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113251988****XXXX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作为连接各地区的重要纽带,我国的路桥工程项目建设里程也有了明显增长。同时,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提升,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想要有效提升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管理。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路桥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相应的项目管理工作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性基础工程,而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点在于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把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城市道路带来了压力,为此,严格把控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城市化进程顺利发展的保障。然而,在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施工管理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
2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裂缝问题
2.1.1收缩裂缝
收缩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诱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塑性收缩,一般在混凝土浇灌后5h左右发生,混凝土中水和水泥之间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导致水分流失,骨料下沉,从而产生裂缝。此时,混凝土质地较为柔软,会形成塑性收缩。在骨料发生下沉时,钢筋会在较大程度上起到抑制作用,导致混凝土中钢筋周围出现裂缝,裂缝还会沿着钢筋方向不断延伸。另一种是干缩。混凝土可对桥梁结构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混凝土硬化后,所包含的水分蒸发,自身体积缩小,而表面和内部水分蒸发速度不同,导致整体收缩不同步,混凝土表面将承受较大拉力,当拉力超出混凝土承载范围时,便会在表面产生裂缝。
2.1.2温度裂缝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水与水泥的化学反应会导致温度升高,使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一旦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需用循环水或调整水与水泥的比例来合理控制温度,从而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趋于一致。此外季节差异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在冬季桥梁施工中,如果未对混凝土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也会导致混凝土温度不稳定,内外温差较大,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若使用T梁的方式不当也会形成裂缝,如果在焊接支座与调平钢管时出现问题,焊接周围的温度急速上升,便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和质量,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2.1.3荷载与钢筋锈蚀裂缝
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在动静荷载及次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荷载裂缝。因此在工程实施前的调查环节,技术人员如果对此缺乏认知,则会导致地势和地质条件调查数据不够准确。在桥梁施工中,设计不科学、使用材料质量未达标、养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较高的承载压力,也会使混凝土在次应力的压迫下产生裂缝。此外,桥梁在常年光照和风雨的侵蚀下,钢筋会严重受损,导致出现裂缝,究其原因在于桥梁受自然因素的侵蚀后,自身承载能力减弱,钢筋因侵蚀而体积增大,使得周围混凝土所承载的压力也变大。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若不及时采取必要的养护手段,则极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与行车安全。
2.2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缺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路面下方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管道,因此,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例如在管道施工中,若沟槽回填工作不合理,没有将路面拍平压实,那会非常容易出现路基不平稳。
再者若沟槽回填工作中,土厚度过高,内部密度不均匀,那么经过长期的碾压,管道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就会出现破裂现象。另外若回填过程中所使用的土质不合格,经过车辆的作用,会引发路基沉降问题。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3.1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
对于道路桥梁项目中所存在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处理,以满足项目的运行需要。土工格栅与加筋施工技术是当前应用到国外的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昂视,其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对于道路桥梁所存在的路基沉降严重的问题,可以直接把覆盖材料粘贴到桥梁的外部位置上,可以使得桥梁的受力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具体的实施环节,要结合沉降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路面修补、填筑、置换、压实、灌注等方式,可以更好的消除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影响,提高工程的综合性能。
3.2裂缝问题处理技术
3.2.1优化施工配合比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重视混凝土各项组成材料配比工作,应依据实际的工程需求,进行不断的试验,最终确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比例,构建最佳的混凝土配比方案,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道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标准。在不能削弱道路桥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控制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不断优化材料配比。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可加强集料配比实验工作,选取不同规格的集料进行全面的实验,最终筛选出符合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要求的集料进行有效施工,进而保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降低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概率。
3.2.2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要想实现混凝土结构裂缝减少的目标,既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混合料的配置工作,也要重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工作。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可有效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裂缝的产生。在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后,内部的温度会在3~5d内升至峰值,随后出现回落现象,进而使得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所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降温中,可使用冷凝水管,达到混凝土构件的降温目的。另外,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可运用先进的搅拌施工工艺,旨在降低混凝土施工混合料水化热。先进搅拌施工工艺的运用,可以抑制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聚集的趋势,进而保障混凝土结构的紧密性能,持续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
3.2.3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在混凝土结构完成施工后,应重视早期水养护工作,对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有重要作用,有效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产生。例如:若是混凝土结构的水灰比较小,且小于0.4时,可采用湿麻袋养护方式予以养护,依据水灰比的大小,确定养护时长,即水灰比越小,养护时长越长。若是在混凝土配比中含有膨胀剂,应重视养护方式的改变,满足膨胀剂的水分需求,以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7~15d,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若是混凝土结构不重视早期水养护,在完工后直接暴露在日光下,则会增加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的风险。现阶段,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可采用的潮湿养护方式有湿麻袋、洒水养护及防水纸、塑料布养护等。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不断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控制,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而有效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伟.简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6(14):189~189.
[2]刘润朝.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122~122.
[3]何娟妹.探究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