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期   作者:张慧萍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张慧萍
        临沂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然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在BIM技术和水利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指出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水利工程施工难度、信息沟通量、工程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BIM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种理念,能渗透到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进一步减少成本和容错率,提高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BIM技术使水利信息化逐渐得到完善,设计理念和方案可行度更高。BIM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使用空间,人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发挥BIM技术的最大价值,加快水利行业的快速发展。
        1BIM技术特点
        1.1可视化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模型设计中,多采用二维平面方案。模型中水利工程的三维效应相对较弱。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时,其设计图纸可能不具有明显特征,而BIM技术下的平面设计是三维图形。BIM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实现快速收购基本项目信息,并比较项目的计划消费和资本成本与实际施工。
        1.2模拟碰撞与优化
        BIM技术一项最基本的应用就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多方位、全过程模拟,这其中不但包括建筑物及构件模拟,还包括施工平面布置模拟、施工进度控制模拟,乃至建筑物建成后的管理及检修过程模拟。通过直观的模拟碰撞,提前发现问题,并通过项目管理优化,进而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成本与工期的控制等
        1.3协调性
        协调性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是重中之重。水利项目结构复杂,设计专业广。传统的设计是各个专业独立设计,缺乏专业间的交流,经常出现问题,因此会影响设计周期,耽误工期。而BIM模型包含各个专业的数据,实现了数据共享,让设计师能在一个数据环境下作业,设计师可以将本专业的设计成果及理念展现在模型中,让其他专业的设计师参考,发现问题,及时协商。BIM的协调性使得各个专业的人可以做到事前商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1)政府参与较多。水利工程往往资源投入巨大,工期较长,社会和经济意义同样重大,对建设地乃至国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往往是政府投资行为。(2)涉及部门较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涉及社会政治、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财政金融、城乡规划、工程技术、环境生态等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涉及的部门和行业较多,这是其他行业项目的建设所不能比拟的。(3)影响因素较多。水利工程施工经常是在崇山峻岭和大江大河上进行,受地质、地形、气象水文等诸多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4)工作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大多承受水的浮力、推力、冲刷力、渗透力等,且大多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整体施工和运行条件更为复杂。(5)质量要求高。由于附属工程多、工作条件复杂,且一旦失事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对质量要求更为严格。
        3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BIM技术侧重于精准建立和完善三维模型。BIM技术用三维承载信息的模型取代二维图纸,能生成立面图纸和二维剖面图纸,重点细化关键点的图纸。

三维设计软件可以详细地统计材料用量,这些数据在设计完成后可以一键生成,有工程量就可以出造价。施工模拟可以为后期施工和管理环节奠定基础。发现问题时,及时更改模型信息,同时更改施工图纸和工程量,减少设计变更,提高了水利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2决策阶段的应用
        初步的项目审批和可行性分析是水利工程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在水利工程初稿中,业主需要初步确定工程的功能定位和投资定位,并确保工程部、财务部、设计部和工程部充分及时的沟通。在此过程中,如果调整一个部门的数据,其他部门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项目决策的关键是一个顺畅的沟通平台。在现阶段,BIM技术可用于实现工程信息的共享,确保部门之间信息的一致性,并使各部门能够及时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并尽快做出决策。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应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规划,并对水利工程取得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参考图纸,预算编制和会计工作存在较大困难,BIM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和工程材料的周围环境,从而实现准确的成本估算和利润判断。
        3.3构建施工安全信息建筑模型
        水利项目施工中,重大灾害事故预防与风险源头监管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有效应用BIM技术,搜集分析工作结构分解、数据进度安排及模型属性数据配置等相关数据,可为全面控制项目安全隐患提供可靠的依据。完成进度绩效测量节点设置后,应用BIM技术可全面展示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BIM技术模型和现有安全规则标准与实践经验仿真,应用Tekla建筑建模工具,可为不同环境下合理应用的安全规则提供支撑。比如高边坡施工监控工作中,根据高处作业面及通道等临空边缘设置1.3m以上的安全防护栏,同时根据高边坡开挖施工中的安全监控标准,高边坡作业前清除干净杂物,开挖开口线4.9m外区域设置高度不小于2.1m的防护栏墙。
        3.4构建施工评估算法
        水利项目施工中,评估算法对项目安全评价工作发挥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水利项目施工安全评估中,BP神经网络纵向与AHP相结合的评估算法是比较常用的。其主要是根据BP算法网络模型情况,设置输入层、输出层与隐含层,通过以往连接的回路将误差信号逐层返回并逐层修改神经元权值。迭代优化整个环节,获得连接权值相关的铮调整优化后的样本。水利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评估系统中,通过分析以往数据明确具体指标体系权重;再根据水利项目部分研究样本。与此同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分析整合相关评价指标,获得神经网络最初样本信息。最后,管理相应神经网络,根据BIM技术系统检测情况,输入相关评测指标评分数值,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在实际施工中,通过评估指标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在水利项目案例库中储存记录具体数据,以此为分析最终系统评测效能提供可靠的参考。
        结语
        目前BIM技术在水利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但BIM技术作为继CAD技术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改变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现状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广及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BIM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有了极大推进。大批重点工程开始试点,对BIM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不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更细致、更精确控制施工中各个过程和阶段,彻底打破以前施工企业只重经验、不重技术的现象,推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更快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学森,黄琳琳.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51-152.
        [2]张春霞.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1(9):96-98.
        [3]李建.基于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5):171-173.
        [4]胡长明,熊焕军,龙辉元,等.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成本联合控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6(4):474-4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