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刘振兴
[导读] 摘要:城市地面负担越来越重,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大,有商场、酒店、办公楼、住宅区等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城市地面负担越来越重,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大,有商场、酒店、办公楼、住宅区等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在建筑项目的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顶部层和底部层的功能通常不同。由于平面视图中此标高的顶部和底部边缘、结构类型等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一个结构层(通常称为结构层)。下面介绍结构层建筑梁系统的构造块。
        关键词:建筑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要点探析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层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主要类型,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和具有一定高度,在外观和施工技术上具有较大特殊性,因此在施工上要求更高。为提高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层建筑施工更要注意受力问题,以避免自然灾害如地震对高层建筑造成破坏。而梁式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提高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具有显著优势。
        1转换层结构的提出
        近年来,建筑内部发展迅速,其功能从单个住宅建筑向多层分割段转移,导致建筑设计复杂多样。根据高级建筑项目的实施情况,顶部、中部和底部楼层为公寓/酒店、办公室、商店等,而不同楼层包含不同形式的结构设计,以满足空间需求。(1)空间维度:底面较大,所需墙较少,符合业务功能要求。中间面和中间面,设置一定数量的符合办公室需求的墙;顶部区域较小,需要设置更多的房间分隔墙以满足酒店和公寓的需求。(2)应对设计挑战:由于结构概念相对于建筑的空间要求而言是相反的,建筑要求是“空间、灵活性、变化”,结构要求是“安全、增重、渗透”等。在这种情况下,既需要考虑空间安全又需要结构安全的“正常”方法。因此,提出了转换结构,并成为高壳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理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理主要有三维设计原理、有限元原理和协同工作原理3种。其中三维设计原理是首要遵循和选择的设计原理,它利用CAD制图的方法,通过使用2个以上不同力学模型,如空间杆—墙板元模型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对梁式转换层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它可以保证在高度精准度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保障结构分析,使设计人员可以准确掌握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提高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科学性,从而避免结构设计存在漏洞。有限元原理是在三维设计原理分析计算整体结构后作为补充设计的一种设计原理,主要应用于局部转换层的有限元补充分析,如在拖柱转换结构当中的抽柱框架,就是有限元分析原理应有的、具有代表性的分析对象,在计算方位时要注意,在楼层计算数量取2~4层时,必须保证上部楼高大于下部楼高,只有保证建筑结构能够达到承受并传递荷载的水平,高层建筑的几何构造稳定性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协同工作原则主要通过统一来自各方向的力,使建筑受力以及承载情况达到稳定,确保建筑各部分可协同工作的一种结构设计原理。它是在三维设计原理、有限元原理2种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起到全面综合协调的一种设计原理,通过以上3种设计原理的综合支撑,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才能达到科学、合理,确保了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具体应用探析
        3.1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施工
        首先整个支撑体系涉及的范围面非常广,转换层较大。要保证能够支撑住转换层以下的每一层到地面或者地下室的重量,让整体结构能够承受压力。结构设计者要反复验算在转换层下的1、2层来模板的支撑力度,在每一根支撑架上都做好加强结构。现浇板立杆间距有自己对应的要求。在做相关设计时,要调整规格,依照量的长度来设置立杆,让普通梁发挥自己的作用。构筑转换成梁板的方式是混凝土浇筑,该工程楼面自重以及施工荷载都非常大,梁截面积大,整体的梁板非常厚。浇筑施工需要分成两次进行,先做墙和柱的浇筑,然后做梁板的浇筑。

工作人员要注意梁板模板支架情况,保证支撑体系可以和整体结构连接到一起,相辅相成,增加建筑施工结构稳固性以及水平稳定性,保证建筑安全。
        3.2钢筋工程
        梁底模支撑完毕后,捆扎转换梁的钢筋,具体如下:①设置钢筋支撑架。②在主筋的纵向位置定位划线。③在支撑和固定连接杆横向位置的④主筋上画下带钢的位置线,捆绑带钢。⑤在梁底、梁边设置25mm的垫板,卸下支撑后放下梁。⑥在模板上画出板底筋的位置线,绑好板底筋⑦自来水管道和电气管道后,系上板子的负筋位置进行绑。⑧调整间隔,铺上马的凳子。
        3.3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对整个施工非常重要。施工人员需要用专业的方法,确保支撑系统完全满足稳定性和载荷方面的要求。施工者必须观察安装模板的实际作业状况,观察是否有变形等问题。如果进行实际施工处理,防止漏胶现象,发现变形或漏胶,就表示安装质量没有保障。施工人员要从实际情况着手,进行详细的检查、抽样调查,看模板和支撑架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钢管和紧固件的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发现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质量的材料,必须立即更换,检查入库材料的实际情况。如果距离过大,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套圈与柱根的距离大于200毫米。
        3.4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时,一般在梁式转换层施工时先进行立柱墙结构的浇筑。上述工作结束后,进行水平结构和筏板结构的浇筑。必须对纵向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别开展浇筑工作。具体浇筑期间应遵循“前中间、后周边”的原则。由于梁式转换层混凝土的用量相对较大,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减少内外温差等方法来减少内部的水合热。混凝土分层的间隔应控制在2h以内。为了保障印模的严密性,印模时需要移动印模棒时,其半径不得超过400mm,上层浇筑的混凝土为50mm。在分层混凝土上完成二次振子后,必须继续浇筑下一层以确保封闭性,并使两层间的边界部分成为振子。节点现浇混凝土时,如果局部区域钢筋过密,则在浇筑前确定浇筑方案,确保浇筑顺利,及时调整浇筑、捣固方式。进行墙、柱等纵向结构浇筑时,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侧模的检测,提高混凝土浇筑的密度。墙、柱结构浇筑完成后,18h后进行浇筑质量检测,其间可采用超声波仪器等。混凝土养护期间覆盖一定厚度的塑料膜、草袋等,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养护工作达到14d,需要24h洒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振动完成后,表面必须按照工程要求处理,方法是用铁镐或木镐反复压在混凝土表面,直到工程所需的表面变干净。收获的好坏取决于时间的把握。一般来说,图章完成两次后会收到一个面条。最重要的是,在最初凝固的几分钟前收到第二个面。这样收到的混凝土面条光滑,不易破碎。
        结束语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模板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转换成模板的施工,都关系到了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施工单位要控制整个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为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凯亮.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7-8.
        [2]邹全.浅谈高层建筑梁式转换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1):41.
        [3]吴永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77-178.
        [4]刘畅.有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78-179.
        [5]黄震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要点探析[J].四川水泥,2018(12):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