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钰川
胜利油田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消防支队) 山东省东营市 257000
摘要: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主要包括设置在避难层(室)、封闭楼梯间、防排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共用前室等场所的防排烟设施,地下室、中庭、内走廊等处的防排烟设施,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等场所,防烟分区之间有防烟屏障等,防烟柜接收火灾信号并发出开启排烟机的命令。火灾区域可启动排烟。也可通过手动控制装置手动操作,完成排烟功能,方便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部署。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
1消防建筑中防排烟系统规范化的重要价值
当火灾发生时,往往突发的事故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在此突发事件情况下,我们需要尽可能依靠排烟系统来延长自我逃生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一套完整的疏散方案与安全高效的疏散通道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防排烟设计能够尽可能减少火灾中的有毒气体和厚重的浓烟,减少这些气体对人员的视线阻挡,也能够减少这些有毒气体吸进人的体内对人的健康的损害性,从而为受灾人员争取逃生时间提供一定的保障。总之,合理的防排烟设计可以从最大程度上保障进驻物和群众的人身安全,也能够帮助消防人员在短时间内控制火灾的爆发。
2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
2.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问题
2.1.1风机选用不当
在机械加压送风设备设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机械加压送风量选择适合的风机,如果风机的规格选用不当,容易降低防排烟效果。当加压风机的规格过大时,使防烟区域内的正压值就会升高,导致疏散门难以开启;当加压风机的规格过小时,使防烟区域内的正压值不足,难以抵挡烟气的扩散,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排烟效果。
2.1.2风口和风阀选择不当
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中,如果风口和风阀选择不当时,就会缩小风口面积,增加系统阻力,进而造成风量不足。但是部分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盲目增加风口的面积,进而降低风速,同时未将进风管道内的内壁没有及时抹光,以及及时修复脚手架临时钢管洞等,导致无法通过风阀做出调节,影响防烟效果。
2.1.3未安装压差调节设备
根据有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防烟楼梯间的送风系统可与合用前室共用。此时需要在合用前室的风管支管上安装压差调节设备。发生火灾时,开启机械加压设备后,楼梯间与前室之间形成压差,便于排烟。实践中,一些高层建筑没有安装压差调节设备,导致合用房的前压高于楼梯间,降低了防排烟效果。
2.2自然排烟设施不能达到排烟的目的
2.2.1设置位置不当
考虑到自然排烟的效果,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墙体上部设置。部分自然排烟窗位于下部,远离屋顶和天花板,不利于自然排烟。部分安装高度高、开启困难的排烟窗未设置开启操作装置,不利于火灾时排烟窗的开启。
2.2.2净窗面积不足
由于一些设计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或者在排烟窗面积内计算固定窗面积,一些工程的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虽然在火灾中玻璃可以破碎,排烟面积可以扩大,但由于玻璃从高空坠落,没有人容易打碎玻璃,在实际情况下很难达到目的。
3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措施
3.1合理选择排烟系统
当前,在对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排烟系统进行选择。对于建筑墙体两侧的余压,通常情况下大于零则是排风,小于零是进风。当余压为零时,可以将窗孔上半部分作为进风区,下半部分作为排风区,也可以将余压为零时的平面作为中和面。
对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风窗安装在中和面的上部,并且将排风窗置于中和面的下部。由于室内外有空气温度的差异,所以会呈现出一种热压。由于压力和密度的差异会导致室内外空气发生流动对策,热压和风压都会影响到高层建筑,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其窗口上的内外压差就是热压和风压之和。
3.2合理设计和布置排烟窗(口)
在自然排烟系统中,排烟窗的设计和布置起着重要作用。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升室内排烟效果,一般将自然排烟窗设置在排烟区域外墙或屋顶。当排烟窗安装在外墙时,其设置高度应不低于房间或内走道净高度的1/2以上位置,同时排烟窗的开启方向还应与火灾气流方向保持一致,此外自然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大水平距离应不超过30m。如此才能提高自然排烟效果。通过实际调查,当采用侧拉窗时,F有效排烟面积=F最大开窗面积;当采用上(下)悬窗、平开窗时,如果开窗角度大于70°,F有效排烟面积=F窗的净面积;如果开窗角度小于70°,F有效排烟面积=F窗的净面积Xsinα,其中:α是指窗的开启角度。
排烟口的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着机械排烟效果,只有符合标准的排烟口大小和位置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排烟效果。当室内净高低于3m的区域内,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2以上位置;当室内面积比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排烟口数量且相对分散;排烟口应远离疏散口,并且排烟方向与疏散方向相反;当排烟口设置在顶棚,与周围易燃或可燃物品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m。在排烟口形状设计时,以细长条缝形的排烟口的排烟效果最佳。
3.3做好补风系统的防治工作
在完整的消防系统中,如果安装了机械排烟装置,那么这个地方一定还要安装补风系统。所以,补风系统也需要做好相关防治工作。补风系统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补风;另一种是机械补风,其实,关于补风系统,有关消防技术的方面也并没有很明确的一个规范,与大多数规章制度所区分的地上地下不同的补风系统相反的是,不断的实际操作和种种经验告诉我们,地上与地下因素对补风系统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地下建筑的补风明显要优于其他地方。实际生活中,最需要补风系统的是那些“密闭空间”例如KTV、影院放映厅等这一类外墙与屋顶都没有设置可以开启的外窗的环境,完全不能进行自然通风与排烟的建筑,尽管这类建筑大多属于地上建筑,但还是需要单独设计机械补风的装置。总而言之,相关建筑物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中,一定不能忽视补风系统的防治功能。
3.4强化日常维护管理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包括检测、维修、保养、归档等工作。单位应当配备经过培训的具有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的维护管理人员,并由本单位或者委托具有维护资质的企业定期对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以保证机械防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发生火灾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5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为了提高防排烟系统的性能,除了设计的合理性外,还应加强对施工细节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防排烟系统的施工质量。首先要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审查阶段、施工监督检查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其次,明确了防排烟系统的建设范围。由于防排烟系统是消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消防工程施工资质;最后,要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的监督指导,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种质量问题和隐患。
结论
综上所述,防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消防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遏制火灾的扩大和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因此对其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应结合建筑实际特点和消防需求,不断优化完善防排烟系统、合理设计和布置排烟窗(口)、合理选择风机,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确保防排烟系统性能达到消防防火标准,进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娟丽.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68.
[2]陶本胜,刘云贺,孙欣.浅谈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10):197-198.
[3]陆云.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8):183-184.
[4]姚青松.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6(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