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波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加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现象已经日渐突出。为了促进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加强现代风景园林的建设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在园林设计中,尤其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光添彩,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引言: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中,通过各种各样的造景方法,以及丰富多彩的造景元素,以此来打造不同风格与类型的风景园林,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还能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接下来本文将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现状、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以及运用原则、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现代园林设计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园林设计者忽视了我国优秀的文化元素。其实,我国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非常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园林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没有突出自己民族的独特色彩,没有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园林优势。一方面,园林设计者忽视了设计内涵。对于园林的设计工作来说,园林外表的赏心悦目与实用价值只是其中的一个基础表现。设计的文化内涵才是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核心,是设计工作的灵魂所在。在设计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空有其表、却没有内涵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园林设计工作进行的时候,往往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元素,但是对于传统元素却所用甚少。传统文化元素与生态建设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相关的设计工作者缺乏对传统元素的有效认知与有效运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风景园林失去了生态价值。
二、传统文化的元素重要性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快,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居民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出现自然与人类的用地矛盾。同时,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钢筋水泥的建筑越来越多,居民对于自然景观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加强传统文化元素得的运用,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够为人类提供宜居的生存环境,还能缓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竞争压力,促进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另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来说,该元素的有效运用还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经济与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文化中景观的构成和应用原则
在传统文化景观中,主要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般情况下,自然景观是指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花草树木、河流、动物、植物等。这些与自然气候以及自然条件有关的水文状况、地质特点、植被特点等,都是重要的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人文景观是指乡村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等。住房特色、服饰特色等这些也都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该景观元素是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等共同造就的反映。
在运用传统文化景观元素的时候,设计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个是保持生命力。文化内涵是该元素的重要生命力。设计者在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时候,不仅要重要外在的形式,更要注重内在的文化内涵的体现。另一个是传承与创新。设计者在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时,应该结合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以促进其活力与持续发展。
四、传统文化的元素运用方法
(一)加强农业体验
对于现代的风景园林来说,它的作用早已经能单纯地止于休息、游览等用途,它还具有重要的教育用途。不论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是对于儿童来说,教育是一件贯彻终身的事情。因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中,要注重体现教育功能以及文化渗透的作用。例如,加强农业体验,增强农业气息,向受众展示真实的、与时俱进的农业特色。园林设计者除了要考虑外在的美观性以外,还要考虑实用性以及教育性。如,农村提压式的水井代替部分现代化的水龙头,不仅能够体现农业特色,而且还兼具实用价值。同时,这对于城市儿童的教育和增长见闻来说,也就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水车等农业体验形式,也可以适当增加到园林建设工作中去。在休息设备的设计上,也可以采用乡村特色的板凳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农业体验式做法,不仅为城市居民构建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展示了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1]。
(二)融合田园风光
对于现代的风景园林来说,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多种方法。其中,充分利用乡村的田园风光元素,能够极大地加强园林的意境与舒适度。郁郁葱葱的树林,若隐若现的村落,溪头潺潺的流水,这些都是良好的生存环境的体现。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融合这种田园风光,加强居民的体验度与舒适度。例如,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观景平台,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特色矮墙等,或者设计一条长长的林荫道,以此来窥探郊外的田园风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居民充分欣赏到周边的田园风光,而且也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更好的交流。通过把乡村的景色引入城市的方式,使得城市与乡村共同获得良性的发展。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人口增长与居住环境的压力,而且还能促使人类适当地回归大自然,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
(三)体现地方特色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不同的乡村也具有不同的乡村特色。因此,在对风景园林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乡村特色。这对于现代的风景园林的建设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每个地方的乡村特色,都是历史发展与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仅反映了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且也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们往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景观再现的方式,来展现当地的乡村特色。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一些景观进行抽象化加工的方法,实现传统文化景观的再现。
例如,蒙古地区的特色建筑师蒙古包,西藏地区的特色建筑是账房等,江浙一带的特色建筑是小桥流水等,安徽地方的马头墙,福建的土楼,这些都是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建筑。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不同的地方特色,这对于园林的建设工作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够是传统文化得到一定的保护,还能促使传统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承。同时,这对于我国园林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说,也意义重大。这对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为我国的园林设计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我国的景观园林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元素在我国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加强该元素在设计工作中运用能力,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为我国的居民提供宜居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促进居民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它不仅能够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能使之得到传承。它不仅有利于园林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璞.风景园林设计对于文化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5,No.294(20):89-89.
[2]刘晨虎,凌卫平.基于传统文化中风景园林的设计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218-00218.
[3]封荣彦.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实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5):4190-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