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节能与运维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周以宏
[导读] 摘要:近年来,医院是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能耗较大的建筑,绿色医院的建设是未来医疗建筑建设的必然趋势。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近年来,医院是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能耗较大的建筑,绿色医院的建设是未来医疗建筑建设的必然趋势。根据综合性医院建筑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节能技术和绿色医院建设的标准,探究绿色医院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医院建筑节能;运维管理
        引言
        医院建筑具有用电设备多、用电需求大、用电活动持续等特点,故而会在日常运行中形成大量级的电能资源消耗。在此背景下,寻找出科学有效的节能降耗路径,既有助于降低医院在能源方面的投入费用,提高医院建筑的经济性运行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现代社会低碳节能的发展方向,对“绿色医院”的建设变革起到助推作用。
        1国内外医院能耗管理现状分析
        ①国外医院能耗管理。国外通过已有研究统计分析,以定性的分析方法,结合医院的建筑面积、床位数等指标对医院的能耗水平作出评估。②我国医院能耗管理。我国在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对医院能耗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医院的建筑结构以及规模对大型医院的能耗审计、分析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医院性质、建筑面积、医疗规模、设备类型等信息统计,指出不同医院的能耗水平差异主要取决于地域季节性以及建筑设计等。
        2医院建筑节能与运维管理研究
        2.1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医院职工的教育、宣传,增强医院职工与住院患者的节能意识,借助医院建筑内的LED显示屏、内部网络、标语等宣传途径,向往来医院的人群展示、传递节能降耗的小常识;通过温馨提示的方式,督促医院建筑内的流动人群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督促医院职工在离开工位后主动关闭电源,科学、合理地使用办公室内的制冷、制热系统,将节能工作深入医院全体职工、住院患者、问诊病患的日常行为的细节中,共同构建节约型医院。如天津某医院每季度都开展“节能降耗周”活动,在医院内部开展持续一周的高强度节能知识宣传活动;借助多种宣传途径,在医院内营造节能氛围,通过各种明示、暗示增强医院全体职工、问诊病患的节能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节能政策,提升医院建筑的节能效果。
        2.2运用有效的变压器降耗技术
        在医院建筑供配电系统中,变压器设备具有规模大、数量多、容量高等特点,且有空载损耗、负载损耗、介质损耗等多种电能损耗形式,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这一方面的节能降耗技术提起重视。首先,应选购市面上新型的高效节能变压器设备,如S11、S13等,以此提高变压器在配电运行过程中的自动调整能力,实现负载工况或空载工况下有功损耗量的降低;其次,应对电网内变压器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将变压器的负荷率维持在75%至85%之间。这样一来,可保证变压器的健康化、经济化运用,避免因配电调度不均而引发的设备空载、负载现象,降低电能损耗的发生几率;最后,对于带有季节性特征的配电系统环节,如空调系统、采暖系统等,可将其变压器与电网主体进行分离化处理。这样一来,在空调、采暖的非使用季节,可停用相应的变压器设备,从而进一步避免设备空载,提升电能资源的节约量级。
        2.3能耗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作为医院能耗监管的信息手段,以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为集成平台,通过BAS能耗监控模块对能耗的数据进行实时性的统计分析。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监控系统架构不断优化,以感知层为基础,形成电、水、气能耗数据的直接来源,依赖于现场采集设备的通讯,将数据于通讯模块进行统一归口。传输层的部署一方面受制于医院建筑基建阶段弱电智能化管线的搭建,另一方面则由于无线技术的拓展,大大提高了数据上传的可用性,在5G技术的不断成熟下,更是对数据的传输带宽、速度起到了正面作用。在应用管理层面,能耗数据的有效利用、历史曲线的绘制为管理者、监管者提供了可视化的能耗管理数据报表,便于决策与分析。


        2.4医院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
        空调系统也是医院建筑电能消耗的主要部分,且与医院环境服务质量存在直接关联。相关人员在进行这一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设计时,一方面应选用新式变频节能空调,或对原有空调设备进行节能调速改造,使空调系统可根据不同环境温度进行工况的动态调整,从而防止空调设备持续处在大功率、高负荷的运行状态,降低电能资源的额外损耗;另一方面,可在空调系统中应用调峰蓄能技术。在夜间低负荷时期,空调系统中流通的电能资源储存到蓄电池结构中;在白天高负荷时期,再将继续的电能释放出来,进而形成削峰填谷的效果,保障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行与寿命稳定。
        2.5节能意识的宣传与加强
        相对于信息化、设备设施提升改造先投入后产出的模式,节能意识的宣传工作则是一项持续性的有效途径。对空调温度的设置在全医院进行宣教,普及科学的节能知识,要求制冷温度设置不超过26℃,制热温度设置不超过20℃。根据不同场合,通过日常培训、宣传教育、看板标语等方式对医院工作人员甚至于医院服务对象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节能意识的宣贯。通过各楼层、各科室能耗公布,让工作人员了解自身科室与其他科室用能的综合对比,使得节约意识深入人心,最终达到对实际行动的约束要求。
        2.6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持续推动医疗设备的配套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引入可视化操作平台,对后勤设备体系、医疗设备、配套设施的自动管理、自动预警、数据采集等功能进行分析、优化。通过持续推动后勤系统的信息化,提升对医院建筑能耗的控制,提高医院建筑的节能水平。在推动后勤保障体系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将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并逐步完善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自动功能,规范医院职工的行为,分析医院建筑的实际能耗,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医院建筑的后备保障设备体系,实现增效、节能的管理目标。此外,管理部门还可以着重分析建筑后勤保障设备体系的能耗数据,寻找能耗的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节能活动。现阶段,较为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为运行维护托管模式,将该种管理模块置植入医院建筑的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建筑的能耗水平,部分医院在后勤保障体系的制冷、制热系统中引入该种管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医院建筑后勤保障设备体系的运行效率,有效降低了医院建筑的能源消耗。
        2.7医院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降耗技术
        据相关调查显示,医院建筑的整体用电负荷中,照明系统的负荷占比高达30%。所以,将照明系统作为节能降耗的技术优化对象,也是极有必要的。具体来讲:应做好照明灯具的合理选择。现阶段,市面上常见的灯具主要有发光二极管、高频无极灯、金属卤化物灯、紧凑型荧光灯、三基色直管荧光灯等。相关人员在进行照明系统设计时,应尽量选择发光二极管、三基色直管荧光灯等节能型灯具,并配备出节能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等装置,以此提高灯具的功率因数,强化电能资源在照明系统中的利用效能。
        结语
        我国医院建筑存在改造频繁、设备老化、故障率高,后勤部门节能技术水准低、能耗较大,节能宣传不到位,医疗设备、配套设施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设备,加强医院建筑节能管理,推动医院设备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化,能够有效增强医院建筑节能与运维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云,段修菊.综合医院电气节能技术措施探讨[J].能源与节能,2020(05):45-46.
        [2]尚庆武,王乐平,谢林森.绿色三甲医院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思考[C].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2018:346-348.
        [3]郭秀忠.浅谈实现医院电气能源管理与节能的措施[J].河南建材,2018(02):121-122.
        [4]丁欣之.医院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20(2):34-36,55.
        [5]杨威.关于医院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思路及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4):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