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天
中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门头沟区 102300
摘要:随着科技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建筑产品行业在市场和经济的带动下快速地发展和进步,建筑外墙防水渗漏的施工,既是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直接影响我们的整体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现阶段,虽然我国建筑施工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建筑内外墙被渗透的问题仍然依旧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研究了建筑物内部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分析了此类问题。
关键词:建筑外墙 防渗工程 应用
各大建筑工程项目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因为建筑工程中的大部分结构均可能会接触到水分,所以为能够向建筑工程结构提供一个舒适、干燥的环境,一定要对防水进行强化。在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获得更好地提高工程结构的防水和排污物渗透效果,应该要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结构特征来选择合理、有效的水和排污物渗透处理技术。基于此,本文就我国现代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的防水管道渗漏措施及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物外墙面防水渗漏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纵观建筑施工过程,外墙渗漏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外墙渗漏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关于外墙渗漏方面的问题必须得到及时的解决,并针对特定的渗漏原因制定具体的渗漏方案,加大防渗漏技术的使用力度。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其外墙还会出现除渗漏之外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会增加工程维护费用甚至对未来居住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提高外墙防渗漏技术水平并加大施工环节的防护力度尤为重要。现阶段,外墙防渗漏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不仅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其外观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该技术还关系着建筑业施工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甚至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工程的室内外墙面保温和防水渗漏施工技术对于推动我国未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广泛应用。
二、建筑物外墙面防水渗漏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1做好对基层抹灰的质量管理在进一步做好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及对防水层进行规划的基础上,还必须一定要严格控制良好的基层抹灰施工作业的实际进行,以便于提高对建筑物内部和外墙面的防渗性能。具体而言,在正式进行抹灰操作前我们就需要首先做好对基层结构进行湿润处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强水泥砂浆及其砌体、砖块与主体结构之间的黏附性。当然,在进行湿润处理前我们应该及时地把抹灰部位区域内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以便于避免影响至最终抹灰后的黏附效果。而且在基层中的含水量控制在10%~15%之间。另外,在抹灰工作开始前还必须要在毛砌筑墙体上再涂刷一层钢筋水泥砂浆,以加强对基层建筑材料的结构性能与砂浆相互黏附的适应性。
2.2框架结构外墙体浇筑和施工技术首先,在砌块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一定要按照规定要求将其堆放于指定位置,并且予以保护措施,防止雨水冲刷损伤其质量。科学布设构造柱和粱。
实施揉压法来进行砌筑,先进行铲灰,然后再铺设一块砖,最后进行揉压完成,以此类推完成整个砌筑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纵向和横向缝隙处的水泥砂浆必须保持密实,砌筑前还需保持瓷砖的湿润性;其次,在加气砼砌砖施工时,多利用加气砼作为砌块,不可以将密度不同、强度和等级不同的砌块堆放在一起,同样是加气砼作为砌块一起进行砌筑,与其他砌块分离开来。实际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控制框架结构墙体的各种参数,如砌筑的高度不可超过140cm,砌筑的高度达到粱底的200mm处时,应当暂停砌筑,将其静放7h,等到砌体稳定之后再继续进行砌块,仍然采用相同的砌块材质。在进行处理顶砖时,必须注意保持其紧密性,勾缝要密实,不可能使顶砖出现任何缝隙;最后,在进行水泥砂浆处理时,在处理框架结构中的柱边和粱底等相互交接部分位置时,一定要先把残存的灰垢和小丘铲洗干净,按照1:1的比例配置一次水泥砂浆,将其涂抹于表面,涂抹厚度为5mm,水泥砂浆的填充要密实,严防交接处出现裂缝,引发渗漏问题。不同建筑材料相互交接的部分,需要做好抹灰和连接处理,抹灰前应先提高抹灰层的抗拉结合能力,于交接部分设立一块金属网,宽度限制为400m 左右即可,应当与建筑物的结构表面相隔3~5mm 的长度。可用专业的面剂来涂抹于外墙部最下部分,以免其发生渗漏。2.3外墙细部的处理除了上文提到技术的应用,对于外墙细部的处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对于细部处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①门窗洞口处理。由于在进行施工建设时,施工人员会为了后期装修便利预留出门窗框架,如此一来就会产生相应的外墙渗漏隐患。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以参考。第一,施工时我们可以在门框与窗和门框交接部位涂刷混凝土甚至是防水油,增强对外墙进行保护和渗透能力;第二,应该是结合建筑物的施工占地面积和对设计相关要求,可以考虑在窗台上预留一定范围大小的积水和滑坡,避免外墙渗水。
②就是对于阳台、雨篷和露台等墙面外漏部位的处理,在这些展露于墙面外的檐板、腰线等部位处应该设置大于5%的向外排水坡,并在根部与外墙相接的缝隙处涂抹性能较好的密封材料以减少渗水。对于露台和阳台来说,应该在其中一个水落口处设置一个坡度大于1%的向外排水坡,至于遮挡雨篷,除了必须要为其设置1%的向外排水坡,还要在其中一个排水坡的外口下檐处做个小小的滴水槽。与此同时,在对外墙进行浇筑时,要在外墙结构层上100mm处预留出一定的施工缝,并对其涂抹相关密封材料。为了进一步保证外墙的防水渗透性,还应该严格审查外墙变形缝处盖板是否牢固平整以及接口处咬口是否拧紧。
③做好外墙水管周边的处理。在基本完成了外墙装饰面施工之后,需要使用掺和了麻丝的干硬性砂浆在管道的周边部位进行了堵实和修补处理,同时按照内高外低原则在其周边设置预埋套管。2.4外墙装饰面层施工技术为了防止建筑外墙装饰面层出现渗漏问题,在施工的时候要做到:一是处理好基层,确定基层质量后,清洗墙面,除去杂物,保持墙面的湿润性,然后在进行抹灰。需要注意的是墙面的含水量不可低于10%,也不可高于15%,以免出现空鼓,导致墙面开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拉毛墙面,使结构层和砂浆更好的粘结在一起,确保砂浆干后没有裂缝存在。完成抹灰工作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保养,既要做好防雨防晒措施,又要适当地进行喷水保湿,防止其干裂;二是在装饰外墙面之前,应当先将其表面清洗干净,用水浸泡,然后晾干,确定墙面没有空鼓或是裂缝问题,找出墙面中的渗漏隐患并及时修补和处理,之后才能于外墙上进行镶贴装饰;三是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勾缝工作,勾缝的深度不可超过2mm。在进行涂料的时候,要将墙体的含水量控制在8%以下,选用高质量的外墙腻子来进行刮平处理。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建筑物的外墙渗漏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所以其中的防水渗漏和施工技术措施也需要我们去照顾。要按标准化流程来完成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施工,从而保证自己在现有的基础上达到较高的施工质量。以上笔者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外墙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对这类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为推进我国相关事业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范志权.试论基于建筑物外墙的防水和渗漏处理技术在施工中[ j ].中国房地产行业,2017(17):138,140.
[2]廖逢胜.刍议以基于建筑物外墙面的防水和渗漏处理技术为依据[ j ].装饰与建筑材料,2016(2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