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林为人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林为人
[导读]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可用面积不断缩小,建筑工程施工常面临着复杂恶劣条件,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工程,具有容纳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对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州瑞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200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可用面积不断缩小,建筑工程施工常面临着复杂恶劣条件,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工程,具有容纳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对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地基和桩基施工的研究,利用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时,地基基础是首要完成的工作。由于民用建筑向高层化发展以及我国地形气候变化大的特点,对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是施工技术上还是管理措施上都必须严格要求,不断创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质量可靠。
        1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含义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的土地,是建筑物的承载体,而地基又分为天然地基和人为地基。比如说瓷砖基础和混凝土基础,因此地基作为房子的承载体必须要根基稳固。桩基础,是属于基础的一种,通俗来讲就是在地基上打上柱子,使其能够更好的承载建筑物。桩基础的承载力高,并且沉降力比较均匀。所以,地基基础搭配桩基础可以使房子更加的牢固。
        2建筑地基和桩基的施工难点分析
        2.1容易受到现场施工条件的影响
        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区土质条件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条件也存在很大差距。如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造成土壤颗粒密度小,土质结构不稳定,增加了施工难度。而东北地区气候寒冷,长期处于低气温环境下,土层中含有较多冻土。若气温变化,冻土融化或结冰,将影响地基施工质量,造成土质沉降不均匀问题。在地基和桩基施工前,需要全面考虑地质条件进行施工,将土质条件和现场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2.2地下水处理问题
        在对土建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因为地基比较深,甚至有些断位处于地下水位下层,此时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受到侵蚀,发生沉降、形变,如果不能对此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
        3.1高压注浆地基施工
        采取高压注浆施工前,先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处理,再实施注浆施工。钻机钻孔前,提前平整场地,保证钻机机械设备平整,钻杆垂直于地面。若发生偏移,偏移角度不允许超过1.5%。对钻机工作进行检查,确定钻机正常运行,安全措施保证做到位。完成准备工作后再进行灌浆施工。成孔施工应当根据土质条件,合理选择成孔工艺。若土层标准贯入值N<40,可使用钻机直接插入注浆管。一般情况下,先使用钻井成孔施工,然后再插入灌浆管。用钻机提前成孔,需要保证成孔的直径控制在75~130mm范围内。完成成孔施工后,再进行注浆施工。施工前需要检查注浆口以及输浆管,检查注浆口是否通畅,各管道是否存在泄露。对节点进行检查,没有异常后才能进行注浆施工。完成注浆施工后,拔管清洗干净。拔管后再进行清洗。若浆体凝固地基出现下沉的情况,还需回灌施工,保证回灌高度达到设计高度。
        3.2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施工是先预制桩孔,然后在桩孔内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灌注桩施工时,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如果采用人工挖孔桩,土方量会很大,应重点考虑土料的运输。现在钻孔灌注桩应用越来越多,开挖浆池浆沟、钻孔、制备泥浆及吊放钢筋笼清孔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执行。钻孔灌注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施工质量及安全方面也有可靠保证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3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就是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进行桩基的制作,进而提升地基基础施工的效率。预制桩施工技术对桩基的预制作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保障预制桩的内部结构质量。通常情况下,预制桩主要将钢管预制桩或混凝土预制桩作为生产原料,两者各有优势。此外,预制桩施工技术还需要通过水冲、振动或者锤击的方式将预制桩打入地基之内,施工技术人员需依照项目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具体条件选择针对性的打桩方式,进而满足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要求。
        3.4强夯法施工
        采用强夯法施工技术期间,需准确确定夯点的位置以提高施工质量。在预压夯点的过程中,应通过推土机等多种机械设备为后续施工作业提供保障,使得地面更平整,提高测量精准度。在对施工现场积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在地面铺设砂石,且厚度为2厘米。在重力挤压作用下,地基紧实度会显著提高,确保结构稳定,以免引发不均匀的沉降问题。在土层处理中应用强夯方法,可对土层内水分加以处理,使得地基土层更加密实。
        3.5PHC管桩的静压施工技术
        以往进行柴油锤击加施工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较多噪声,甚至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作息,不利于人们的生活,但目前环保型静力压桩机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此类问题,不仅能使施工噪声不再出现,而且还能确保不污染环境,PHC管桩的静压施工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周期短、噪声低等。当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施工要点:首先,施工企业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性能,故障的排除,设备的检查与保养以及工作的原理有非常精确的认识,同时能熟练操作和保管设备,当在静压力桩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做到准确排除和上报;其次,施工设备的维修过程也需要上报人员与维修人员共同配合完成,当机械设备遇到保修期时,通常是及时与制造厂家进行联系,购买零配件维修或将设备送回厂家,考虑到工程施工周期的问题,如果维修时间过长需使用备用机。
        3.6排水固结
        土壤的排水固结就是指将土壤中的污渍水给排出去,使得土壤因为失水而发生固结,从而使地基更加的稳固。主要的施工方法就是:在地基周围设置袋装砂井,然后采用沉管法或水冲法对塑料排芯板进行成孔处理,并在孔内灌砂后进行预压,在进行施压的过程中可以加快土壤失水,从而使土壤固结,是土壤更加的紧实。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地基和桩基施工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稳定性。施工期间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选择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施工质量,达到承载要求。施工需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进行。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竣工,为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星.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8,4(18):98–99.
        [2]杨涛,李广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306.
        [3]张亮,杨灵峰.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16–17.
        [4]周芳贤.王喜红.浅论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居业,2018(11):136–137.
        [5]王秀娟.刘晓梅.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62.
        [6]刘巧林,申明亮,汪联欢.水利工程绿色环保施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7):143–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