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防裂缝技术 蒙镇波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蒙镇波
[导读] 摘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对于漕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广西华禹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广西  530000
        摘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对于漕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水利工程的施工不科学,也会引起将来的水患危险。可见,水利施工中的稳定性极其重要,说到稳定性,就免不了提及水流疏通。洪水如同猛兽,稍有不慎就会对经济、财产甚至生命带来危险,因此为了做好水利堤坝的施工,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水平标准,处理混凝土裂缝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以此为题分析一下水利工程的施工中,防止裂缝技术有哪些措施,希望对今后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水平可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
        1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材料方面的原因
        堤坝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与水常年浸泡有关系,而既然是水利工程,就免不了常年浸泡,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堤坝工程的选材问题。那么,如何能够科学的选择堤坝施工材料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堤坝的材料是混凝土和砖块的结合,混凝土的材质非常重要,一方面需要根据水泥的特点添加沙子和石子,一方面对于其它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也有很繁琐的要求,一旦技术人员对这些要求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确切,就容易导致比例失调,这样的混凝土用在堤坝上,就容易产生气泡。也就是说是原材料混凝土的成分应用不科学,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继而出现裂缝,强度偏高等原因。如果堤坝的强度偏高,就会释放大量热量,墙体本身有热量,在加上冰冷的水常年激荡,就增加了裂缝的发生概率。总而言之,堤坝发生裂缝,往往是冷热交替给激的。本身水泥的抗裂性较弱,而且强度偏高,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持续积累,就会造成内部温度的增加,产生内外的温差,结合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同时存在,如果不能平衡这两种力的作用,就会出现裂缝。这就是大坝出现裂缝的原因。因此,堤坝出现裂缝,不一定是因为施工的问题,这是水泥的特性。
        1.2塑性收缩方面的原因
        水分本身是会蒸发的,所以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也是水分渐渐蒸发的过程。水分流失,混凝土的体积自然会发生改变。因此混凝土的收缩会对混凝土本身的结构造成一定的约束,因此混凝土会产生收缩应力,这样一来收缩应力和混凝土的抗拉力,形成对比,失去平衡,就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这就是水泥大坝长时间会出现裂缝的原因。
        1.3温度控制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的制作,是由水泥、沙子和水和在一起的,因为水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会产生影响,我们叫做水化热影响。因此混凝土内外会出现温度差距。温度差距是使水泥产生热胀冷缩现象的根本,因此会产生裂缝。
        1.4施工行为方面的原因
        在水坝的施工过程中,有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选择配料的时候,浇筑的时候和养护的时候,就不一定是按照常规的规范进行,因此施工不合格也会造成堤坝的开裂。此外由于水坝的施工现场往往脏乱,不好控制约束,这也导致了施工工人心理上的自由散漫,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工序的规范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防裂缝技术
        2.1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过程
        在水泥的拌和之前要对材料进行质量和特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必须要严格分析检测使用效果,从科学的角度上确定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具体要点如下:拌和之前,先检测原材料,要保障原材料呵护检验标准,从而用科学的配比去搅拌混凝土。拌和的顺序如下:利用后掺法拌和添加剂,根据材料配比对其他原材料进行进行添加和搅拌。原材料置入搅拌机以后,首先予以干拌,干拌时间为1~2min,搅拌均匀后进行水和外加剂的添加,对此拌和2分钟左右,继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理化性质,符合标准后再进行混凝土运输。
        2.2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注意许多数据,一个是浇筑厚度,一个是施工现场的温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混凝土施工环节进行施工,这样也是控制好混凝土裂缝的重要途径。要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为2~3cm。

当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温度超过20℃,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需要依据材料特性来进行严格管控,如果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间歇的时间太长,就容易失掉水分,这会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浇筑后的密度。因此,振捣和浇筑是有紧密的关联性的,振捣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合理选择,要保障在振捣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出现漏振、过振和少振的现象,这也是对振捣力度和速率的严格要求,这样做可以避免由于振捣过大而导致的钢筋结构受损。
        2.3做好温度控制工作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出现裂缝,这也与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水泥的选材中,要尽量选内部热量较低的水泥材料,这样可以减少水泥化热的现象,从而减缓混凝土温度差的问题;水泥在搅拌之前是粉状的,这些粉状水泥如果大量堆积在一起,经过太阳光的暴晒就会出现凝固的现象,大大减少水泥的可用度。没有经过搅拌的水泥粉能够凝固成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构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本身的特性。水泥熟料矿物遇水后会发生水解或水化反应而变成水化物,由这些水化物按照一定的方式靠多种引力相互搭接和联结形成水泥石的结构,导致产生强度。因此在保存水泥材料的过程中,材料保存过程中,不要大量堆积,要配备料仓或凉棚减少阳光对施工材料的直射,降低砂石料温度。
        春夏季节,由于气温回升,而且降雨量开始逐渐加大,因此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混凝土会产生变化,这不利于浇筑质量。由于温度升高,水分会过多流失,而由于降水量加大,会使混凝土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这是混凝土加速老化,出现裂痕的原因之一。为了尽可能的不使混凝土的质量发生改变,对此,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要合理安排浇筑时间,尽可能将浇筑作业计划在上午7-10点或下午施工,避免使混凝土浇筑处于高温状态下作业。夏季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了控制内部温度,减少施工裂缝,可以配置冷却水管。
        3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
        3.1表面处理法
        混凝土如果真的出现了裂缝,应当及时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一般有涂抹法和补贴法。这是对于较细、较浅的裂缝的处理方式,涂抹法不必多说,就是将未凝固的混凝土涂抹填充,等待晾干即可。补贴法主要适用于细微裂缝的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防水片。
        3.2灌浆法
        灌浆法是指用混凝土和胶结材料相结合,这样质地密度更大,对于封堵和防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相应的胶结材料一般是采用聚氨酯和水泥浆等材料制作,这对于比较大的裂缝能够起到很好的堵漏、填充的作用,而且在整体上,起到了优化整体结构,更加起到防渗的作用。
        3.3填充法
        所谓的填充法是将专用的修补材料填充在裂缝中,从而达到修补的效果,这种方法用来填充较宽的裂缝,修复起来是比较方便的,而且施工的成本也比上述的方法更少一些。所以为了减少成本,并且在裂缝中可以采用填补的方法进行的话,这是最好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实用。
        4结语
        从本文的详细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混凝土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因此混凝土本身的质量是否能够达标,关系到水利工程本身,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混凝土材料的生产质量关系到水利大坝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决定了大坝建设的使用寿命。尤其是混凝土裂缝问题。从科学选择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过程,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做好温度控制工作,采用合理的养护方法等措施入手,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并且对已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加强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凝土裂缝,使水利工程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守贯.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1(03):24-25.
        [2]夏显斌.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浅述[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2):58-59.
        [3]刘宏志.探讨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防裂缝技术[J].珠江水运,2020(21):54-55.
        [4]姜博瀚.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0(18):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