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忠龙
枣庄中实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2778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趋势。装配式建筑时间短、效率高的优点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总承包模式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展现出自身具有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还是有较多的问题,导致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显著提升。本文论述了装配式建筑与承包商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总承包;分析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
1.概述
装配式建筑工程主要是指把装配式建筑工程内各种预制的构件即PC构件,有机地结合和装配在一起,从而满足工程建设的全部需求。该项建筑工艺具有较强的科技型和先进性,可以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成本与时间缩短,从而显著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是目前工程施工中被较为广泛运用的工艺之一。但是,在对工程实施建设时,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进行调整,将传统施工理念与工艺技术对装配式工程产生的影响降低,将先进的监督与管理模式、施工模式引入其中,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长足发展。
2.特征
(1)宏观监管和微观审核有机结合。在对装配式工程进行施工之前,需要重视预制件的准备工作,保障各个预制件质量过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工程建设整体效果。因此,需要开展微观与宏观的双向审核。微观监督主要是指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都需要专项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人员实施监督工作,保障工程施工的精准性与科学性;宏观监管主要是指对整体施工进行控制和部署,依照设计的具体图纸对施工环节进行适当的完善,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一同商讨,对施工过程中运用的工艺以及原材料进行选择。把宏观和微观监管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2)高效生产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安全生产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内各个环节的作用都十分重要。企业需要把安全生产当作企业文化的关键组成成分之一,对施工人员进行阶段性的教育培训,把安全生产落实在各个生产环节中,营造出专业化、规范化的施工氛围。在工程开始时,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各个细节都可以得到较优的指导与监督。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对配制件、原材料、施工人员以及专业设备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满足不同需求。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与有效性,需要建立健全监督与管理机制,对施工效果以及施工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中的问题
1.投标预算失衡
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不同时间段内,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风险阶段性会表现于总承包模式之内。在实施投标环节中,企业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依照装配式工程施工流程,在企业进行投标之时就对工程施工内容以及强度进行判定,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列出,保障管理的全面性,确保企业经营效益。
2.工程设计片面化
在企业进行管理与经营时,经常会有客观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出现较大的损失。企业需要设计出较优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可以贯穿在各个施工流程之中。
在总承包模式下,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等级相对较高,在设计环节中,若是出现现实施工和设计图纸不一致、设计参数和现场数据不吻合的状况,会造成企业在某一工作环节中的不确定损耗和不可预见影响。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对策
1.优化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明确建设位置的整体需求、业主的使用需求、资金的使用流程、各项工作环节开展的流畅性等,保证设计的图纸与建设环境之间高度吻合,避免设计不当造成的困难和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对工程整体开展跟踪式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环节在开始的阶段就能够具备稳定的基础,降低风险发生情况下的影响和打击。在工程建设进行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和专业化程度,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形式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对此,应有效强调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引导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高度重视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应将质量监督管理整合在工程的日常工作中,树立起工程自身质量准则与品牌意识。
2.整合材料,完善采购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原材料采购不仅能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还是资金流动的重要契机之一。原材料的采购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对此,在采购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标准进行,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采购工作,对多项材料进行价格、性能、种类等的详细对比,进而选择出最具性价比的原材料种类,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在采购的过程中,还应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保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稳定供货,便于工期的设计和安排,推进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为了适当简化工程的管理系统和流程,应适当引进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减少在维修和管理进程中的繁重工作,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保证在部分设备的零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设备及系统能够进行平稳有效地运行,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管理能力和维修能力,提升工程的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
3.重视监督管理环节
总承包模式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在工程运行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工程建设机制下,其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在机制下的经济风向承担者是工程总承包企业,一旦总承包企业自身的风险抵抗能力下降,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运行质量。工作技术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一旦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出现问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体建设水平下降。由此可见,应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能够秉承安全生产的理念,保证各项工作运行的科学性。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机动的事故解决预案,当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降低工程运行中的消极影响,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总承包模式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展现出自身具有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还是有较多的问题,导致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显著提升。这就要求总承包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探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各种问题和风险进行规避,在降低安全事故出现概率的同时,还可以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长足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华富,唐忠昆,祁锐,等.超大规模群体工程总承包管理[J].施工技术,2020,49(S1):1505-1506.
2.文亚智.EPC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58.
3.孙晖,肖毅,毛毳.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2):30-35.