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飞
恒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66200
摘要:园林绿化项目有利于推动生态平衡问题的解决,创建新型的环保城市,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继续追求精神文化,城市园艺项目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现代美学,以改善环境为重点,继续改善施工计划,并在管理、绿化、美化项目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做得更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现代园林;绿化施工;问题;对策
引言
在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不仅要注重其艺术性和观赏功能,也要注重其功能性和科学合理性,针对当前园林景观项目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应进行科学技术支持,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强化施工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1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壤选择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应了解每种植物的不同特征,并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土壤,如果土壤特性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可进行更换种植土的方法来改善土壤条件,或选择其他适应性强的植物。另外,可以用科学方法评估种植土壤的性质,确保种植土壤可以为园林植物提供正常的生长和生存条件。但是,目前存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前忽略此步骤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不对土壤的质量进行研究和测试。不仅影响植物的生存能力,还会降低景观效果,严重时导致大量绿化苗木死亡。
1.2对植物习性的了解程度
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工作中,植物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元素。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植物,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特征。例如,向日葵喜欢沐浴阳光,菌类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等。然而,一些设计者可能不会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随意选择植物品种,随地栽植植物,不懂得“适地适树”的原则,从而导致植物成活率降低,园林景观效益降低。因此,在设计和种植时,有必要根据植物的习性尽可能选择适应性强的本地树种,少量选择外地树种。只有真正认识到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设计和种植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它们可以带来景观优势[1]。
1.3绿化施工的管理意识仍旧较为薄弱
风景园林的绿化工程之所以出现的根本目的是要使人们获得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不过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从未重视该项建设工作的专业需求,多数人员会觉得施工内容比较简单,无需做过多的管理,致使其忽略了园林绿化中的施工管理,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过程的总体质量与效率,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其一,有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仍旧过度落后,所用的管理方式依旧是粗放式的,过度相信个人管理的经验,不能够编制出科学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工作多数无法执行到位,继而干扰了管理效果。其二,绿化工程中没有规范化的施工现场管理,管理的质量毫无保障,带来极其多的、不良的施工资源浪费,无法保障整体绿化效果[2]。
2园林绿化施工问题解决对策
2.1实现充足的施工准备
开始绿化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园林工程的设计范围较为广泛,所做的准备工作较多,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具体工序逐一开展。首先要做好环境调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完成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后,要制定好施工组织计划书,对施工工序进行有效安排。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开展,要做好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要做好施工进度的合理规划。每个工程组都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分享各自的工作情况,在开展工程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要合理应对,有效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为园林工程的后续施工提供物质保障,调整施工状态。足以见得,施工准备对绿化施工有重要影响[3]。
2.2植物类型的选择
如果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选择的植物种类比较单一,势必会影响植物绿化的效果,因此,需要选择多式多样的绿色植物,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目标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打造更具层次感的园林效果,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在进行植物类型选择时,首先,要以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为根本,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目标,以及植物的生态价值等,保证植物选择的合理性,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其次,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审美性,根据植物类型和园林规划,做好植物层次的调节,从而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绿化覆盖率;最后,合理规划植物种植空间,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又要考虑园林内部道路、草坪的具体分布,给人们提供行走便利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养护的便利性,这样一来,才能发挥绿化植物的应用价值,给园林绿化工程增添光彩。
2.3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1)确保在项目施工前,实地勘察了解了施工环境,可选用先进仪器对施工环境进行测量,减少人为测量的失误率。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2)确保施工队伍中人员的专业素养与项目施工要求相匹配,可在施工前组织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查缺补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低造成的返工或工期延误。
(3)形成完善的园林绿化施工监管体系,明确项目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施工过程的工作监督,积极结合现代化园林绿化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科学配备机械设备,保障施工过程的质量[4]。
(4)选购植物材料前,应对供货市场进行实际调研,对比各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和价格后选择性价比最好的购买方案,尽量采用本土植物,节约运输成本,提高植物成活率,也为后期植物的养护降低了难度,比较容易维持设计效果。
(5)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在存储前应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如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协调补换,以免耽误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无误后还应做好相应的存储管理,为后期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6)对于施工期间所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向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反应,技术人员积极对问题进行处理,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
2.4强化施工后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后续管理对整体施工也带来极大影响。通常来说,园林施工的消耗时间大概在6个月左右,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要持续进行。园林养护工作的设计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水产管理和植物绿化。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技术工人要认识到工作核心,尽可能提升植物成活率,做好生态环境的日常养护。另外,要做好水厂商的管理工作,保证园林景象的正常状态,提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要充分进行各项工作,将养护管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实现有效管理[5]。
结束语
目前,园林建设工程景观绿化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此形势下,各个施工商在景观绿化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要达到相应的标准。一个完美的园林建设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施工过程环节,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其可以给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中,应该加强管理和控制,促进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丹.赵雷.王晓宇.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75-76.
[2]李飞.张馨予.赵洋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要素分析及优化措施[J].地产,2019(20):98.
[3]孙昕娱.王艳华.杨洋等.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智库时代,2019(19):237-238
[4]邬永林,张文选.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19,34(1):25-27,36.
[5]鲁学鹏.王晓阳.李新宇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难点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