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恺1 朱玲2 汪浩3
1.兰溪鸿科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100 2.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3.鞍山新世界物业有限公司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其中,地基基础作为决定建筑物稳定性的核心因素,应对其进行重点控制。我国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较大,软土地基较为常见,为了避免软土地基对于建筑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需对其进行重点处置,避免整体结构不规则导致沉降问题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对于软土地基特征与缺陷进行了系统化分析,阐述了改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处理技术;软土地基
引言:软土地基作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常见的地质形态,在软土地基上施工时,应提前对于承载能力不达标的部位进行合理处置,避免软土地基对整栋建筑的负面作用,确保地基基础条件与建筑工程相符合,为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与此同时,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应不断意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全方面掌控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科学选择,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定义
软土地基主要指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较低、透水性差的软弱土层,并且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超标。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作为不良地基类型的一种,在实际施工时通常会通过地基勘探工作来分析软土地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对于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进行改善。但由于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复杂,且常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持续影响,不得不在软土地基上开展施工,只能运用技术手段对其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置,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地基沉降现象,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二、软土地基特征与缺陷
1、软土地基特征
(1)高压缩性
软土地基结构的含水量较高、具有极大地压缩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空隙比较大。由于软土地基具备这一特征,导致其在受到巨大压力时将出现严重的变形,进而引发了建筑结构沉降现象,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低透水性
结合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其自身具有极高的含水量,并且含水程度几乎接近于饱和。这将影响到软土地基的透水情况。因此,在软土地基处置方面,许多处置手段都是基于排水而建立的。
(3)触变性
触变性主要指软土地基在压力等结构的影响以及作用下,其传统形态也将发生严重改变,进而出现稀释、流动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基整体机构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触变性作为软土地基主要的特点,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4)不均匀性
软土地基主要是由细颗粒土、高分散土等相关元素组成的。因此,其在土质整体性方面,将存在不均匀性。当软土地基受到外力的不断作用以及影响下,土质形态、性能等方面将发生变化,在影响地基结构的基础上,为建筑结构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软土地基缺陷分析
(1)易出现沉降
在软土地基上部受到较大荷载或外力后,软土地基形态将发生改变,进而引发严重的沉降变形。一旦地基结构发生不规则变形、沉降或开裂等现象,将引发建筑结构安全问题,降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稳定系数、强度低
软土地基结构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的主要特征。
一旦在施工过程中,这类问题得不到合理重视,或整体结构处置不当,将引发地基结构不稳定的现象,导致建筑倒塌或结构沉降现象严重。
三、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技术
结合大量软土地基的认识以及分析可知,在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应不断提升对于软土地基的重视程度,结合软土地基实际力学性能开展科学的、有效的处理技术。不断优化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完善地基工程,可充分运用以下处理方式,对于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为建筑安全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1、强夯处理法
强夯法作为近年来处理软土地基的基本技术,其主要是充分运用重物对地面的撞击的形式,实现对于软土地基的合理压缩,降低结构内部的孔隙率,已达到提升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在对地基进行强夯过程中,应对于周边建筑结构进行充分考虑,选择合理的、有效的强夯机械,在避免对于周边地质结构产生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以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夯实过程中应严格结合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夯实,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施工记录。
2、换填法
换填法也作为当前处理软土地基的重要处理工艺,其主要是将地基下不稳定的、难以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的软土层进行挖掘。换填性能稳定、强度硬度大、压缩性能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将这些材料换填后,再进一步开展压实工作,满足工程对于地基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地基的力学性能。
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将软土地基中的水进行排除,通过排水方式降低软土的空隙体积,以达到让基础结固的目的,从根源上提升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该项施工技术具有经济效益高、便捷等主要优势,被广泛应用与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在具体建筑工程实践过程中,常用的排水固结方式有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
(1)堆载预压法
此施工工艺主要是充分运用填土荷载预压的方式,使软土地基能够达到结构沉降的目的,从根源上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性能。当地基的实际条件能够符合施工需求后,再将外部荷载自行撤除。运用该方式时,应重视荷载的实际重量的控制,避免荷载过大对于地基整体结构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与此同时,该方式需要充分运用预压荷载的方式对于工期进行控制,避免预压时间过长造成延误工期现象。
(2)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主要是运用沙井的设置,结合砂垫层的铺设,提升整体结构的密封程度,实现软土地基与大气的隔绝,充分运用真空设备将砂层内部气体排出。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气压将使得地基能够快速结块,因此该方法也多用于不含透水层的软土环境中。真空预压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经济收益高,运用过程简单,常运用于大面积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4、搅拌处理法
搅拌处理法也可称之为水泥搅拌法或深层搅拌法,其主要是运用石灰、水泥浆、无机胶凝材料等形成固化剂,配合深层搅拌机械,将制成的固化剂与软土地基进行充分融合,确保整体结构承载能力能够达到预期。而将软土地基与固化剂进行充分结合搅拌后,可以使二者通过化学、物理反应形成复合地基,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及强度。在运用该种技术时,需要对于无机胶凝材料或水泥的用量进行充分控制,同时严格控制搅拌全过程,保障实际处理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当前各个地区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情况而言,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情况不可避免。而地基处理工艺又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处理手段,对于软土地基进行控制,才能从根源上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不断重视软土地基处理工艺的合理性,从根源上保障处理工艺的有效性,为后续工程建设的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昌宪,高倩.简析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9):285-285.
[2]李萍,王龙.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152-153.
[3]朱荟.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J].散装水泥,202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