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建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现浇楼板作为结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在耐久性和使用功能上充当着重要角色,也在观感上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要点,并采用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工具,有效地控制现浇楼板的标高、平整度及外观质量,以达到影响生产力的效果。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现浇楼板;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住房消费及房地产的发展,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普遍,但往往由于现浇楼板施工中的标高、平整度及外观质量难以达到下道工序施工要求,故不得不采取砂浆找平层的处理措施。这样,既浪费大量的人工和材料资源,又要费较强的施工工期。我公司在施工中研究出了现浇楼板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要点和保证质量的控制措施,实现了理论技术向工程应用的转化,解决了以往现浇楼板施工中的标高、平整度、外观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工艺特点
2.1该工艺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操作方便,采用的标高控制器按标高线对楼面标高进行总体找平,并采用3m刮尺刮平,简单轻巧,成本低,操作人员可随身携带,使用时间不占用工期。
2.2有效地控制现浇楼板的标高、平整度及外观质量,可省去以往楼板砂浆找平层工序,减轻结构荷载,减小了人力和自然资源投入,节约施工工期,质量容易保证,并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2.3抹压后的现浇砼楼板、墙柱边角处、降板处等应二次抹压,确保平整密实,然后及时覆盖或浇水养护。
3、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现浇板楼板结构施工
4、工艺原理
4.1本工艺是利用标高控制器及刮尺配合人工、机具来完成楼板混凝土的铺注、标高控制、振捣整平收面工作,使现浇楼板混凝土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4.2“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是一种由底座、固定杆、调节杆、基准板及锁卡组成,用于控制混凝土楼板面标高及平整度的器具
4.3本工艺是现浇楼板的模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用铁钉按一定间距布置固定在模板上,再利用水准仪测量,将基准板顶面标高调节与楼板顶面标高齐平,然后采用锁定机构固定调节杆。铺注楼板混凝土时,根据基准板顶面振捣并用刮尺整平收面。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抄平放线→搭满堂脚手架→模板加工→模板安装→绑扎梁、板钢筋→安装管线预留、预埋→预埋“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抄平、调节基准面标高→隐蔽工程验收→浇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拆模,清理。
5.2、操作要点。清水混凝土楼板施工对各分项工艺要求很高,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有很大不同。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支撑系统设计、模板工程设计、混凝土施工浇筑设计、混凝土的养护、修补及成品保护等。
5.2.1支撑系统的设计
梁板采用满堂脚手架,普通住宅工程模板支撑架体搭设不应少于三层,施工层架体水平拉杆不应少于两道,施工层下层架体水平拉杆不应少于两道,施工层下下层架体水平拉杆可以拆除、但立杆不应拆除。高层住宅水平模板应不少于三套,竖向模板不宜少于两套,拆模模板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支持顶部最好采用可调支撑托或双扣件,必须经过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验收,以保证支撑的可靠性。
5.2.2模板工程设计
清水混凝土施工用的模板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根据建筑物进行设计定做,模板系统不仅保障了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而且是混凝土面层的效果,是混凝土面垂直度、平整度决定性因素,同时模板面与混凝土面间的隔离层是混凝土面层是否出现蜂窝、麻面原因之一,所以模板设计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重中之重。
5.2.3混凝土施工浇筑设计
5.2.3.1楼板面的标高控制。在梁板模板及钢筋安装完成后,将“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按一定间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2m)布置在楼板面上。再根据楼板设计标高要求,采用水准仪测量,将“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的基准板面调节与楼板面标高齐平,并将其锁定机构固定牢固。
5.2.3.2楼板面整平收面
清水混凝土楼板着重强调的是楼板面的平整度及表观质量效果。整平收面时严格依照“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基准板面进行收面整平。首先用3m刮尺对楼板面进行收平(将楼板表面的浮浆赶除),带楼面混凝土收水后,采用木抹子进行2~3次收面(也可采用收面机进行抹平),防止楼面裂缝出现。
5.2.4混凝土养护、修补及成品设计
5.2.4.1混凝土的养护需进行混凝土裂缝计算,根据计算要求决定养护方法;常温时楼板面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墙柱体采用养护剂养护;冬季施工期时楼板宜选用加覆盖毛毡保温方法养护,墙体宜采用混凝土养护剂保温方法进行养护,当气温过冷时不宜进行混凝土施工。
5.2.4.2楼板表面处理
完成后,将楼板清理干净,对局部有缺陷进行修补。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完成2米左右的压光后,采用长柄棕刷对楼面进行拉毛处理。
5.2.4.3混凝土成品保护方法设计
该工艺强调的是清水混凝土楼面施工,对浇筑完成的楼板面的成品保护方法尤为关键。在浇筑完成楼板混凝土厚,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上再加盖一层毛毡,对楼板面进行保护。在施工期间,用于覆盖保护的毛毡应覆盖后及时洒水湿润,以防火灾事故。
6、材料与机具准备
6.1材料准备
竹(木)胶合板模板、搭设模板支撑体系用的钢管、扣件、可调支撑托、钢筋、混凝土、养护及成品保护用的毛毡等。
6.2机具准备
6.2.1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机械(尽量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杆。
6.2.2混凝土振捣机具。插入式高频振捣器。
6.2.3“现浇楼板标高控制器”。
7、质量要求
7.1首先把握好给原材料的进场质量关,及时对各原材料进场安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及法律要求进行抽样实验,确保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7.2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模板安装工作,确保支撑体系的可靠性。
7.3楼板底模安装完成后,在模板上弹线,然后以轴线为依据对梁、板的尺寸及轴线定位进行检查,仔细检查其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准确,有无遗漏的预留放线洞口等,防止剔凿混凝土。
7.4对各专业施工队上的交叉作业面的时间顺序做明确规定,严格按程序施工。如水电预留预埋管线必须在楼板底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注意成品保护。
7.5梁、板钢筋绑扎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控制,上部钢筋严禁超出楼板标高。
7.6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应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常马凳。第一排马凳距构件边缘距离宜为300mm,马凳间距不大于500mm(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间距不大于300mm),负弯矩钢筋末端应设置马凳,马凳钢筋直径应不小于5mm。
7.7“现浇楼板标高控器”的布置,严格按方案设计间距布置,安装完成后,须基准板面标高进行复核检查,防止测量误差。
7.8楼板面整平收面质量控制是本工艺的关键,必须根据质量标准,进行过程跟踪控制,将楼板面初平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7.9楼板模板拆除必须要有混凝土拆模试块的实验报告,并符合现行规范相关要求。
7.10楼板表面有局部缺陷时,修补的颜色要一致,修补形状要规则美观。
8. 结束语
清水混凝土楼板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混凝土,做到“上不抹灰、下不找平”,减小了楼板的荷载,降低了建筑物的造价。有利于环保:清水混凝土楼板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找平,减小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缩短了建筑施工工期。消除了诸多质量常见问题:避免了抹灰找平层开裂、空鼓导致脱落的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楼板裂缝、表面不平整等质量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