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桑红艳
[导读]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水一直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桑红艳
        身份证号:3713231981100608**   山东 临沂 276400
        摘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排水一直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良好的排水系统是评价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标准之一,为了更好地排水,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逐渐形成,主要包括管道、水泵塔、水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城市的排水功能。
        关键词: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管理
前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作为一项基础市政工程,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给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有必要优化配置和管理,以满足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
1.城市给排水管网概述
        城市化进程中的给排水管网系统由供水、排水、供气和供热组成,在城市化市政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管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工作包括给排水的各个方面,如调节网、集水管道、水泵、沉淀池、水塔等。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需要对所有工作环节进行全面优化管理。在工作过程中,网管路径的设计、管道的施工材料等任何工作内容都会对整个管网施工造成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泵供水的效率。施工中使用的不合格材料会导致管网工作中的泄漏率增加,从而导致市政给排水管网的整体经济运行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市政管理部门需要优化给排水管网配置,加强后续管理,从而有效控制给排水管网成本,提高给排水工作的稳定性。
2.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
2.1系统布局问题
        随着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覆盖率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给排水管网的综合能力。但是,随着给排水管网建设的加快,现有管网和新建管网不能完美对接和协调,不利于给排水管网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建设速度过快,与城市建筑发展规划不相适应。给排水管网的建设忽视了管网系统的配套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在给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管网容量、坡度和管径的设计非常重要,会影响管网效益的发挥。
2.2给排水管网安装问题
        在市政给排水管网的实际安装中,由于施工人员的差异,他们对实用技术和具体施工技术的熟悉程度也不同,不同的给排水管道安装方法也会不同。比如施工时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无法保证,球墨铸铁管的连接方式,钢管的焊接,取水口的处理方式等。必然会导致管网安装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管道的质量。
2.3环境变化和材料优化问题导致泄漏现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产生,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大量的城市建筑,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今,大多数市政排水管网是由传统排水系统的扩展和创新形成的。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加快,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城市内涝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及时接纳土木工程师设计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管网,以保证城市的排水功能。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新时期的城市给排水管网设计一般是在传统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减少给水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对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的措施
        3.1优化给排水系统整体布局
        给排水管网系统受运行时间影响,管道和系统损坏老化。在这种情况下,给排水管网的隐患增加,管网的不稳定和不稳定增加。对于旧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认真调查,彻底调查管网中仍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旧的地下给排水系统进行妥善处理,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修复和改造。

及时用新材料更换旧系统损坏的管道,提高排水管网的整体安全性和合理性。
3.2提高给排水系统应急能力
        首先,要提高给排水管网运行过程中的监控质量,及时处理爆管事故。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给排水管网信息,设立管网专项资金,将排水管网相关信息纳入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不仅有利于工作人员查阅,也便于管网建设过程中及时获取信息和数据,防范爆管事故风险;其次,完善管网流量监测技术,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完善给排水管网监控管理系统的配套,综合运用接管管理、水位监控等技术。确保工程师掌握管网的水位压力和流量,根据参数变化分析爆管事故的可能性,并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管网抢修部门。
3.3建设过程的优化
        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包括管道深度和基础支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工程的成本和管道深度。此时土体外侧属于冻结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会受到该区域外管道强度的影响,既然有冰冻区,就有非严寒区,后者确定的管道深度一般受管道本身直径、管道外部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不难发现金属管的存在。这类管道的覆盖厚度应控制在0.6米以上,除金属管外的非金属管道的覆盖厚度应控制在1.1-1.3米以上。因此,管道深度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是否为冻土区,还要考虑土壤结冰的深度。
3.4在材料上的优化
        对于给排水管网工程,有些设计需要更换管材。在更换过程中,应调查研究影响管材的主要因素,以确定地下环境的特征。从管材的基本性能出发,选择一些性价比较高的管材,并注意其使用寿命,是否能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然后进行合格性测试,厂家讨论价格,以保证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管道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3.5设计管道
        设计管道时,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管道的直径、基础、预埋件和高度,并制作详细的设计图。在管道的垂直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外部压力,以避免管道因压力载荷过大而损坏。此外,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防止管道因寒冷天气而冻结。通常采用最近测得的1: 500地形图进行定线。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适当减小影响不大的管道净距离。例如,供水管和热水管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5m,但如果使用质量好的管道,这两条管道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增加。设计小区给排水时,需要设计安装物业的管理,并调查当地施工水平。管道设计严格按照当地施工水平进行,并列出了管道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当工程垂直线之间有矛盾时,尽量使支管远离主管,不要弯曲管道,压力管道避开重力管道,尽量避开直径较小的管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城市给排水管网管理
        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管理也是重点。针对城市给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除了优化管网配置外,还应加强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规范施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加深对市政给排水管网建设的认识和重视,严格控制其质量,合理采用高科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监控和部署系统,帮助人们实时检查地下管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人员管理。此外,还需要建立工程质量检验体系。通过建立这一体系,可以使施工更加规范,加强和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结论:水资源的缺乏对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设计一个稳定合理的给排水管理系统,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宛骊.城市市政给排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4):157.
        [2]张华.简述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J].化工管理,2018(03):120.
        [3]郑元格.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