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立建
枣强县水利局 河北省衡水市 053100
摘要:农业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社会建设基础性工程,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更好地发展。在农业汞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更多的灌溉水资源,从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文对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节水技术;优化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是为农作物种植提供灌溉水资源,但是传统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因为缺乏节水技术的应用,导致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近些年来,我国节水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许多新的节水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取得应用,从而提高了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使用更少的灌溉水资源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基础上,降低了总体水资源消耗量,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技术概述
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在传统灌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节约水资源为主要目标,对农作物类型进行分析,根据对对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采用精准化灌溉模式,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不仅能够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通过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从而降低农民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支持,提高农业种植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不只是降低农田单位面积灌溉水量,而是通过采用节水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从而为农作物补充足够的生长需要水分,同时降低了灌溉水资源的总体消耗,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建设生态环保型农业的有效方式。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但是传统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且灌溉效果不够理想,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主要因素就是农业水利工程中缺乏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国家提出了大力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同等水资源使用量的情况下,灌溉更多的农田,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必然举措[1]。
2农业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点分析
2.1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技术要点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为此需要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开展科学的设计。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前,技术人员需要到灌区做好调研工作,收集灌区的农作物类型资料以及生长所需水分资料,从而设计科学的灌溉指标,明确采用的高效灌溉节水技术,确保农业水利工程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与此同时能够降低水资源整体使用量。
在确定高效节水技术后,需要根据实际灌溉情况进行调整,在实际灌溉的过程中调整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从而能够使节水技术应用效果最大化,进而能够建设高质量的农业水利工程,全面优化水利工程建设效果[2]。
2.2灌溉水运输环节的节水技术要点
农业灌溉水资源一般需要经过一段距离的运输,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农业生产区域,需要完成跨区调配灌溉水资源。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经验表明,灌溉水在运输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浪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所采用的灌溉水运输为沟渠漫灌方式,这就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被蒸发和渗漏,从而导致灌溉水运输到农田时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损耗,所以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对运输环节采用节水优化技术。如采用混凝土渠道运水的方式,根据沟渠漫灌运输损耗的原理,水运输的节水技术需要重点从蒸发和渗漏两个方面进行处理。所以,近些年来我国部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采用了混凝土作为防渗漏材料,将其安装在运水渠道的内部,在渠道的内衬堆砌防水混凝土等,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运输途中的渗漏量,还能够提高运灌溉水运输效率,进而全面降低水资源运输途中的渗漏总量和总蒸发量,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多种不同的防渗漏材料,都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2.3灌溉环节的节水技术要点
传统漫灌的方式不但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还会因灌溉水的冲刷作用导致水土流失,将土壤中的养分冲走,所以需要改变灌溉方式。首先,可以采用喷灌技术,喷灌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会受到农田面积的限制,通过水泵压力完成水资源运输,在灌溉水通过喷灌设备的喷头后会变为小水滴,使灌溉水能够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中,从而提高农作物水分吸收率,但是喷灌技术不能在大风天气下使用,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其次,可以采用滴灌节水技术,滴灌节水技术是当前节水效果最好的一项技术,滴灌节水技术的原理是将灌溉水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提高吸收效果,并减少灌溉水在输送环节中的蒸发量,还能够一直杂草生长,能够防止土壤板结等多项问题的发生,但是滴灌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才能够在合理控制灌溉成本的同时,减少灌溉水使用量。第三,微灌溉技术近些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是指针将农田分为不同区域,采用精准化的灌溉模式,一般在大棚农田中使用,能够对灌溉水量进行实时调节,且能够根据不同农作物采用不的灌溉水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还能够通过管道进行营养物质输送,使营养物质能够更好地被农作物吸收,同时减少水资源使用[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阐述了多种不同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希望能够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出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灌溉水消耗,从而促进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牟斌.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 v.48(11):P.175-177.
[2]]刘辰星, 李淇涵. 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要点[J]. 江西农业, 2019, 000(024):P.33-34.
[3]乔源, 郑莉. 对农业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几点探讨[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06):P.94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