇政府领导,具体由村委会负责,村民经营的企业、个人代表需要共同参与。
        (二)建立和完善消防体系,并在各级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
        各级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地区行政管理的最基本层次,要开展大规模的消防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协议、农村消防工作制度,并定期召开消防会议。促进防火系统建设,包括消防培训、防火检查、消防设备管理和维护、预警和其他消防安全系统。同时,有必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建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执行规则。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人员和助手的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监督和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在行政区域全面部署消防工作,组织和指导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消防工作,发现农村消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在此基础上,各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责任下放给公众,建立领导责任,进行分级管理、综合管理、团队合作和消防监督网联合管理,确保农村地区的防火成效。
        (三)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消防安全素质
        消防救援部门在进行宣传教育时,采用的一般是广播、电影、扯横幅以及宣传队演出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可以在人多的地方开展消防安全防范相关的一些技术、法规以及灭火救援技能教育活动。在大数据时期,尽管是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也都会有一些网络设备,宣传部门可以通过PPT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灭火方法宣传。这样的好处是一旦发生火灾,农民也可以自发地进行救火,不会因为道路不通等原因耽误火情。在小学校园,可以让学校设置每周一节的消防安全常识基础课程,教授一些日常防火、灭火以及自救等常识,从小学生入手去带动家庭,最后使整个农村家家户户都具备基础的消防安全知识。在积极宣传的同时,消防救援部门要主动开放消防站,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周边村民“请进来”,使得广大农民都能对“火”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对待火情时可以做到火速支援、火速参与,并定期组织群众去观摩灭火演习以及救援演习,使自救成为一项基本技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村民消防安全素质。
        四、结语
        消防安全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目前,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存在发展消防队建立困难以及村民委员会和镇政府缺乏公共关系等问题。因此,政府应重视消防宣传,并利用新的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公共平台对村民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消防安全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当公众能够自主参加消防行动时,农村消防行动才能成为自觉行动,这也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火灾事故,并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费奕铭.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J].今日消防,2020,5(04):114-115.
        [2]苍久明.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J].森林防火,2011(04):19-2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