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黎华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摘要:各类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作为机械化施工的物质技术保障,它的运行管理影响着项目整体的风控管理水平、也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与工程进度。基于此,做好和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非常有必要,本文就大型市政施工项目中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施工项目;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已经跨入了机械化时代,建筑机械化施工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更能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建筑机械设备已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施工生产作业。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作为机械化施工的物质技术保障,它的运行管理影响着项目整体的风控管理水平、也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与工程进度。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可以有利于机械成本的有效投入、提高机械施工的效率、降低项目施工成本;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有利于改善施工技术、提升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有利于降低施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提升文明施工总体形象。
1、项目概况
上海某大型市内快速道路工程,西接北翟快速路,东接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全长约19.1km。其中占据工程主体的II标段工程造价36亿,施工计划工期6年,全长约8KM。主线采用一台15m级超大盾构施工;隧道按单管双层双向六车道公路布置,工程涵盖圆隧道推进、圆隧道内部结构、隧道两侧道路施工、桥梁改建以及相应的道路排水、管线及通风系统建造等附属工程建设。具有施工工艺繁多,建设和环保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工期紧等特征。
2、机械设备管理在大型市政施工项目中的特征:
根据以往的一些资料查阅,在操作失误导致的重大事故占6%,没有定期维修发生的事故占38%,由于未保养发生的事故占56%,每年机械维修费用支出,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部件失保失养,加大磨损,降低使用寿命所致。如果机械设备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保养费所占的比例更大,而且,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当,不仅对设备本身造成伤害,更影响了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需求量大
大型市政项目所涉及的作业面较广,配合各个作业环节的施工需求,所配备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施工需求量大,贯穿在整个施工现场,有着各种型号、不同工作性能的机械设备,这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而言增加了复杂程度及繁琐性。
(2)各类机械设备交替更换、进出场频繁,管理不易受控
随着工期、作业面、施工节奏等因素的变化,为匹配生产进度需求,需要各类机械设备交替更换作业,同时为提升机械设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需要将闲置设备退场,需求设备进场,如此反复,会导致机械设备进出施工现场更加频繁,从而增加了现场机械设备有序管理的难度。
(3)机械设备工作量庞大、使用频率高
大项目工期紧、生产任务重,需要某些机械设备长期、高频率的投入施工作业中。在此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生产、提升施工效率,就需要使机械设备能够长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尽量减少机械故障的突发频率,这就需要更加细致的开展机械设备检查、维护、保养等各项工作。
3、大型市政施工项目中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常见问题分析
(1)在当前的施工机械管理过程中,很多单位都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从思想上对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加以重视,没有意识到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同时在机械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机械养护制度,有一些机械存在安全隐患,仍在进行工作,机械存在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没有及时的去发现问题,这也给机械增加了一些安全隐患。
(2)有一些单位,由于自身经济的约束,没有办法采购最新最适用的机械,仍然一直在使用传统机械或者老旧机械,甚至有很多是被市场淘汰的机械,所以也极大的制约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也给施工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多隐患。
(3)在一些单位,由于为了控制成本,只能尽可能的缩短工期,日夜加班赶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机械一般都处于超负荷运转,这样长久下去,也会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
(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机械也越来越高科技也复杂化,无论是维修还是保养,都离不开高素质的高水平工专业人员,多数施工单位都不具备组建这样高水平维护团队的能力,所以在机械的维护保养,还有日常的使用中,都缺乏规范的专业性的指导。很多隐患问题都不能及时被发现,机械出现故障,一般也得不到专业维修,很容易造成二次破坏,更加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
4、机械设备管理在大型市政项目中的应用
(1)机械设备的分类管理
施工现场种类繁多,型号、规格、工作性能及作业特点均各不相同。
例如用于垂直或水平吊运重物的起重机械;用于基坑开挖作业的挖掘机;用于各种桩基础施工的桩工机械;用于钢筋加工成型的钢筋机械;一些方便携带的小型工具设备。大量的机械设备参与施工作业,必然带来繁重的管理工作。为了有序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突出设备管理内容的侧重点,可以把机械设备分为以下三类:重点监控机械设备、一般受控机械设备、其他周转工具及器具,并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及管理重点,来确保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管理受控。
(2)机械设备的常态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导致机械设备进场退场行为的频繁发生,在频繁的机械设备更换过程中,往往对机械设备的有序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因素,也对机械设备常态化的运行管理增加了难度。即要满足机械施工生产需求、确保机械安全生产、还要做到提升机械施工效率、降低机械施工成本。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管理从制度建立到过程管理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并实施。
首先,在项目施工初期,根据施工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等综合因素,就机械设备的选型和使用周期编制施工设备总体计划;机械设备选型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并结合施工需求最终确定机械设备最优选型。
其次,分包单位作为施工生产的实施主体,是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管理者。通过开展有效的管理交底使分包单位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流程、要求及管理模式,落实具体管理细节及管理职责,使分包单位能更好的配合进行设备管理。并在“三定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网络。
然后,通过精细化各道管理工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从组织设备进场、验收登记、资料核验报审、挂牌标识、操作人员交底、现场运行管控、安全管理、维修保养等各方面严格把控,使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运行更加有序,达到常态化的管理目的。
(3)加强现场检查、维护保养的力度
机械设备在长期且高频率的使用中,会加速易损件的老化、零部件的磨损,从而引发机械设备故障。机械故障不仅会降低机械施工效率,拖缓施工节奏;突发的机械故障还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为减少机械故障发生频率,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现场检查、维护保养力度。
现场检查是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过程,也是提升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有效措施。可以利用日常巡检、周期性检查、针对性检查等多种形式,全面细致的检查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处理潜在设备故障,消除机械施工安全隐患,保障设备完好运行。
设备维保工作可以采用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两种方式进行。对现场设备的日常维护落实专人负责,做到“定机定人、日清日检”。日常维护内容主要包括:保持机械设备清洁、检查运转情况、紧固松动的螺栓、查看各部件、仪表的情况等。可以在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或停机前后分别完成。针对某一设备在现场的使用频率和设备状况,制定保养周期,运用“十字作业法”(清洁、调整、紧固、润滑、防腐)完成对该设备全面的定期保养工作。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技术性较强的设备维保工作,可以请更专业的维保单位来完成该项设备的维保工作。
(4)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实施现场机械设备运行的管理过程中,对现场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机械故障或设备运行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并制定相应措施,不断改善和提升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能保障机械设备能够有效使用,主要途径是要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所以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相关专业技能,并且要在思想上对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加以重视,这样才能为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保证。
(1)根据施工要求,一般都会有很多种类的工程机械,所以需要对维保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类机械的操作规范和维修保养技能。
(2)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的机械也层出不穷。技术在不断向前更新和发展,所以相关的维修保养人员,应当随时关注各类机械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好新技术,紧跟时代步伐。
(3)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
基于时代进步,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线采集数据已经应用十分普遍,通过采用相关技术措施,就可以获得机械的设备性能、状态参数等一些专业信息,同时通过相关技术分析,可以获知机械运行中的一些健康状态等,从而发现隐患与问题,进而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高效和稳定。
5、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大型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是工程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必要性工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这个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的安全。所有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在思想上加以重视,同时加强培训,提升维护和保养的专业性,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机械施工过程中重大问题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明辉.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11(3):56-57.
[2]谢建军.基于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02).
[3]王春平.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方法[J].中华建设,201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