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允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在建筑工地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建筑材料整体的质量会对未来建筑物成品的质量以及建筑物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建筑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在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受众多因素影响,导致材料的检测结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最终出现了误差。所以,需要针对其具体的检测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检测质量,才能实现建筑物长久使用,为我国建筑行业后续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材料中影响检测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引言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建设前,需要经过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以确保材料是否符合建筑工程的标准和需要。建筑材料是指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地面、建筑外表及建筑屋顶等各种区域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基本建筑材料有水泥、钢筋、混凝土及其他的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基本材料。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材料也有在进行不断地细分,根据物质的性质主要分为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两大类型,若要是按照使用功能来区分就可以分为墙体或者结构材料。建筑材料的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控,确保城市建筑的安全。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直接利用建筑材料进行建筑物的基础构造施工,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建筑从业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它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所以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基础材料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建筑物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太差就会给建筑物和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威胁,最终使得建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
1.2、确保建筑材料品质
建筑材料质量的保证方法大部分是依靠建筑材料的检测,通过对其进行检测,挑选出质量良好、信誉程度优良的厂商供应建筑材料。随着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检测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建筑材料监测的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材料通过专业设备的检测能够选择出质量良好,符合国家标准安全要求的材料,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工程进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节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1.3、保证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能够把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建设中,并了解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的设备和检测工艺的实用性能、效率性能及安全性能,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还能够充分了解建筑材料的构成,根据工程的施工现场设计出合理有效地材料配比方案,花费最少的资金来进行高质量的工程建设。
1.4、能够加大对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力度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加大监管力度,对各环节工作以及技术人员工作的开展均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能够减少不必要项目的开支。当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做到货比三家,同时还应对材料各方面性能数据进行记录,方便后续查看。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是物美价廉的,同时还要将材料高效、充分的应用到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速度以及质量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比如,在正式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现场材料进行抽查,在确保不存在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开展后续工作,通过此方法不仅能够加快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施工成本,避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造成影响。另外,选用高质量的建筑施工材料同样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稳定性以及耐久性,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不能仅仅看重当前利益,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减少后期不必要费用的支出,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当前我国建筑单位在进行材料检测时的现状
2.1、检测机构收费标准参差不齐
随着建筑材料检测数目的不断增加,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国家在检测收费方面的标准不能得到统一,进而出现了收费标准参差不齐的现象。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一些检测机构是根据所需检测的材料来制定价格,还有一些则是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规格进行收费,从整体来看,这两种形式的收费标准均低于设计、监理等工作,这便会导致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制约,没有足够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投入到检测工作中,不利于该行业的发展。
2.2、没能制定规范的监管制度,处罚力度不够
从当前建筑市场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在材料质量方面的检测均存在问题。而材料检测则是控制出现质量问题最为合理的方法,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国家对检测机构没能制定规范的监管制度,因此会出现一些虚假、以次充好的想象,甚至还有行贿受贿的行为,材料检测的公平性、透明性则因此受到冲击,另外,检测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技术均有待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威胁。
2.3、检测标准以及市场管理不严谨
由于目前我国在材料检测方面没有规定统一的制度,一些技术人员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没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检测工作,进而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各种问题,对判断建筑质量好坏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样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以及收益状况。除此之外,建筑市场也存在不规范行为。我国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检测时会选用一些独立的检测单位,受传统检测观念以及方式的影响,一些检测机构同上级单位之间的责任制度仍不能明确划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以及原则,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影响。最后,当前国家对材料检测市场的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一些不具备检测资制的机构也参与到检测工作中,因此会导致市场出现难以管控的现象,对建筑材料检测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3、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3.1、检测取样作业实践不规范
在现在的建筑工程用材的侦测和控制质量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之中侦测用材的时候,对用材采样也不标准。首先,在其取样时具有随机性,并且所占比例又非常高,很多侦测样品基本都是用材厂家自行上报的,这样就不能更好地对用材质量进行监测,同时也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且还会出现偷梁换柱的情况发生,这样就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具有真实性。此外,对原用材进行取样的时候,检测工作人员不能充分重视取样工作,不能将样品信息进一步展开,始终都是以偏概全,并且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检测人员也会经常出现抄袭等行为,导致建筑用材侦测与控制质量的效果大大降低。
3.2、设备仪器操作不规范
检测建筑用材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机械设备才能完成,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会使用比较落后的机械设备。对传统设备来说,不能对新用材进行具体监测,自动化水平不能更好地满足检测要求,因此必须要与时俱进,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对建筑用材来说,通常都会作为工程项目的基础,市场中的用材质量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偏差,许多小型建筑企业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水平都比较低,若在这种情况依然使用质量较差的用材进行施工,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用功能性比较强的检测设备对用材进行检测。对用材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时候要先保证检测标准以及仪器设备是符合标准的。因此在侦测之前就要保证相关检测设备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其他异常情况。还要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检测设备符合标准。此外,在操作上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或者按照相关设备的标准进行操作。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出现。
3.3、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水泥凝固前期,温度对其成分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凝结时间以及强度变化都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水泥就会加速硬化,当温度降低时,水泥就会缓慢硬化。因此,合适的温度对水泥的强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标准中对材料固化条件的检测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对具体实验环境的要求:实验模块在成型环境中的温度应在20℃+2℃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并且其相对湿度应大于50%,只有严格遵守规则才能有效减少系统错误。
3.4、检测工作者水平比较低
相关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建筑用材质量的检测结果。若检测人员没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或者知识掌握不牢,就会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后使得和实际结果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检测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明确质量侦测的好坏,有理论基础同时必须要有实操能力,必须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行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检测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操作技术才能严格监督用材质量的检测与使用,保证用材符合标准,在选择检测员工的时候要关注专业素养,当正式工作之后要定期组织强化训练。
4、消除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的建议
4.1、加大对建筑材料资质办理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专门部门能够做足准备,加大对建筑材料以及工厂的监督力度,确保各环节工作的进行能够符合国家以及政府的相关规定,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能够及时制止,并做出处罚。政府则需要将自身的监察作用发挥出来,加大对资质办理单位的审核力度,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另外,还应加大对即使人员专业技能的考察力度。在对建筑单位购买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仔细核对生产厂家以及安全许可证,保证材料证件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最后还应对材料的质量报告进行抽查,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为企业办理相关资质,最大限度杜绝劣质材料的出现。
4.2、加大对材料检测的抽查力度
为了统一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来约束检测机构的行为,针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能够有效治理。监管部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不仅要加大对材料生产合格证明的抽查力度,还应当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抽查,确保所使用的设备能够满足检测需求,此外,针对同种类型以及性能材料的检测结果应进行整理,在最后验收环节需要有监理进行监督、指导。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应当加大对生产许可证以及相关标志的检查力度并仔细研究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出现劣质产品,防止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造成威胁。总而言之,建筑材料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材料所设计环节的抽查力度,保证各项材料的数据均在规定范围中,进而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不因此受到影响。换言之,有关监管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验收,保证各环节工作的质量。
4.3、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的高低对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检测机构应定期为技术人员召开培训会议,并向其讲授近期社会上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应将责任划分到个人,确保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效果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除此之外,还应提供给技术人员们足够的学习机会以及平台,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要想能够将建筑材料检测的作用发挥出来则应当集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养,对员工们的工作状况以及效率进行考评,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当出现问题时要能够明确责任人,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员工可以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员工们专业能力以及技能的提高。
4.4、完善检验室管理
试验室的环境对建筑材料样品检测准确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对试验室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检验工序进行材料检测,做好设备仪器、检测标准流程等方面的管控,定期维修保养器材,定期考察检验人员专业能力。可以设立专门的检验、研发部门加强试验室管理,重点管控好新工艺、新材料的检测工作。在检验室管理中,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是管理的重点。应当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检测人员是保证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前提,为了将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需要从引进优秀人才和培训两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在招聘阶段要加强人员专业技能的考核,从源头控制企业检测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养。企业还要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检测队伍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入新的检测技术,将检测人员的经验提升,提高检测的质量、效率。
4.5、将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进一步优化升级
通过直接购买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引进其他国家的成熟检测技术是最直接有效地提升检测质量的一种途径,但是长久来看,依靠其他国家的技术和设备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不仅会受到他国的技术制约,还会约束本国的技术发展。当前,各个技术领域都在向前发展,逐步迈入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所以施工材料检测设备和技术也需要朝着与时俱进,增强服务能力。通过购进数字化智能设备,不仅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先进的检测技术能够保障检测结构,减少误差的产生,在提升精度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传统的检测技术以及落后的检测设备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增加检测时间,还会导致误差的增大,因此,通过一步步将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就能够实现我国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高效的检测,以保证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进而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笔者结合建筑行业施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检测过程中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建议,希望能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汪银广.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6):107.
[2]赵通.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居舍,2019(24):38.
[3]李海龙.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门窗,2019(15):227.
[4]季凯.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76.
[5]杨香灵,任运运.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门窗,2019(10):27-28.
[6]刘以臣.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居舍,2019(13):34.
[7]蔡锐锋.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J].广东建材,2019,35(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