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50
摘要:污水管道施工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实际施工需要做好前期准备、沟槽挖掘、管道敷设、闭水试验及回填等多方面工作,控制好各环节技术要点,以避免污水管道出现质量问题,有效确保污水管道施工质量,为市政污水工程运行提供良好保障。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污水管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污水管道;施工;质量
1市政污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
1.1管道渗水
目前,管道渗水是市政污水管道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发生管道渗水现象,主要是由于:
(1)个别施工企业为了降低管道施工成本而采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管道材料,甚至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而选择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如此一来,不但影响管道服役年限,而且给整体质量留下较多隐患。
(2)污水管道在产期使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如果没有及时更换材料,会加重污水管道质量隐患,从而出现管道漏水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使污水管道丧失排水功能。
(3)污水管道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到位或橡胶密封圈使用不当而存在管道接口不严密的问题,这给管道漏水以可乘之机、
1.2线路偏移
污水管道工程中,相应的污水管网布置遇到障碍物且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就需要对管网铺设路线进行变更,而这一操作往往会造成线路施工问题,如果相应的准备工作及现场条件分析工作不到位,技术控制工作未有效落实,会给线路铺设留下质量隐患,导致线路与设计出现偏差。
1.3回填土问题
回填土是污水管道施工的最后一环,回填土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质量通病,主要是由于:
(1)施工企业方面的原因,一些施工企业为了缩减施工流程和施工量,选择机械方式进行回填,机械碾压给污水管道带来变形的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对管道结构造成破坏,最后不利于确保管道整体质量。
(2)施工人员方面的原因,施工中没有有效控制土壤配比,施工人员对回填土流程和要点掌握不全面,从而施工操作存在隐患问题,给回填土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2市政污水管道施工问题的防治措施
2.1做好施工准备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具有永久性隐蔽施工的特点,因此,相应的质量隐患发生概率较高。想要防治质量通病,需要从前期工作就入手进行防范,使施工方案得到优化,从而促进管道施工顺利进行。先要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全面考察。我单位参建的中华新路(共和新路﹣西藏北路)道路大修工程,废除中华新路(共和新路﹣西藏北路)现状雨、污水管,敷设DN1000合流管、DN1200合流管,中华新路育婴堂路路口改建DN1500合流管,同步改建该路段检查井、街坊支管、雨水连管及雨水进水口。主管选择DN1000~D N1500,铺设玻璃钢夹砂管,环刚度为10kN/m2~12.5kN/m2。管道开槽埋入,深度为2.35m~3.78m。沟槽深不超过3m时进行横列板支护,超过3m时进行支护方式为6m拉森钢板桩+坑内明沟排水+坑底双液分层注浆加固。管基施工中运用25cm厚砾石砂(5~40cm)和5cm黄砂衬平基础,管道坞膀回填选择中粗砂,回填高度为管顶上部50cm。
2.1.1平面控制测量
其一,结合建设要求和设计标准利用全站仪对坐标基桩进行复测,同时实施线路恢复定线复核测量,采集测量数据并提供给监理和业主,以保障基桩施工有效。如果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调整,需要以书面形式将调整数据进行上报,通过监理人员的审核和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基于坐标基桩复测数据,进行三角网加密桩设置,要保证三角网加密桩设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给整个施工过程提供准确的控制坐标点,保障管道工的实效性。
深入到现场中进行实地考察和勘测,根据平面布置和设计,建立平面控制测量网,控制点不少于三个,并要确保控制点设立稳固、通视、便于攀登。设置的控制点相互间隔,从而实现互相相关的三角控制网。放样过程中,一个控制点需要保证有不低于两个控制点作后视,为投测校正提供便利条件。
结合设计要素并根据理论值对中心线进行复测,确保中心线与结构物控制桩的相对位置合理。相应的测量投放符合要求,且复测数据满足标准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控制桩进行保护,以在施工中切实发挥控制桩的作用,并且,还需要在控制网上显示出如上控制桩的护桩。
2.1.2水准控制测量
对图纸设计中的水准点标高进行仔细复核,实际进行闭合水准测量的过程中,应当确定科学路线,在闭合水准测量中涵盖设计的全部永久水准点。这些永久水准点的标高进行测量并准确后,将数据上传给监理复测,符合要求后上报业主,这时才能够真正投入利用。
依据永久水准点,加密线路的临时水准点,各水准点要校准不少于2个永久性水准点,然后才能够投入利用。为了规避由于外界影响因素对桩位精准度的影响,还需要适当地进行桩位复测工作,运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少于2个桩位的校核。
全部水准桩、控制桩及其他桩都应当依据桩的种类进行编号,避免混淆而出现错误。针对测量桩,要认真做好记录,包括其作用、位置、朝向、标高等要素,从而便于查询和使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永久水准点及临时水准点的保护工作,实时监测和校准,保证水准控制测量的有效性。
2.1.3施工放样
污水管道位置确定过程中,依据图纸设计中的管道中心线坐标、各座井的坐标,放样坐标时运用极坐标法,选择普通测量复核方式,设置十字护桩(切、法线桩)对转折井控制桩进行防护,如果存在损坏现象,能够予以恢复。
2.2沟槽开挖施工控制
沟槽挖掘是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沟槽开挖过程中,如果存在失误行为,将影响整个污水管网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沟槽开挖施工工作,实施有效的施工控制。
我单位参建的景凤路积水改善大修工程,东起阳泉路,西至岭南路,整体896m长。积水改善部分为景凤路(阳曲路-阳泉路),两侧新施工立式单箅雨水口,运用DN300 承插式双壁绕管进行雨水管道连接,采用自调式防沉降窨井盖框,并且修缮调整其他附属设施。将当前的雨水部件进行更换,雨水管 DN1500,铺设长度为403m,DN1200铺设长度为38m,与此同时对沿线的支管、雨水连接管、雨水口进行重新施工。施工采用人工结合机械的方式进行。先开挖到钢板桩顶下方的0.8m,支撑起第一道支护线;接着挖掘到沟槽底部,人工进行平整处理,然后填充砾石砂、中粗砂垫层,实现基础强化。
(1)利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回填土可以适当堆放在沟槽边,且控制土方堆放距离沟槽边缘超过2m,堆放高度小于1.5m,其他土方要利用专用运输设备运到场外。
(2)土方开挖与沟槽支护同时进行,做好工序间的配合控制,做到不超挖、不欠挖,挖至槽底标高以上20cm时改用人工方式进行挖掘,边挖边修,且挖土后及时支护,避免出现沟槽失稳或坍塌的现象。
(3)土方挖掘设备不可以随意进入没有进行支护的施工范围内,土方挖掘中采用后退式挖掘法。
(4)4m长的钢围檩作为支撑横板,槽钢作为竖列板,槽钢的长度要大于沟槽深度,控制撑柱套筒水平间的距离在2.5m内,PH管的话要控制在3m内,其垂直间距控制在1.5m内,头档铁撑柱与地面的间距控制在0.6~0.8m。
(5)沟槽底部设置小排水沟,将集水井设置在30m左右的位置,其深度在0.7~1m,直径为0.6~0.8m,井壁加固利用竹、木或砖头,井底基础处理选择碎石滤水层进行铺设;同时集水井加设排水泵实现有效排水。
(6)沟槽挖掘后,其内留下的淤泥、土块、松散土等都要彻底清理,并且确保沟槽不存在浸水现象,以确保开挖沟槽的质量。
2.3合理进行管道敷设
管道铺设对于污水管道施工的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管道铺设环节,重点控制的是管道连接及管道抗压性两个方面的内容。污水管道长期处于地下环境总,由于土体压力、污水施加压力、雨污水质及土壤腐蚀影响等,需要考虑对道抗压性、管道强度、管道耐腐蚀性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针对污水管道材料选择需要兼顾这些方面的性能指标。污水管材抵达现场后,施工人员对管材质量和标准进行严格检测,避免管道质量存在磕碰、裂纹、污垢等缺陷问题,只有污水管材符合实际应用要求后方可投入运用。
我单位参建的闻喜路积水改善大修工程,东起阳泉路,西至阳曲路,整体283m长,此工程进行车行道全线翻挖施工建设,全线翻排砼侧平石;现状同质砖人行道翻挖重建,除花岗岩结构保留利用,并按规范铺设盲道。此工程设计雨、污分流系统,原φ300污水管进行原管径翻排;修建进口坡;翻建雨水连管;以此同时重新修建其他附属设施。将当前的雨水部件进行更换,雨水管DN1000~DN1200铺设长度为265m,与并对沿线的支管、雨水连接管、雨水口进行重新施工。
管道基础施工
(1)管道施工前,对沟槽底部进行修整处理,对其标高进行复测,清理沟槽内的杂物、淤泥、杂土等,若存在超挖现象,填充砾石砂,严禁回填土,填实砾石砂后进行5cm厚的粗砂对表层进行找平处理。
(2)回填充实砂垫层后,根据标高要求予以平整,采用平板振动器压实处理。
管道铺设施工
(1)用于管道铺设的各节管材应当根据标准予以质量检验,未达到要求的不能作为施工材料进入现场。
(2)管道排布前对高程样板进行复核,管道排布过程中,需要有效参考管内底标高数值,针对井位的管道排布,需要对窨井的内净尺寸进行有效控制。
(3)管道排布从下游向上排列,插口朝下、承口朝上,接口部位用水进行清洗,接口坡度用水平尺进行测量校验,管道中心借助管边直线进行校正。管道每排布两节后通过高程样板对管底标高进行测量验证。
(4)管道管道运用中粗砂,其回填要到达管顶上方50cm。坞膀过程中,保持管道两边的下砂回填均衡,同时予以分层回填,每层回填的厚度控制在25cm,然后对其洒水、夯实、找平处理。回填干容重标准为16KN/M3,相应的中粗砂密实度检测采用钢筋贯入法进行测量。
2.4科学实施沟槽回填
污水管道施工具有隐蔽性,一旦实施沟槽回填,再进行返工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沟槽回填的质量关系到管道的受力性。为此,管道铺设后要对管道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管道隐蔽工程验收达标后方可进入回填施工环节。
具备填土条件的要尽快对管道进行填土,避免管道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填土前需要对沟槽进行系统地清理,同时还要保证沟槽底部没有给水现象。填土的土质要求不含有淤泥、有机物质和腐殖土,超过10cm的石块要挑除,较大的土块需要将其破碎。管顶50cm的上部到达翻新道路垫层以下的区域,回填时利用砾石砂与素土相间进行,压实到20cm土和10cm砾石砂的状态,建立间隔模式。填土过程中,要分层回填并振实,压路机碾压过程中,管顶上部填土厚度要超过70cm。回填土后检验沟槽密实度情况,要确保达到规定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污水管道施工作为道路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避免污水管道施工存在质量通病问题,要从准备工作入手进行控制,并逐步加强沟槽开挖、管道敷设、沟槽回填环节的管控,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污水管道施工水准,建立井然有序的市政工程系统,保障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柯东.试论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J].居舍,2021,(06):42-43.
[2]叶文广.市政道路工程污水管道预防渗漏施工技术[J].居舍,2021,(02):59-60.
[3]孙坤厚.市政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和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1):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